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中國積極干預疫情 血漿治療有效果

人民網北京4月3日電(董童)在4月2日舉行的新冠疫情防控國際經驗分享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分享了我國在新冠肺炎防控的一些經驗。

聯防聯控機制應對疫情傳播

鍾南山表示,我國政府面對新冠肺炎這一高傳染性疾病,選擇採取積極的舉措來進行干預,並通過關閉武漢交通等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同時在全國範圍內實時播報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數量,做到讓公眾及時知曉。

此外,還通過啟動聯防聯控機制,採取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對所有的密切接觸者,包括無症狀的接觸者都進行核酸檢測。用4周的時間,總體上控制了疫情,並且確認了戴口罩和保持距離,可以有效阻止病毒的傳播。

無症狀感染者早期感染力強

“上海去德國出差開會的一位男士,回到中國後就有了症狀。2至3天后被診斷出有新冠病毒。與兩位同行的兩人,一開始是沒症狀,但之後確診感染。這不僅提供了人傳人的證據,也證明了無症狀感染者也有可能傳播病毒。所以,需要更加關注無症狀感染者,因為他們也有可能向健康的人群來傳播。”鍾南山提出,雖然不知道感染力是多少,但可以告訴大家,對那些和感染者有密切接觸的,或是來自重點地區的人員,要非常關注。

鍾南山強調,通過和中東傳染病、SARS進行數據對比和分析研究發現,發病早期病毒載量非常高,一週之後就會顯著下降。所以這些感染者沒有症狀時,也有很強的感染力。

鍾南山介紹,專家組在進行研究時,嘗試了多種治療方法。他表示,在試驗過程中發現,某款西藥在減少病毒的載量、縮短臨床症狀展示的時間方面效果一般。在對另一種西藥進行臨床檢測時,採取了體外的研究。對197位病人進行了10天的臨床實驗,從血氧集中度、病毒轉陰率比例和病毒載量發現有明顯的效果,所以覺得這一藥物應該有用,試驗數據目前已經上交。

鍾南山介紹,一款中藥的實驗數據也很快會進行公佈。他對於這款藥物的部分數據進行了分享,284位患者的試驗顯示,治療組總體治療率比對照組要高,而且症狀改善方面更快,治療組胸部CT的改善率也體現出了明顯差異,但輕症轉重症、病毒轉陰的時間方面,數據差異不夠明顯,這款中藥對於普通型的、輕型的患者更有效。

此外,鍾南山提出,儘管在實驗室的數據差別並不非常明顯,但是用康復者血漿治療之前和之後,可以看到血清綜合抗體的量得到了大大增強,病毒載量要低很多,大量都轉陰,可以充分表明獲得康復血漿治療的病人效果非常明顯,也說明康復者的血漿具有一定治療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