資本思維?從0到1,談談創業融資的法律風險!

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這正是創投圈裡萬千創業者所經歷的一種常態。

都說創業者與投資人是相愛又相殺,分分合合,爭論總不休。光在融資這件事上,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的天平就不平衡。

這些年,死在融資上的創業公司太多了,青年菜君、奧圖科技、藥給力、空空狐……錢,不是萬能的,但有的時候是能救命的。

顯然,融資上的接連失敗對正在發展中的斑馬快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談好的融資被跳票,擬好的交易被失聯……抓不住的救命稻草,不敢得罪的

投資人。故事的終局往往是,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

資本思維?從0到1,談談創業融資的法律風險!

VC圈有一句俗話叫“成三敗七”,說的是風投投資的企業七成左右會失敗,最後成功的只有三成而已。而財務失敗導致初創企業的失敗是最主要誘因,諸如創始團隊分裂、後續研發不足等背後往往也有財務上的間接因素。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中較高的風險往往是制約中小型企業進行融資活動的關鍵。中小企業融資中的風險不僅僅與自身發展水平制約產生的風險,還往往會涉及到某些法律風險。

那麼,作為初創企業重要的財務資本來源,有哪些融資陷阱需要我們注意的呢?作為投資人,如何正確理性投資;作為企業方,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融資;遭遇債務危機、遇上債務糾紛如何最大化保障自已的合法權益?

資本思維?從0到1,談談創業融資的法律風險!

風險一:投資機構選擇風險

有人送錢來當然是好事,但送錢的人也很重要。有的送錢的是恩人,有的送錢的是騙子。有的送了錢成了親家,有的送了錢成了冤家。投資機構也是一樣,選錯了投資機構,送錢就可能變成送命。

那麼,如何選擇合適的投資機構呢?

1、確定融資戰略,挑選能夠為企業提供幫助的投資者。

俗話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創業者也需要運籌創業之處,決勝各輪融資,在創業初期就需要根據自己的項目情況和發展戰略確定融資戰略,先想好以後需要找什麼樣的投資者,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2、反向盡職調查,瞭解投資者的底細。

反向盡職調查,說是盡職調查,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盡職調查那麼複雜,因為相對於需要出真金白銀的投資機構來說,收錢一方的被投企業的風險要小的多,所以反向盡職調查也簡單的多。通常可以先通過熟人打聽、網絡搜索的方式瞭解一下投資者的基本情況、資金實力、誠信情況,再查詢一下既往投資記錄、訴訟記錄等等就可以了,如果發現有異常情況再深入調查。如果投資者的情況太過異常了,比如說被多人起訴已經有幾十個訴訟案件纏身了,那我建議這錢乾脆也別要了,拿著燙手。

3、提前交流溝通,確定投資者風格和契合度,選擇更合適的投資人。

這個不是一個法律問題,而是人性和溝通問題了,簡單的說就是創業者和投資人三觀是否相合,是否能對的上眼,還有一些氣場等玄學的問題。

資本思維?從0到1,談談創業融資的法律風險!

風險二:商業機密洩露風險

商業機密洩露風險,就是不採取任何保密措施,隨意提供企業商業計劃、核心知識產權、經營信息、財務信息等商業秘密。

可能又有人要問,找投資機構的時候不是需要提供商業計劃書麼?投資機構做盡職調查的時候公司不是要配合提供資料麼?為什麼這些不能說出去呢?

這裡邊的關鍵在於,說什麼不說什麼有講究,什麼時候說也有講究。就好比企業的財務信息吧,肯定是在盡職調查的時候才能提供,你不能剛和投資人見一次面就把公司的明細賬都給投資人了吧?投資人看了也不敢投啊,這創業者多不靠譜啊,一點風險防範意識都沒有。有些創業者就是這樣,剛和投資人接觸的時候,大概是急於想讓投資人對自己的項目感興趣,很隨意的就把企業的核心秘密給說出去了。

這會造成兩個嚴重後果,第一,你的項目創意可能會被人偷走。第二,你的技術秘密會被人偷走。這裡的建議是:

1、初次接觸投資機構,只需要說個構想和大概情況,切忌交淺言深。

投資機構一般會投資他看好的行業和領域,你若在他有興趣的行業和領域內,他自然會對你感興趣,你若不在他看好的行業和領域裡,就算你說的天花亂墜,他也不會多看你一眼。所以不用說的太細,若是他對公司有興趣想多瞭解一些,可以讓他看你的商業計劃書去。

2、寫好商業計劃書。

商業計劃書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東西,寫的時候需要注意撰寫技巧,既要寫出引人入勝的項目方案,又不能洩露太多的機密信息和數據。

3、簽訂保密協議,留好記錄。

在保密協議裡,雙方應當約定對相互提交的資料進行保密。需要注意,保密協議不是簽了以後就算完事了,還需要記錄履行過程,創業者提交資料給投資人或投資人委託的調查機構,應該在移交時列清單註明是保密信息,並要求投資人或調查機構確認,這樣以後如果發現投資人洩密可以按照保密協議追究洩密責任。

資本思維?從0到1,談談創業融資的法律風險!

風險三:投資意向書簽訂風險

看到這個題目,很多人又得大吃一驚了,意向書不是沒有法律效力麼,這也有風險啊?

誰告訴你意向書沒有法律效力的?

投資意向書是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確定投資意向和下一步工作的法律文件。意向書雖然不是合同,但它也是屬於法律文件的一種,本身是可以和其他材料相互搭配證明一些事實的。同時,意向書中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條款也一樣有合同效力,很多意向書雖然名為意向書但也是可以被認定為合同的。

如何規避?

1、重視投資意向書,逐條審議,諮詢律師。

2、設定一個合理的鎖定期,寫清鎖定期的具體權利義務。

3、可要求投資人提供相應擔保。

風險四:股權架構風險

1、單輪股權融資中釋放了過多股權,導致創業者股權比例被嚴重稀釋;

2、多輪股權融資中釋放了過多股權,導致創業者喪失控股權;

3、股權比例脆弱,遭到內訌或惡意併購,創業者喪失實際控制權;

4、不合理的員工期權設計,導致團隊矛盾。

其實這些風險都是一個意思,就是創業團隊喪失對公司的控股權,進而喪失公司的控制權。

規避方式:

1、提前確定股權融資規劃,分步釋放股份;

2、融資開始後,保持2個以上投資者持股,確保投資者相互制衡;

3、創業者需保持控股權和實際控制權;

在實務操作中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融資風險,這甚至是一篇文章難以概述的,想了解更多的融資法律風險信息,歡迎隨時聯繫我們~

資本思維?從0到1,談談創業融資的法律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