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特權”,難以名狀!

未成年人的“特權”,難以名狀!

經過近兩個月的抗疫,國內的疫情得到了基本的控制,這一切的成果是建立在巨大的犧牲上的,尤其是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基層工作者,我猶記著網上火爆的大爺提大刀的照片,雖然辛苦,但值了。

面對外國某些政客和媒體氣勢洶洶的汙衊、落井下石,如今的中國已經度過最危險的時候,而國外卻成了另一番景象,大批居留在外的華裔、留學生等開始紛紛歸國,輸入性新冠疫情成為新的挑戰。

然而,就在如此緊要的時候,杭州一名十六歲的留美學生卻成了熱點,夜色中,其父親面對基層防控人員,振振有詞的說“我都和領導打好招呼了,還有證明。”

如此一句話,一張證明,就輕鬆突破了嚴防死守的隔離帶,第二天官方發了聲明,稱根據杭防組【2020】7號文,未成年人不適宜集中隔離,由此證明杭州父女的居家隔離的合法性。

且不說證明中沒有文件中具體的條目,我去查了查,也沒查到具體內容,著實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不過事已至此,不做過多的解釋,大環境下,還是傳播正能量,攻堅克難,共抗國難。

這裡,有一點我覺著是可以商討下的,就是對未成年人的一些優待問題,未成年人,因其年齡小,心智不成熟等方面的原因,在國內一直是有著特殊照顧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法律執行方面,《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最好的證明。

現在,隨著互聯網等新聞媒體的傳播速度加快,不少有關於未成年人的案件引發了社會性關注,有些惡劣的甚至到了S人放H的地步,壞了不少幸福的家庭,所犯案件令人髮指,但最後因為年齡問題,往往結果讓人唏噓,這不杭州這個事兒,也是未成年人,現在未成年人四個字的標籤是否成了一個護惡的擋箭牌呢?

保護未成年人初衷是好的,但不應該過度,而讓被保護人侵害的人的權益被再次侵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