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声具有传染性!生物学研究指出:想逗笑别人?你自己先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线科普(yixiankepu)



笑声具有传染性!生物学研究指出:想逗笑别人?你自己先笑!

看过《家有儿女》或《生活大爆炸》吗?在这些情景喜剧中,你会经常听到一种背景笑声,尤其是在特定情节,那么,你是不是也会跟着一起笑呢?

2019年7月22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生物学期刊《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一篇名为“Modulation of humor ratings of bad jokes by other people’s laughter”的研究论文,文章的中文译名是《笑声对烂笑话的幽默等级调节》。

作者指出,笑是非常重要的社交现象,因为笑声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含义,但是,故意发出的笑声却会降低笑话的趣味性,更自然的笑声会使得笑话听起来更好笑!

笑声具有传染性!生物学研究指出:想逗笑别人?你自己先笑!

背景笑声从何而来

哈哈大笑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表达形式,有证据表明,大多数笑声都发生在社交活动中,也就是说,当与他人在一起时,我们会更可能发出笑声,同时,笑声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交流作用。

笑声具有传染性!生物学研究指出:想逗笑别人?你自己先笑!

在许多喜剧节目中,制片人会特意加入录制好的背景笑声,这些笑声通常都是录音室观众录制的。这些录制的笑声是为了向观众表明节目的幽默性,但是,笑声的存在和性质可能也会影响到喜剧本身的有趣程度!也就是说,背景笑声的数量和种类越多,人们可能就会认为越好笑!

“烂笑话”(dad joke)

研究人员认为背景笑声会影响人们对趣味等级的评价,并在神经典型和自闭症参与者中进行了实验。

研究人员将实验参与者分为两组,即:神经典型组(48人)和自闭成人组(24人),这些参与者需要对“烂笑话”(dad joke)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为 1 到 7 分,其中 1 分代表非常不好笑,而7 分代表非常好笑。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笑话都是由专业喜剧演员大声朗读的,而且还需要加入自发或故意的笑声。其实,这些笑话本身就是所谓的“烂笑话”,一点都不好笑,作者指出,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天花板效应

笑声影响幽默感知

参与者们对每个笑话只能进行一次评分,所有笑话都带有两种不同的笑声,结果发现,背景笑声可以增加了人们对笑话的认知度,此外,背景笑声的种类也可以调节感知的幽默程度,因为参与者们普遍认为,自发的笑声比故意的笑声更加有趣

笑声具有传染性!生物学研究指出:想逗笑别人?你自己先笑!

在分析中,研究人员注意到,与神经型成年人相比,自闭症参与者对所有笑话的趣味感知度都有所提高,这可能是因为神经型成年人更能意识到烂笑话的幼稚性,而自闭症成年人更愿意接受此类烂笑话。

因此,笑话的趣味性会受到笑声的影响,而笑声会增强人们对笑话的幽默感知,但是尚不清楚这种现象背后的潜在机制。


很显然,笑声和幽默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人们普遍认为,笑话的趣味性受到讲述者自身的影响,但是本研究表明,背景笑声也可以调节笑话的趣味性,甚至能够使烂笑话变得好笑!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如果想让别人捧腹大笑,最好在说笑话的同时,你自己也发出咯咯的笑声~


参考文献

http://rrd.me/gCKP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