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的頂尖CEO只拿1美元年薪?逢場作戲的詭計罷了

​無私的頂尖CEO只拿1美元年薪?逢場作戲的詭計罷了

原文來自The Hustle,作者Zachary Crockett

原文鏈接:https://thehustle.co/1-ceo-salary/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出現了一種奇怪的趨勢:越來越多的著名CEO將自己的年薪降到了1美元——稅後93美分。

其中不乏一些硅谷最知名的人物,包括馬克·扎克伯格(Facebook CEO),伊萬·斯皮格(Snapchat CEO),傑克·多西(Twitter CEO)和拉里·佩吉(Alphabet 前CEO)。

減薪是象徵性的,在艱難時期,CEO以此向股東傳遞信號,表達他們的利益是一致。它也被認為是一種無私的行為,是其他員工應效仿的一種犧牲,是值得稱讚的行為。

事實是,1美元的CEO薪水並沒有表面上那麼無私。

要了解其中緣由,先讓我們回顧那個純樸的時代——企業領導者的收入大部分來自基本工資,那時候的減薪還是有意義的。

1美元CEO工資的由來

在1940年代初期,美國正籌劃如何在二戰期間保持經濟的強勁。所有人都應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其中就包括美國的頂級商業領袖。

當時,包括GE(通用電氣)的CEO菲利普·裡德和General Motors(通用汽車)總裁威廉·S·努德森,許多大公司高管都是免費向政府提供服務的。但由於法律禁止政府僱用無薪志願者,因此政府向這些人支付了1美元的工資。他們因此被稱為“年薪1元者”。

幾十年後,這一理念被私有企業的新CEO們重新採用——但並不是戰時犧牲的象徵,而是對股東的一種“表決心”。

汽車製造商Chrysler Corporation經營狀況不佳時,其CEO李·艾柯卡率先開始了這種行為。

​無私的頂尖CEO只拿1美元年薪?逢場作戲的詭計罷了

1979年,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之一Chrysler Corporation陷入了困境。在石油危機之後,他們正積極融資,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品味、對小型汽車的需求以及日益競爭激烈的國外市場。

艾柯卡決定向政府尋求幫助。為了表明他是真心想要扭轉局面,這位CEO自降薪水至1美元。

當Chrysler獲得15億美元的聯邦貸款,並最終重新平穩經營時,艾柯卡成為了著名的“以身作則”和“犧牲精神”的代表。從那時起,1美元的工資就成為了有錢CEO的默認公關舉動,這些CEO希望表達出在公司舉步維艱時削減開支的意願。

在2000年代初的互聯網泡沫大崩盤期間,許多知名的技術高管紛紛效仿。

喬布斯在加入Apple後不久將自己的薪水削減至1美元,這一減就是十多年。詹姆斯·巴克斯代爾(Netscape)、約翰·錢伯斯(Cisco)、湯姆·西貝爾(Siebel Systems)和拉里·埃裡森(Oracle)也緊跟著效仿。

到2006年,科技公司CEO領取1美元的薪水已經非常流行,《洛杉磯時報》將這一舉動視為“

新的身份象徵”。

如今,這個國家最富有的CEO們都繼承了這一傳統。

​無私的頂尖CEO只拿1美元年薪?逢場作戲的詭計罷了

但是,這些CEO們所做出的“犧牲”與1940年代年薪1美元的男人所做的犧牲相去甚遠。

過去的CEO的收入(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後)遠遠低於目前CEO的收入,而且過去的收入組成大部分是現金。

相比之下,工資僅佔當今CEO總薪酬的一小部分。現代高管的財富以股票和期權等非現金獎勵的形式存在。例如,傑夫·貝佐斯在2018年向自己支付了81,840美元的工資,但他所持Amazon的股份價值增加了240億美元,使他成為地球上唯一擁有12位數財富淨值的人。

儘管人們通常將1美元的薪水視為一種仁慈的舉動,但通常這些替代性薪酬對CEO的個人好處比實際要多。

1美元薪水的詭計

研究表明,許多領取1美元工資的CEO,得到的股票、期權或分紅匹配(甚至超過)他們“犧牲”的薪水。

2011年,一項針對50位高管的研究得出結論,平均每位1美元年薪的CEO會放棄61萬美元的工資,但會獲得200萬美元的其他“不太明顯的股權形式的薪酬”。

研究人員寫道:“我們發現了與此相符的證據,1美元的CEO薪水是一種障眼法,掩蓋了CEO實施股權薪酬計劃的真實追求。我們的調查結果表明,採用1美元CEO薪水

是更富裕、更自信並且有影響力的CEO們的投機取巧行為,並非他們希望表現的犧牲行為。

一項類似的研究比較了年薪1美元的CEO和其他普通CEO的總薪資,結果發現,雖然年薪1美元的CEO的總現金支付額比其他CEO低160萬美元,但最終他們其他薪酬形式的收入卻增加了350萬美元(已針對通脹率調整了此2011年論文中的數字)。

​無私的頂尖CEO只拿1美元年薪?逢場作戲的詭計罷了

例如,從1997年到2011年,史蒂夫·喬布斯每年的薪水為1美元,現金薪酬總額為15美元。在同一時期,他的股票價值從1,750萬美元增至22億美元,Apple公司還獎勵了他一架價值9千萬美元的私人飛機。

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僅在2007年,他就從其限制性股票中獲得了6.47億美元的收入。

其他一些例子:

2011年,拉里·埃裡森給自己發了1美元的工資,但在其他形式的收入中淨賺7,700萬美元。

2018年,能源公司Kinder Morgan的CEO史蒂夫·基恩的薪水為1美元,但被授予了價值1,600萬美元的股票。

2018年,Capital One Financial的CEO裡查德·費爾班克的工資為0,但接受了價值約1,300萬美元的股票,並獲得了420萬美元的獎金。

需要明確的是,我們這裡談論的不是小型初創企業的CEO。領取1美元薪水的CEO不會在意他們的這點工資,因為他們往往非常富有:他們之中,有30%的人登上了《福布斯》 400強富豪榜,而且大多數人在公司中持有的股權份額比普通CEO高得多。

這些CEO的“奉獻”精神往往也消失得很快,1美元年薪的持續時間平均為3年左右。例如,梅格·惠特曼在2011年擔任HP的CEO時,其薪水為1美元,但到2013年,她的薪水回到了150萬美元。

還記得李·艾柯卡嗎?到1983年,他成為全美薪水最高的高管,其薪酬總額為2,050萬美元(經通脹因素換算後為5,300萬美元)。

​無私的頂尖CEO只拿1美元年薪?逢場作戲的詭計罷了

1美元的工資最常被吹噓的好處之一,就是使CEO及其公司的目標保持一致,從而激勵CEO改善領導力並提高公司的業績。但是,這種說法也並非真實。

實際上,由年薪1美元的CEO經營的公司的資產回報率(ROA)和每月收入比普通CEO所在的公司低 1%。在任何層面上,

減薪與提高領導能力無關。

當然,CEO領取1美元薪水的動機不同。但在某些情況下,個人利益才是背後最大的推手。

“他們是放長線,釣大魚。”一位行業分析師在2007年告訴《亞特蘭大憲法報》:“他們更願意為獲得長期收入而犧牲短期收入。最終,他們的收穫比工資要多得多。”

或者,就像Slate雜誌的供稿人丹尼爾·格羅斯在2003年所說的那樣,“這就像一個胖子每天要吃掉兩個披薩,卻去掉了上面的蘑菇來減少攝入卡路里。”

1美元還是1%?

一位研究人員認為,CEO拿1美元薪水的另一個理由是,這是一種出色的宣傳噱頭和障眼法。

近年來,低薪已成為一種“掩飾”貧富差距懸殊的方式。

自1978年以來,CEO的薪酬增長了940%。在同一時期,其他人則僅獲得了11.9%的增幅。現在,美國CEO的平均收入水平是普通工人的278倍。

​無私的頂尖CEO只拿1美元年薪?逢場作戲的詭計罷了

這些財富中的大部分來自“基於績效”的CEO薪酬,例如股票和期權,其徵稅率低於工資。

更糟糕的是,由於國會通過了1993年的法律,基於績效的薪酬可以從公司的應稅收入中扣除。當CEO拿到很少的薪水並將大部分報酬轉移到期權時,納稅人實際上是在補貼他們的收益。

因此,下一次你的祖父發表關於“如今1美元不值錢了”的演講時,告訴他,如果他是CEO就不會這麼想了。

​無私的頂尖CEO只拿1美元年薪?逢場作戲的詭計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