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村鎮有很多“垡”字 怎麼來的?

翻開北京市地圖冊,如果您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在北京南部,東南部平原地區有許多以“垡”(音伐)為通名的地名。如通州區境內有大松垡、小松垡、大耕垡、小耕垡、北火垡、南火垡、東黃垡、西黃垡、尖垡、三垡、垡頭、朱家垡、胡家垡;房山區境內永定河西部有 仙垡、葫蘆垡等。特別是在大興區境內有榆垡、東黑垡、西黃垡、大黑垡、小黑垡,南頓垡、北頓垡、大狼垡、張公垡、垡上、石垡等20多個以“垡”為通名的村鎮。這些村鎮名為什麼要叫“× 垡”呢?

原來,這些村鎮地處永定河中游洪積——沖積平原上。歷史上永定河素有“無定河”之稱,河道遷徙無常,在這一帶的河間窪地中,泥沙淤積,形成大片的膠泥土和鹽鹼土。人們在這裡耕墾時翻起的土塊,粘溼板結,稱之為“垡塊”或“垡頭”,常將其堆在田間晾曬後弄碎。垡,其字義為耕田翻土之意。據《考工記·匠人篇》記載:“兩人耕為耦,共一尺,一尺深者謂之畎,畎上高土謂之伐 ”“伐”今作垡。這幾句話的意思是,兩人一組在田間耕出一尺寬、一尺深的壠溝,溝上翻掘的土塊就叫作“垡”。耕垡一詞由來已久,乃務農之意,唐韓愈《送文暢師北遊》詩中就有“予期拜恩後,謝病老耕垡”之句。古代先人們在這一帶墾荒耕田形成的居民點,就叫“××垡”了。

有些地名是以最早在這裡定居人的姓氏命名的,如張公垡等。據明《宛署雜記》記載:“洪武初元,我成祖以燕王北征……徙入內地,散處宛平黃垡、東莊營等地……”明、清時張公垡隸屬宛平縣,至今,這一帶村民關於“祖先是隨燕王掃北時遷移而來”的傳說不衰。據調查,當地群眾傳說明朝時有一個姓張的帶人在此開荒種地,後來形成村落叫做張公垡。公,是我國古代對一些有威望 有地位的人的尊稱。《宛署雜記》載,張福“累遷指揮、千百戶等官。”因此人們尊稱張福為張公,把張公帶人耕垡所建的村莊叫做張公垡是極為可能的。可惜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家譜、族譜已不可尋,無法找到更可靠的依據。

有的村名則反映出當地的古地理環境和地貌形態。大興區境內的北研垡、東南研垡、西南研垡一帶地勢低窪,地下水位高,排水不暢,地多鹽鹼,明代移民至此耕垡建村,初稱鹽垡;清康熙年間以方位命名為北鹽垡、南鹽垡,清光緒年間諧音改稱北研垡、南研垡。加祿垡原名坷垃垡,清康熙《大興縣誌》記作克拉垡乃其諧音。北方俗稱耕地時翻耕的土塊叫土坷垃,村名緣此。傳說清乾隆帝巡視畿甸過此,詢問村名,覺得坷垃垡名太土氣,於是賜名加祿垡,意思是加官晉爵。

北京的村鎮有很多“垡”字  怎麼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