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和艾冬:舅舅炸碉堡,外甥抗疫情;一門兩英烈,緬懷淚沾襟

歲月那麼長,故事當乾糧;相識頭條號,關注情難忘!

01

艾冬長得像媽媽董存梅,董存梅長得像哥哥董存瑞。40多天前,很多人通過媒體認識艾冬時,都說他長得像舅舅董存瑞。

董存瑞是全國家喻戶曉的戰鬥英雄、革命烈士。艾冬小時候,有次跟夥伴們“炫耀”:“我舅舅是董存瑞!”夥伴們不僅不相信,還譏笑艾冬冒充烈士親屬。小艾冬氣急之下,動手教訓了一位嘲笑他的小夥伴。回家後,艾冬被媽媽一頓胖揍,然後教育他:“你的拳頭只能用來對付壞人,你是烈士後輩,不能跟舅舅丟臉!”

從此後,艾冬再也沒有向誰提過自己的舅舅是董存瑞,即便他參加工作20餘年,連最親密的同事和朋友,都不知道他這個光榮的身份。他只將媽媽說的“不能跟舅舅丟臉!”這句話,深深刻進腦海裡,立志要像舅舅一樣,做個對人民和社會有益的人。

打算用拳頭來對付壞人的艾冬,一直想當警察。1996年,艾冬通過社會招考,成為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德外派出所一名警員,終於圓了自己的警察夢。這年,艾冬21歲,正是鮮蔥一樣的年華。

董存瑞和艾冬:舅舅炸碉堡,外甥抗疫情;一門兩英烈,緬懷淚沾襟

02

在德外派出所,艾冬從基層片警幹起,一干就是7年。

彼時,社會治安還不甚穩定,各類案件時有發生。艾冬的主要工作就是和同事一起搞案子。那幾年,艾冬留給同事最深的印象是:幹活很拼。

有一次,轄區有個案子接連數日沒有進展。已擔任警區警長的艾冬寢食難安。為早日破案,艾冬帶著隊員,每天凌晨三四點到嫌犯可能出沒的地方蹲守。別的隊員輪換著上,他卻連軸轉,持續了一月之久,終將疑犯抓獲。

轄區老百姓都知道負責那片治安的,是個長著娃娃臉的警察,姓艾,大家都親切地叫他“小艾”。艾冬在片區巡邏時,時時有人跟他打招呼:“小艾來了?”

有位老大爺,子女不在身邊,一次家裡煤氣用完了,碰到艾冬時,央請艾冬幫他換換煤氣罐。艾冬二話沒說,上樓扛起氣罐便往下走。打那以後,艾冬便成老大爺的“生活顧問”。

社區居民知道艾冬是個熱心腸,見到他便像見到來串門的親戚,總喜歡找他拉幾句呱。艾冬從這些熱情的居民口裡,也掌握了不少轄區治安動態,這使他抓起工作來更加得心應手,警區連續幾年在所裡考核都名列前茅。

董存瑞和艾冬:舅舅炸碉堡,外甥抗疫情;一門兩英烈,緬懷淚沾襟

03

2003年6月,組織上經過多方考察,嚴格遴選,將艾冬調到了北京市公安局辦公室信訪處工作。臨行前,所裡同事都來祝賀他“高升”。艾冬雲淡風輕地說:“到哪裡都是一樣幹工作。”

瞭解情況的都知道,信訪工作在各個機關都是最苦、最累、最煩的活。能夠堅持在這個崗位幹上三年五載的信訪幹部估計不多。可是,艾冬當信訪幹部一當就是11年,而且從無怨言。經他接待和處理的群眾來訪、來信,多達2萬餘件(次)。

2014年,艾冬接手負責非緊急救助管理工作,也就是12345“接訴即辦”工作的前身。幾年來,他和同事幾乎每天都在加班加點,累計牽頭完成接單派單任務近34萬件,辦結率、回覆率均為100%。

同事回憶說,艾冬對前來辦事的群眾特別熱情,給來訪者送水、送吃,是常有的事。他本來派單的活兒就多,但別的什麼事需要他,他總是隨叫隨到,每次都耐心堅持跟來訪者聊好、送走,事後及時協調有關部門給人家解決問題。

董存瑞和艾冬:舅舅炸碉堡,外甥抗疫情;一門兩英烈,緬懷淚沾襟

04

進入2020年春節,疫情暴發後,市民宅在家裡自我隔離,遇到什麼急難事,撥打12345服務熱線求助的明顯增多。處理12345“接訴即辦”群眾來電訴求,成為艾冬和同事們的抗疫一線。

艾冬的工作比之前更加繁忙,整個春節都沒休息一天。他將涉及疫情的派單列為重中之重,每天及時梳理出來,積極協調解決,逐件跟蹤結果。在病倒前的近一個月裡,他先後主持辦理各類涉疫訴求320多件。

臘月二十九那天,艾冬百忙中抽時間回家陪老母親吃了一頓餃子,又一頭扎到了單位工作中。

2月14日晚23點54分,在微信工作群裡,艾冬還在和市中心的同志們交流抗擊疫情工作。

董存瑞和艾冬:舅舅炸碉堡,外甥抗疫情;一門兩英烈,緬懷淚沾襟

2月15日上午,艾冬身體出現不適,他打起精神,正準備去單位時,一位叫孫毅的文職同事打來電話,向他請示如何處理一份派單。孫毅事後回憶:“艾哥一向是大嗓門,但是電話那頭他聲音很低,言語含糊,彷彿來自很遠的地方。我趕緊問他是不是不舒服,艾哥只說沒什麼事,然後就開始一步一步地指導我,他把處理流程講得很清楚詳細……”

誰也沒有想到,這張在電話裡處理的派單,成為艾冬一生中最後一單工作。

接完電話,艾冬拎上包就往單位趕。可是出門沒多遠,他便一頭栽倒在了路邊。

艾冬被送往醫院後,診斷為急性腦溢血。醫院想盡千方百計,經過6天搶救,還是沒能挽留住他年僅45歲的生命。2月22號0時14分,艾冬永遠閉上了他那溫暖的眼睛,離開了他摯愛的工作和親人。

董存瑞和艾冬:舅舅炸碉堡,外甥抗疫情;一門兩英烈,緬懷淚沾襟

05

艾冬的身份,是隨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發出慰問信後曝光的。這封信收件是艾冬的母親董存梅:

“驚悉艾冬同志在抗擊疫情期間不幸逝世,我們董存瑞部隊官兵深感悲痛萬分,對艾冬同志的英雄事蹟深表敬意和欽佩,對艾冬同志的親屬表示誠摯的慰問……”

人們這才知道,艾冬竟有著如此“深厚”的背景。

從不張揚的艾冬,平常沒把舅舅掛在嘴上,卻把舅舅的紅色基因融進了血液。從警24年,同事們聽艾冬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行,交給我吧!”他的工作雖尋常,業績卻不凡。艾冬先後3次榮立個人三等功,8次受嘉獎,並榮膺2008年奧運會“安保標兵”、2019年度首都公安“法制之星”等稱號。如今,他已被追授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

艾冬倒在了這片他熱愛的土地上,他用20多年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革命先烈鐵心向黨的忠貞信念,敢打硬拼的頑強作風,不怕犧牲的無畏品格。他的舅舅董存瑞離開我們72年了,艾冬離開我們也已40多天,但他們的精神之光,卻從來未曾熄滅,燭照著我們在抗疫路上,在祖國建設的各條戰線上,攻艱克難,砥勵前行,從一個勝利邁向又一個勝利。

又是一年清明時。今天上午,天安門廣場降下半旗,各地城市拉響警報,行人駐足,汽車鳴笛,向抗擊疫情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表示深切哀悼。願逝者安息,生者平安;英烈精神代代相傳,華夏復興早日夢圓!

董存瑞和艾冬:舅舅炸碉堡,外甥抗疫情;一門兩英烈,緬懷淚沾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