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人》上映後,羅伯特·德尼羅才算作為傳奇歸來了

《愛爾蘭人》上映後,羅伯特·德尼羅才算作為傳奇歸來了

《愛爾蘭人》上映後,羅伯特·德尼羅才算作為傳奇歸來了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De Niro從來沒有間斷過電影和電視節目的拍攝。事實上,對於一個七十多歲的演員來說,這樣的工作強度已經算得上是非常高了。然而某種程度上,直到Martin Scorsese去年執導的電影 《愛爾蘭人》(The Irishman)上映後,觀眾們期盼的那個De Niro才真正回來了。

De Niro回來了。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句話有點奇怪——從哪裡回來?他從未離開過。在過去的幾十年裡,De Niro從來沒有間斷過電影和電視節目的拍攝。事實上,對於一個七十多歲的演員來說,這樣的工作強度已經算得上是非常高了。然而某種程度上,直到Martin Scorsese去年指導的電影《愛爾蘭人》(The Irishman)上映後,觀眾們期盼的那個De Niro才真正回來了,回到了拍攝《出租車司機》(Taxi Driver)、《憤怒的公牛》(Raging Bull)、《喜劇之王》(The King of Comedy)等經典影片時的狀態。這一次,他終於得以和自己的老夥計Scorsese、Joe Pesci以及Al Pacino重聚,得以和美國電影的經典時代重聚。

在現實生活中,“Bob”(他喜歡被這麼稱呼)是個非常冷靜的人,完全不是大牌明星那種喜怒無常的樣子。此刻,我們正在紐約上城一家精緻的餐館裡共進早餐,討論著這位奧斯卡獎得主(一次最佳男配角,一次最佳男主角)的眾多優秀作品。然而,當提到Donald Trump時,他的平靜便立刻結束了。Bob把這位現任總統視為自己的死敵,每每提到他,便總會湧起難以遏制的怒火,就像遇到了電影裡十惡不赦的終極反派。如今,在美國民眾的心目中,De Niro已經成為了Trump最大的反對者之一。不過,他在電影和商業領域的步伐並沒有因此受到絲毫的阻礙。

《爱尔兰人》上映后,罗伯特·德尼罗才算作为传奇归来了

De Niro在電影《愛爾蘭人》 中扮演了一位愛爾蘭裔美國人,但大多數人都會把他看作是意大利裔——如果從他父親這邊來算的話。不過,小時候的他並不會說意大利語。“我在意大利拍電影的時候自學了意大利語。年輕的時候我到那裡旅行過,我很喜歡這門語言。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希望自己能學得更加精深一些。我只會用自己的方式說意大利語,正宗的意大利人一聽就知道是美國人說的,因為很多發音都不準確,會受母語的影響。但如果是意大利語的劇本,我就必須非常非常努力地練習,逐字逐句地糾正。”

De Niro主要活躍在美國電影界,但他與歐洲電影也有著不解之緣。1976年,他出演了Bernardo Bertolucci所執導的史詩電影《1900》,這段經歷給他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據我自己的經驗來說,Bertolucci和Sergio Leone的風格是非常不同的。他們都有一定的抒情性,但在拍攝《1900》 時,我的角色有一段老年戲,而這段戲其實是在電影剛開機的時候拍攝的,但整個過程令我非常不安,因為這段戲本該是最後拍的。後來,我們的確又重拍了一遍,就是Gérard Depardieu和我的那段對手戲。一般來說,只有在熟悉了角色後才會出演這樣的重頭戲,從邏輯上來看,這種一上來就拍攝結尾的方法實在講不通。放在今天,如果理由足夠充分的話,我也可以接受這麼演。但那時我還是個年輕演員,這對我來說實在有些困難。”

不過,這也意味著,De Niro親自體驗到了美國電影和歐洲電影在拍攝方式上的差異。

“我還記得我和Bertolucci有過一次談話,他向我解釋了歐洲人的創作方式。他們看重的是‘某一刻的感覺’,換句話說就是,當天的感覺會大大影響你的處理方式。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會怎麼去演這場戲,因為你今天可能是這種感覺,明天就又變成另一種了。他說得沒錯,但另一方面,有些事你也需要堅持,不管當下是什麼感受。事實上,我在距離這裡不遠的紐約惠特尼博物館曾和一位名叫Allen Garfield的演員拍過一場戲。那是一部老電影了,片名叫《帥氣逃兵》(Greetings)。在此之前我從沒見過他,但我們整場戲都是在即興表演。他演得非常棒,而我呢……只能說希望還過得去吧,但我當時也不能確定……等演完之後再去看,我發現其實那場戲還不錯。也就是說,就算你當時感覺不太好,最後出來的結果也有可能是好的。我那時大概只有24歲,但我已經意識到,一場戲的好壞並不一定取決於你當下的狀態。你只需要把自己該做的做好,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表達出來就可以了。畢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有自己要面對的問題,都有自己要擔心的事。

三年前,De Niro在電視電影《欺詐聖手》(Wizard of Lies) 中扮演了墮落的金融巨亨Bernie Madoff,而這次的演出也成為了他職業生涯中的又一亮點。De Niro的精湛表演得到了評論家們的一致好評。De Niro的精湛表演得到了評論家們的一致好評。一個謊言引出另一個謊言,Madoff就是這樣讓自己陷入絕境的,而De Niro低調的表演,也再次觸及到了這個真實人物的內心本質。“我對他最感興趣的一點是,他創造出了一種誘人的氛圍,好像他所做的事是如此的特別,以至於如果你要想了解他,你自己也必須足夠特別一樣。”他若有所思地說, “你要先得到接近他本人的機會,然後才能把錢交給他投資。如果他屈尊接受了你的錢,讓你進入了他的世界,那就是你的榮幸和運氣。擁有這樣的名聲,這樣的神秘感,這樣的威望和信譽——簡直就是在為終極騙局創造條件。並且,如果不是被兒子舉報,他原本也有能力逃脫責任。人們在投資的時候都認為他是絕對可靠的。”

《爱尔兰人》上映后,罗伯特·德尼罗才算作为传奇归来了

西裝、襯衫、領帶及皮鞋均為Giorgio Armani

我想知道Bob為這個角色做了什麼樣的準備,因為對他這樣的方法派演員來說,角色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我讀了幾本關於他的書,見了他的一些親人。”De Niro解釋道,“導演Barry Levinson和他的兒子(本片編劇)都非常棒。我跟Madoff長得的確有幾分相像,尤其是換上他的髮型之後。靠著自己早年建立起的聲譽,他在這個行業裡如魚得水,不費吹灰之力便賺得盆滿缽滿。他沉默寡言,惜字如金——這樣才能讓人們主動去找你,主動去解讀你,然後自己得出推斷:你不是個騙子。與Trump不同,Madoff不需要做個明目張膽、自吹自擂的騙子。他只需要保持神秘,人們就會主動找上門去。不過,有些人的確會對他提供的數據有所疑慮,因為這些投資的回報率太高了,而且過於穩定,幾乎沒什麼起伏。我讀了Diana Henriques撰寫的同名原作——這本書非常棒。”或許,在整個事件中,最可怕的部分還是他兩個兒子後來的遭遇:一個自殺身亡,另一個癌症復發去世。Bob無法理解這樣的父子反目。“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但作為一名演員,我只能儘量向他靠近。我知道他沒有告訴自己的孩子們,也沒有告訴自己的妻子,但最後他們還是為這個錯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兩個孩子都傷透了心,並且相繼撒手人寰。一個是癌症復發,另一個是事發兩年後上吊自殺。這就像是莎士比亞筆下的一出悲劇。”

De Niro,Madoff,Trump —— 這三個人都來自紐約,並且都有著傳奇的人生經歷。然而,當涉及到道德、倫理和同情心等方面時,他們之間就沒有任何相似之處了。無論是極富魅力還是糟糕透頂,這些人都是紐約這座偉大的城市所造就的,而這一點也非常值得我們深入探討。Bob解釋說:“這裡有很多成就卓越的人,某種程度上,這些人都有很深的自我認知,但就Trump和Madoff而言,那完全是一種狂妄和錯覺。他們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對任何一個真正的紐約人來說,他們都是非常令人羞愧的存在,他們代表的是這個城市的陰暗面。”

我不動聲色地把話題從Trump轉到了《愛爾蘭人》上,畢竟這是他多年來最好的一部作品,也是他繼1995年的《賭城風雲》(Casino)後與Scorsese的首度合作。在這部電影中,他扮演的Frank Sheeran是名愛爾蘭裔美國人,一生都在為費城黑手黨工作,並與著名工會會長Jimmy Hoffa的失蹤案有著撇不清的牽連。事實上,選擇由De Niro來出演這個角色也是很恰當的——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媽媽其實是愛爾蘭裔。不過,這部電影最開始的名字並不叫《愛爾蘭人》。“我很喜歡它原來的名字——《聽說你會刷房子》(I Heard You Paint Houses)。”Bob說,這也是原著小說的名字。“Martin和我原本打算保留‘刷房子’這個行話。在預告片中,他加入了‘聽說你會刷房子’這句話,後來還出現在了片頭字幕中。我扮演的Frank Sheeran原本不屬於那個世界,他是個經歷過二戰的退伍兵,後來被人帶進了那一行。他的身上雖然有幫派的氣質,但並不是意大利幫派那種。自此之後,他就被拉進了Russell Bufalino(Joe Pesci飾演的幫派老大)的世界。”

《爱尔兰人》上映后,罗伯特·德尼罗才算作为传奇归来了

他的長期製片夥伴Jane Rosenthal還記得這當中的艱辛。去年12月,Rosenthal曾表示:“拍攝過程中的最大亮點,就是終於把它拍完。我從2006年就開始做這個項目了,當時我們正在籌備另一個項目,是根據Don Winslow的小說《弗蘭基·馬辛的冬天》(The Winter of Frankie Machine)所改編的。那個故事也是關於殺手的,但發生在西海岸。Martin從那時起就參與到了這個項目中,後來,Bob在做角色研究時讀了《聽說你會刷房子》 這本書。他越想越覺得,這才是我們應該拍的電影。於是我們找來了Steve Zaillian,他在2009年左右完成了劇本的初稿。然後就是漫長的籌備過程——拉資金,等著Martin拍完《華爾街之狼》,找到最合適的視覺特效。整個過程比聽上去還要複雜得多。”

《爱尔兰人》上映后,罗伯特·德尼罗才算作为传奇归来了

條紋西裝、襯衫及領帶均為Giorgio Armani

“我和Bob的合作已經持續了大約30年,”Jane Rosenthal回憶道,“我是通過Martin認識的Bob。之前我在迪士尼工作的時候和Martin合作過《金錢本色》(The Color of Money)一片,所以對他已經非常瞭解了。後來,為了和Bob一起創辦翠貝卡電影節,我搬到了紐約。除此之外,我和Bob一直想把他和Scorsese重新聚到一起。只是實際花費的時間要比我們想象的長一些。顯然,Bob和Martin一直保持著聯繫,多年來,Martin也給我們在翠貝卡電影節上的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在片場,我很喜歡看他們兩個工作的樣子。我知道他們兩個人都很樂意接受建議,但瞭解他們是一回事,看他們在一起工作就是另一回事了。這兩個人加在一起,總能迸發出不可思議的創作力。當時我們重拍了Bob在電影結尾的那場戲,因為他覺得有些地方需要做出改動。直到現在,我依然對最後一天的拍攝場景記憶猶新。”

那麼,Bob對於這次的重聚有什麼看法呢?經過了這麼多年,他們的工作關係和創作過程發生變化了嗎?我問Jane。“沒有,他可能更放鬆了,對待事情的態度也更寬容了。我們已經實現了自己期望的狀態,一切都很好。他不會讓你感覺到壓力,不僅是我,所有和他一起工作過的演員都是這樣的感受。”這些年來,我和Bob有過幾次交談,我瞭解他的為人,也瞭解他冷靜到幾乎是有些拘謹的性格,我很好奇他是如何跟性格更為活躍的Scorsese相處的。“Martin精力充沛,對事物充滿熱情。”Bob承認,“有時我們也會有摩擦,但我們總能在某個中間狀態找一個契合點。”

然後就不得不提Al Pacino了。儘管兩人在1995年的電影《盜火線》(Heat)中有過一些對手戲,但世界各地的影迷們一直在問,這兩位巨星什麼時候才能再度在銀幕上碰撞出火花?當然,最好是在同一部佳作裡。毫無疑問,《愛爾蘭人》 實現了影迷們的願望。在這部電影中,Bob和Al的對手戲非常多,而他們之間的化學反應更是令人歎為觀止。這兩位傳奇演員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扮演過很多類似的角色,這一點Bob很清楚。他承認:“提到某些類型的角色,大家要麼會想到Al,要麼會想到我,尤其是在我們職業生涯的某個階段。後來我們在《盜火線》 和另一部電影《火線特攻》(Righteous Kill)中合作過。十年前,我們在歐洲某個地方參加了那部電影(《火線特攻》)的首映式,到場的人很多,一切都挺好的,但我跟Al說:‘有一天,我們一定會合作出一部真正能讓我們驕傲的作品。’ 後來,在拍攝《愛爾蘭人》 的最後一天,我對Al說:‘就是這部電影了。’”他頓了頓接著說道:“整個《愛爾蘭人》 的故事都充滿了偶然,對於我的角色來說,這些都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關係,而之後發生的一切都非常戲劇化。”第一次看到成片時,你對這部電影滿意嗎?我問Bob。而他的回答很令人驚訝:“我簡直說不出話來……太投入了。” 他坦白道,“我更好奇別人會怎麼說。我無法對它做出客觀的判斷,因為它已經成為了我的一部分。”

《爱尔兰人》上映后,罗伯特·德尼罗才算作为传奇归来了

De Niro對此並不抗拒。“一開始,我們還在討論找其他演員來演年輕時的我們,”他回憶道,“但後來,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有人提出了利用‘減齡’技術。一般來說,扮老比較容易,但扮年輕可就難得多了!所以這項技術肯定是有幫助的,但必須要以正確的方式利用。技術在不斷地進步,而這本身也是電影產業發展的一部分。‘減齡’技術讓整個電影的視覺效果更加真實了。只要合理利用這項技術,並對此開誠佈公,那就沒有問題。這是藝術形式的一部分。”

和Bob在這部電影裡重聚的還有他的老朋友Harvey Keitel。從1973年Scorsese指導的《窮街陋巷》(Mean Streets)開始,Harvey和Bob已經合作了9部電影。除此之外,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非常親密的朋友,Harvey還曾參加過Bob大兒子的婚禮。直到現在,Harvey還清楚地記得兩人初識時的情景:“在此之前,我在紐約的劇院裡見過他,在紐約演員工作室裡見過他,在外百老匯見過他,所以我對他的作品還是有些瞭解的,但我們並不認識。直到有一次,演員工作室的一位年輕女演員介紹我們認識了彼此。再見面就是一年之後一起拍《窮街陋巷》了。” Harvey並不覺得他們在片場的相處方式和在現實生活中有什麼不同。“在片場,我們會很自然地把彼此間的默契用在藝術創作中。我們有許多共同點。我們都出身於紐約的劇院,身邊是成千上萬的方法派演員,我們上過同一所學校,有過共同的老師——Lee Strasberg, John Cassavetes以及Stella Adler。我們都受到了同一批演員的影響——Brando、Dean,還有其他那些極富才華的傳奇演員。他們都是我們的靈感源泉。”

《爱尔兰人》上映后,罗伯特·德尼罗才算作为传奇归来了

它完全沒有去美化黑幫的形象。Keitel贊同這樣的評價。“這是一次新的嘗試,我們想要更深入地挖掘這些人物的內心。”他解釋道,“Martin並沒有把黑幫表現成很酷的樣子,他只是把他們內心的煎熬和矛盾呈現了出來。”

明年,Bob將再次與Scorsese合作影片《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這將是De Niro和Leonardo DiCaprio的首次合作。“我很高興能和Rio合作,”Bob表示,“我們之前談過這件事。能由Martin來執導當然是最好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古怪的時代,”Bob若有所思地說,“而這位總統卻絲毫沒有起到任何積極作用……我甚至不願意叫他‘總統’,因為他根本沒有做總統的能力。他越快下臺,我們就能越快回到一個穩定的局面。如果他再次當選,他只會變得更加危險,因為到時候他就無所顧忌了。他可以毫無底線地赦免任何人,他完全不會有負罪感。我曾經以為,他或許還有那麼一點點的常識或是道德底線,但事實證明,他完全沒有。”

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顯然,Bob十分討厭Trump,那麼,他對自己在電影裡扮演過的一些角色又是如何看待的呢?Bob扮演過匪徒、將軍、老闆——這些都是身居高位的人。我想知道,他所扮演的一些角色,是否有可能會是Trump的支持者,比如喜劇片《拜見岳父大人》(Meet The Parents)中的Jack Byrnes。然而,即便是假設,Bob也不願承認。“我不這麼認為。”他毫不猶豫地說,“Jack曾是中央情報局的人。他們都很聰明,而他(Trump)不同。你看到Trump對中情局都做了些什麼嗎?當選之後,他去了蘭利(中情局總部所在地),說了一些非常愚蠢的話。我不知道哪個頭腦正常的人會認為這個人能勝任總統的工作。在他剛剛當選時,我曾說過,‘我決定先不給他下定論’,我在電視上說過這句話,但他的糟糕程度已經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他每天都在不斷地證明這一點。”

對於即將到來的大選,他有什麼看法?Bob毫不猶豫地說道:“Trump需要被人狠狠地擊敗,他需要被一個有能力的人拉下臺。尤其是那些看似被他尊重的人,必須站出來直截了當地反對他,譴責他的胡言亂語,譴責他的行徑。除此之外,真正讓我擔心的是,再過幾十年,可能會出現一個比他更‘厲害’的人,既可以像他一樣欺騙大眾,又懂得利用同理心來操縱大眾對他的態度。這樣的人太可怕了,因為他可能會比Trump走得更遠。”

《爱尔兰人》上映后,罗伯特·德尼罗才算作为传奇归来了

撰文 CEZAR GREIF

攝影 CHARLIE GRAY

造型 SARAH GRITTINI、 AUDE BRONSON-HOWARD

《爱尔兰人》上映后,罗伯特·德尼罗才算作为传奇归来了
《爱尔兰人》上映后,罗伯特·德尼罗才算作为传奇归来了

Copyright © 2020 WSJ.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