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家中祭祀倡導這樣做

又是一年清明時

今年清明節

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期

不少陵園限制了祭掃活動

家中祭祀活動增多

消防安全隱患增加

家中祭祀引發火災的常見原因

  • 祭祀物“燃盡”後未徹底熄滅,陰燃起火

2017年12月5日, 四川成都新都區泰興鎮普河小區發生一起火災。起火原因是,家住居民樓一樓的90歲老奶奶,清晨趁家人外出,獨自一人在家中燒紙敬神,紙錢燒完未徹底澆滅,陰燃起火引燃周邊雜物。最後家中物品除一臺電視機搶救出來,其他全部燃燒殆盡,所幸無人員傷亡。

清明時節,家中祭祀倡導這樣做


  • 祭祀時無人值守,明火引燃周邊可燃物

2018年3月30日上午6時許,江蘇江陰人民醫院的保安發現對面的三元坊民居突然起火,屋內火苗不斷地往外噴吐火舌。

清明時節,家中祭祀倡導這樣做

醫院保安科啟動了該院的微型消防隊前往救助,由於過火面積不大,火勢很快被撲滅。據瞭解,起火原因是屋主清早在家中窗戶附近點香燭進行清明祭祀,在點好香燭之後,就回房間繼續睡覺。結果香燭點燃窗簾繼而引發火災。

  • 在樓梯間、公共走道內明火祭祀,引燃樓梯間雜物

2018年3月31日上午,杭州濱江區某小區,住在10樓的住戶韓某,在過道里焚燒紙錢祭祖。祭祀完畢後,韓某沒有將焚燒完的紙錢灰燼妥善處理,結果未燃盡的紙錢灰燼在樓道里引發了火災,煙霧湧入11樓過道,導致居住在11樓的一名91歲老人不幸死亡。

清明時節,家中祭祀倡導這樣做


清明時節,家中祭祀倡導這樣做

從以上的案例不難看出

清明在家中祭祀引起火災

很多是因為疏忽大意造成的

具體要在哪些方面加以防範呢?

消防安全注意事項

1、提升消防安全意識

不少居民家中拜神、祭祀的活動多由老人操辦,但老年人消防安全意識及逃生自救能力相對薄弱,子女要提醒他們明火祭祀時,一定要注意消防安全,切莫獨自在家燒紙,以免處理不當引發火災。祭祀時還要注意看管好兒童,教育兒童不要隨意玩火。

清明時節,家中祭祀倡導這樣做

2、避免使用明火,加強人員看守

家中最好不要用燒香、點燭等有明火的方式進行祭拜,防止飛火蔓延成災,確有需要的,要做到祭祀時有人看守,避免在香、蠟燭燃燒期間外出或者臥床睡覺,燒紙後要用水徹底澆滅,防止陰燃。

清明時節,家中祭祀倡導這樣做

3、落實物防措施

家中設有神龕、牌位等祭祀場所的,應落實好物防措施。神龕上方屋頂可裝獨立煙感報警器,祭拜的供桌應鋪有玻璃,防止燭臺傾倒引燃桌面。使用電子香燭的,應購買合格產品,防止電器故障引發火災。

4、清理周邊可燃物

祭祀需點燭、燃香、燒紙的,應提前清理周邊可燃物,防止灰燼復燃或飛火引發火災。

清明時節,家中祭祀倡導這樣做

5、嚴禁佔用公共樓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進行祭祀。

不少樓宇居民,因為缺少祭祀場所,往往會選擇在公共樓道內燒紙,如果樓道內堆放有雜物,極易引發火災。其次,樓道空間狹小,燒紙的濃煙不易散去,給居民上下樓造成安全隱患。

清明時節,家中祭祀倡導這樣做

5、推薦使用鮮花、網上雲祭祀的方式寄託哀思

家中祭祀活動,倡導用獻花等環保方式祭奠,寄託哀思,還可以選擇家庭追思、網上祭奠等方式,樹立現代文明祭掃觀念。近日,福建省民政廳依託“閩政通”信息服務平臺開設了“清明雲上祭”專題服務,居民可以上網表達追思之情。

清明時節,家中祭祀倡導這樣做


清明時節,家中祭祀倡導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