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花唄借出3000億,某些用戶“賴賬”不還錢,最後都怎樣了?

支付寶花唄借出3000億,某些用戶“賴賬”不還錢,最後都怎樣了?

如今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而消費模式、付款手段,也同樣有了一些不同,大家習慣於藉助一些支付軟件,直接綁定銀行卡,然後在網上付款,但一些年輕的消費者,銀行卡里沒有什麼錢,自身的消費能力欠缺,於是會使用“超前消費”的模式,然而支付寶花唄借出3000億,某些用戶“賴賬”不還錢,最後都怎樣了?

支付寶花唄借出3000億,某些用戶“賴賬”不還錢,最後都怎樣了?

大家都知道,正常來說,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後,很多人卻異想天開,認為即便借錢不還,也沒有關係,畢竟有過逾期經驗的人,應該就知道,其實即便逾期不還,短時間內,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支付寶花唄借出3000億,某些用戶“賴賬”不還錢,最後都怎樣了?

如今不僅是互聯網時代,更是“實名制”的時代,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在我們使用支付寶、微信等手機軟件時,往往都是需要綁定手機卡,而且還需要進行實名認證,可偏偏有一些用戶,最終選擇“賴賬”不還錢,甚至是卸載了軟件,更換了手機號碼,以為這樣做,就不會被找到。

支付寶花唄借出3000億,某些用戶“賴賬”不還錢,最後都怎樣了?

那既然如此,這些“賴賬”不還錢的用戶,最後都怎樣了?其實正如筆者一開始所說的那樣,其實即便是更換了手機號,卸載了軟件,我們的個人信息,依舊是跟支付寶賬戶綁定了的,所以說,這些“賴賬”不還錢的用戶,最終還是被判定為逾期不還,並且被拉入了“黑名單”,最終不僅是支付寶賬戶被凍結,就連他們的個人徵信,也受到了影響。

支付寶花唄借出3000億,某些用戶“賴賬”不還錢,最後都怎樣了?

很多人可能還不清楚,個人徵信受影響,其實後果很嚴重,這意味著你不管是買房買車,還是孩子將來的教育,都可能會受影響,大家明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