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羌山採茶節,悠悠清茶迎遠客

疫後羌山採茶節,悠悠清茶迎遠客

人間三月芳菲盡,羌山茶味意正濃。

庚子三月,戰“疫”後的北川,又到了一年一度羌山採茶時節,喝咂酒,唱羌歌,跳沙朗,悠悠清茶迎遠客。

北川羌族自治縣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成為四川八大名茶之一,據記載,“昌明獸目”就出產在北川,時至今日,北川產茶已有三千年歷史。

疫後羌山採茶節,悠悠清茶迎遠客

圖:羌族採茶女


疫後羌山採茶節,悠悠清茶迎遠客

圖:羌族採茶女

層層環山而上的梯田,滿山翠綠的茶林,妖繞多姿,引人入勝,每一片茶葉都散發著春天的氣息。

北川茶一般生長於海拔1000~1800米以上,雨水充沛,光照漫射時長,晝夜溫差大,形成耐寒、芽壯、葉厚、氨基酸含量高,口感細膩,回味甘甜!

羌人採茶,無論男女,均盛裝採茶(穿著民族服飾),每人腰間掛著竹簍,兩手迅速摘下茶尖放入竹簍,動作嫻熟、輕快而柔美,一氣呵成。

“一芽一葉一抹香,一人一簍採茶忙”。這是對羌人採茶情節的真實寫照。

疫後羌山採茶節,悠悠清茶迎遠客

圖:羌族採茶女

古羌人信奉自然神靈,每年農曆三月三,茶農都要舉行盛大的“催芽節”(俗名喊山)祭祀活動。

時至今日,北川羌族自治縣仍保留著“三月三催芽節”的傳統習俗,一到節點,十里八鄉的羌人身著節日盛裝聚集茶山,搭建祭臺,由釋比焚香施法,跪拜白石神(山神)。祈求白石神保佑羌人風調雨順,茶葉豐收。

疫後羌山採茶節,悠悠清茶迎遠客

圖:釋比焚香施法

待釋比做完法事後,身著羌服的羌族姑娘、小夥兒們結伴相邀,列隊排好,高唱採茶歌(山歌),以示對神靈的敬意:

正月採茶是新年,姊妹雙雙點茶園,點下茶園十二畝,當官取下兩吊錢……

三月採茶茶葉青,茶樹地下織手巾,姐織綾羅妹織緞,給我織見採茶衣……

臘月採茶又一年,堆把老傘收茶錢,快把茶錢交給我,又等明年二三月。

歌詞從正月寫到臘月,待採茶女將整首歌唱完,至此,一年的採茶工作才正式開始。採茶過程中,羌人一邊勞作,一邊對歌,好不愜意,好不悠哉。

目前,在北川羌族自治縣還流傳著《催芽歌》《採茶歌》等十幾首採茶歌謠。

疫後羌山採茶節,悠悠清茶迎遠客

圖:羌族小採茶女

疫後羌山採茶節,悠悠清茶迎遠客

圖:羌族採茶母女

如今,隨著時代發展,北川茶葉生產工藝以“西路邊茶製作技藝”、“古羌茶藝”與現代加工技藝結合,不斷提升茶葉品質,其中,佛泉、羌笛、禹露及羌龍谷等最為出名。特別是“5·12”特大地震後,北川茶葉迅速擴展。據統計:現有茶園8.5萬畝,其中百年以上樹齡古茶樹1.5萬畝,無公害茶葉基地5萬畝,綠色食品基地兩萬畝。

新葉嫩芽,一片清綠。

步步羌山是美景,悠悠清茶迎遠客。

來吧,趁疫去春好,趕緊戴上草帽、穿上羌服,背起竹簍,一起遊歷茶山,採羌山春茶,品味羌山茶香。

來吧,一起體驗古羌傳統制茶,泡上一壺親手做的茶葉,感受勞作的田園生活。

來吧,一起喝咂酒,唱羌歌,跳沙朗,品美食,吹羌笛,感受中國羌文化。

疫後羌山採茶節,悠悠清茶迎遠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