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邊不是海棠紅》:一股"姦情"四射的霸總味兒。

開頭先澆灌一句網絡名言:”一輩子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了解。”

時間原因沒來得及看原著,但片名確實起得很文藝念著很舒服,就著名字看預告片做了個大致推測,果然與內心所想不謀而合,分析的路數是這樣走:據說舊時有少女或少婦會將新鮮開放的花兒摘下戴在鬢邊以增加些風情,鬢邊不是海棠紅,我粗暴地理解為:不是女人的人。

《鬢邊不是海棠紅》:一股

目前播到12集,豆瓣得分暫時掛在7.1,爭議最大的是編劇把BL劇變成了BG劇,說是不尊重原著;飾演商細蕊的尹正看著臉胖身材還有點臃腫;黃曉明飾演的程鳳台雖然已經盡力減少(大概是他以為)了霸總的影子但看起來仍有點油膩出戏。

從BL到BG讓原著黨大概有點接受無能,其實我還好,也可能不夠較真,但心裡話,如果我先看了原著就定然不會再看電視劇改編,既看了電視劇改編就不會糾結於原著,實在不行可以我也可以當做在看曲洋和劉正風啊。

我說《鬢》的製作很良心,良心看細節,一部電視劇裡面服裝絕對佔大頭,來,隨手截一個畫面大家研究研究。

Look!就這畫面上十來個人身上穿的棉衣,各人的款式都不一樣,但上頭都做著頗帶年頭感的褶皺和痕跡,從色調和質感上一眼就能看出他們所在的階層和身份,是不是很走心?

《鬢邊不是海棠紅》:一股

還有非常帶電影感的色調,說的是民國時期的故事,色調配合得頗為老舊,但看著十分舒坦,老實說,這個色調的電視劇我真的很吃啊(多上一張圖)。

《鬢邊不是海棠紅》:一股

《鬢邊不是海棠紅》:一股

有街坊將它與《霸王別姬》作比較,大概歸根於劇情背景和整體走勢十分接近的緣故,但愛國這一主旋律放到任何一個作品裡都能永垂不朽;也可能原因之一是主演商細蕊的尹正是張國榮的忠粉,其實何必比較?

有次看某臺的綜藝,尹正給張國榮配音,粵語版的《家有喜事》,注入感情的咬字和音準拿捏得很到位,活生生地讓人驚喜了一把,我印象深刻,這人確實是哥哥的忠粉啊。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審美,我權當它是對《霸王》的致敬了。

回頭再看《鬢》,注意第一集,他一出場就玩了一個風情。

《鬢邊不是海棠紅》:一股

《鬢邊不是海棠紅》:一股

說起風情,實在難以捉摸,如果說姑娘漂亮可以用千千萬萬個詞來形容,那麼風情,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那是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一種不矯揉不造作媚惑感,對了,我在《金陵十三釵》看玉墨的時候曾經察覺到這個意思。現在放到爺們身上演,這個味兒還真挑人,不是說五官清秀靈氣逼人就能掌握火候,你看商細蕊的眉梢和指尖,沒有輕佻,我知道尹正演得很認真,因為我真看到了這點嫵媚。

再說程鳳台,這個我本以為是一代梟雄的出場,應該有點匪氣十足的感應,誰料沒能發出共鳴,倒是看到了點許文強,哦不,文強還好,看到錦繡緣是怎麼回事?

《鬢邊不是海棠紅》:一股

其實也都還好,教主的演技讓觀眾詬病多年,估計自己心裡壓力也大,在不完全放鬆的狀態下,演什麼都帶些從前的影子。

《鬢邊不是海棠紅》:一股

真的,我就怕他笑,這麼一笑,一股霸總的味道撲面而來,不信看看他磕瓜子那段,當然後面的劇情也有很多,演肯定是投入了認真了,奈何之前的角色太深入人心,要消除還需要時間啊。

所以對一個演員來說,在演員生涯中能得到一本好劇本是絕對三生有幸的事,雖說演好是份內事,能演得超過角色本身入木三分是本事,再加上圍觀的群眾能叫座又叫好,才是雙贏。

回到開頭那句:”一輩子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了解。”

不把《鬢》當BL和BG的切換體,當做一個知音體來看,同樣背靠革命旗幟,一個類似今天的文化偶像或公眾人物,一個財力雄厚野心勃勃的商賈大亨,兩個階層的代表奮進在革命的道路上,堅持正義必勝,不卑不亢不屈不饒不同流合汙,蠻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