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睡你睡什麼? ”孩子寫作業到半夜,家長質問老師,炸鍋

古人有言:“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孩子的教育,往往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配合,家長和老師若能裡應外合,將孩子的一切條理化安排,對孩子的身心進行密切關注,那麼孩子也必將深受其益。但是在現實情況中,很多時候老師坦言無法與家長溝通,直言家長缺乏對自己的信任以及基本的育兒常識,而家長也無奈稱教師的安排難以配合,實屬做不到。

“孩子沒睡你睡什麼? ”孩子寫作業到半夜,家長質問老師,炸鍋


“孩子沒睡你睡什麼?”孩子寫作業到半夜家長質問老師,家長群炸鍋

小新是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身為城市小孩的他,從小便接受了最先進的教育,各種早教班、補習班、興趣班通通上了個遍。但是最近上三年級開始,這孩子就開始感覺大了很大壓力,平時做作業完全忙不過來,甚至是由於做作業經常做到半夜,第二天打瞌睡沒辦法認真聽課。

小新爸爸最近也覺得兒子是很不對勁,孩子向來聽話懂事,熱愛學習,但是據班主任所說小新最近成績有所下滑。今天小新爸爸在家休假,專門觀察了一下孩子在家完成作業的情況,不聊這一觀察就到了半夜。爸爸上前詢問小新作業情況,小新卻耷拉著腦袋,很睏倦地對爸爸說還有一篇作文沒寫。

“孩子沒睡你睡什麼? ”孩子寫作業到半夜,家長質問老師,炸鍋


小新爸爸瞬間怒了,檢查孩子的作業,竟然那麼多,這樣下去不說孩子就是大人也堅持不住啊。於是小新爸爸在凌晨時分在群裡質問:“老師,睡了嗎?”

老師說:“正準備睡呢,小新爸爸你有事嗎?”,小新爸爸直接氣憤地回到:“孩子沒睡,你睡什麼睡?”小新爸爸的一番話似乎引起了家長們的共鳴,見有家長因為孩子寫作業半夜質問老師,其他家長也開始回覆,讓整個家長群炸開了鍋。這件事最終也引起了校長的注意,專門給老師們進行了一場溝通。

“孩子沒睡你睡什麼? ”孩子寫作業到半夜,家長質問老師,炸鍋


在現在這個社會,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是希望孩子能夠學到知識,獲得更多的能力。難免有的老師或者家長出現揠苗助長的情況,家長也應當採取恰當的措施來進行建議。

那麼家長平時應當怎樣和老師配合才能對孩子產生好的影響呢?

一、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老師

就好像是夫妻倆教育孩子一般,不可出現一個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另外一個家長在旁邊指責家長的不是。因為這樣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犯錯是不應該被指責,或者說讓孩子一直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所在。而老師和家長一樣,都是為了孩子才會對孩子進行各方面的管教,所以無論老師的安排或者決定家長有任何不滿最好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去指責老師,家長可以私下去和老師進行溝通,否則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不聽老師的話,他會認為老師都被爸爸媽媽說不好那自己也可以不聽他的教導。

“孩子沒睡你睡什麼? ”孩子寫作業到半夜,家長質問老師,炸鍋


二、理解和信任老師,但也可以給出合理建議

在教育好的過程中,老師也是十分辛苦的角色,既想要對孩子嚴格一些讓孩子能夠做到更好,但是又怕孩子父母對次有意見。所以在家長這塊,一定要給予老師足夠的信任,讓老師明白家長和自己的站在同一位置上,都是在努力去教育好孩子。家長平時可以多和老師溝通交流,讓老師瞭解孩子在家的狀況,也可以從老師那裡得知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互相還可以給出一些建議來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孩子沒睡你睡什麼? ”孩子寫作業到半夜,家長質問老師,炸鍋


三、積極配合老師的安排

現在對孩子的教育體系是越來越完善,很多教育方法也是有著許多目的和意義,即便是現在的幼兒園,為了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可能會給她安排一個小作業,讓他回去製作一個燈籠或者製作一個小玩具。

很多家長在面對這些“奇葩”作業的時候,都可能倍感無奈,但其實這時候家長必須得打起精神來陪孩子去完成,因為一旦打破了孩子的積極性,讓家長的敷衍態度被孩子學會,以後在面對老師的作業時孩子也會抱著一種敷衍的態度。就算是沒辦法幫孩子完成,也要積極參與其中,沒完成的可以鼓勵孩子去尋求老師的幫助,也讓孩子變得更加好學。

育兒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寶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細緻的關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