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戰神錯用一人,導致徹底失去爭霸天下的資本,最終兵敗自刎

秦朝末年,山東六國後裔們,經過多年的混戰先後復國。其中楚國軍事實力最強,最終在項羽、劉邦的領導下滅掉了秦國。項羽分封18路諸侯,自封“西楚霸王”做起了霸主。楚漢之爭,是中國最精彩的歷史之一。項羽的個人能力太強了,被譽為“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然而,最終被兵圍烏江,落得自刎的下場。

千古戰神錯用一人,導致徹底失去爭霸天下的資本,最終兵敗自刎

項羽從跟隨叔父項梁起兵開始,先後戰役不下七十場,從沒有敗績。他都是堂堂正正的擊敗敵人,在被擊敗的敵人有時候也被他的氣度深深折服,說他是戰神絕不誇張。然而,這麼神勇無二的戰神,在垓下一敗塗地,徹底消失在茫茫的歷史塵埃中。要知道,楚漢相爭,劉邦及其他諸侯都不是項羽的對手,劉邦更是被項羽打的慘敗不已,連韓信都不敢正面與他交鋒。

項羽作為楚國貴族後裔,一直保持著那種貴族氣度。因此他不屑於暗殺劉邦,他要在戰場正面擊敗劉邦。劉邦在正面戰場被項羽打的東逃西串,更是多次以少勝多擊敗他(雖然以少勝多在項羽身上是常態)。項羽落得自刎的結局,除了自己身的性格原因外,還有就是在一次關鍵的戰場上錯用一人。而這次錯用之人導致項羽的西楚大軍直接沒有了糧草,能不輸嗎?

千古戰神錯用一人,導致徹底失去爭霸天下的資本,最終兵敗自刎

滎陽之戰,項羽佔領滎陽勝出,劉邦逃到了鞏城。隨時都有被項羽滅掉的可能。不過劉邦的謀士在後方成功的策反彭越,彭越在梁地出兵騷擾項羽軍的糧道,史稱“彭越撓楚”。糧道受到威脅,項羽必須回去處理後方的彭越,但是,前方戰場又不放心成皋、滎陽。因為項羽大軍的糧草物資就屯積在成皋,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

經過多番思考之後,項羽決定派大將鍾離眜守滎陽,派大司馬曹咎守成皋,曾非常嚴肅地告誡曹咎:“謹守成皋,則漢欲挑戰,慎勿與戰,毋令得東而已。我十五日必誅彭越,定梁地,復從將軍。”項羽為什麼用曹咎收成皋呢?因為曹咎與項梁是非常好的朋友,項梁曾經犯法被抓,是曹咎寫信給司馬欣救了他,所以項梁、項羽都信任他。所以對項羽忠心耿耿他,官至大司馬。

千古戰神錯用一人,導致徹底失去爭霸天下的資本,最終兵敗自刎

項羽東進如秋風掃落葉一般,那些被彭越佔領的城池,聽到霸王項羽親率大軍回來了,立馬向項羽投降了,項羽預計15天掃平彭越根本不成問題。漢王劉邦得知霸王項羽率軍救糧道不在成皋,就派兵加緊了對成皋的進攻。曹咎剛開始確實是聽從了項羽的告誡,無論劉邦怎麼挑戰就是堅守不出。劉邦沒有辦法,為了儘快拿下成皋,就派人辱罵曹咎,怎麼難聽怎麼罵,罵了有5、6天,曹咎終於忍不了了,就率兵出城渡過汜水準備攻擊漢軍。

劉邦見到曹咎忍不住終於出來了,有點小激動啊,等到曹咎率軍渡到汜水河一半的時候,劉邦根本不給他機會,就命令漢軍就主動襲擊。慌亂之中楚軍大敗。曹咎見大勢已去,又覺得沒臉再見項羽了,於是就拔劍自刎,死在了成皋,算是為項羽盡忠了。劉邦終於佔領成皋,把西楚大軍的糧食物資全拿到手了,同時兵圍滎陽城。

千古戰神錯用一人,導致徹底失去爭霸天下的資本,最終兵敗自刎

正在平定彭越的霸王項羽聽說成皋城失守,急忙揮師西進,根本沒有時間再去管彭越這個後患了。因為項羽的回援,滎陽得以保住了。劉邦聽說項羽回來了,也不敢與他正面交鋒了,率軍退走了,滎陽得以解圍。但是項羽徹底失去爭霸天下的資本,因為劉邦不會給他東山再起的機會。

曹咎丟失了成皋的軍糧物資後,導致楚漢形勢徹底發生了轉變。根據太史公的《史記》記載:“是時,漢兵盛食多,項王兵罷食絕。”失去軍糧物資的西楚大軍雖然保住了滎陽,但是因為沒有了糧草不能久戰。因此,項羽只得同意鴻溝議和,信以為真的項羽真的以為劉邦是真心議和,所以就率軍東歸。然而項羽又被劉邦陣營的人給騙了,等到項羽東歸之後,劉邦立馬撕毀和約出兵攻打項羽,項羽最終被兵敗垓下、自刎烏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