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你重逢在這輛開往春天的地鐵

口述|朱利偉

遲遲不能全面復工的新年,人流稀少的實體書店,難以下印的書籍,物流受阻的“買書”路,以及被疫情牽動的神經,這個冬春之際,閱讀彷彿成為一件“奢侈”的事。

在二月風聲鶴唳的疫情下,一位年青人躺在武漢方艙醫院病床上安靜專注讀書的照片傳遍了朋友圈,他被親切地稱為“方艙讀書哥”。

想和你重逢在这辆开往春天的地铁

這份鎮定和從容,讓許多人看到了戰勝病魔的勇氣,有人說“從一個人身上看見一座城的希望”。

有網友迅速扒出來,這是一本嚴肅的社科類著作《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

想和你重逢在这辆开往春天的地铁

故事總有美好結局,最近,讀書哥順利“出艙”了,還獲得了這本書的作者弗朗西斯·福山親筆簽名贈送的書。

想和你重逢在这辆开往春天的地铁

疫情爆發初期,地鐵裡是極少見的空曠景象,更難覓讀書人的蹤影。在等待正式復工的漫長日子裡,人漸次多了起來。疫情籠罩,更多人關心糧食和蔬菜,然而地鐵上卻仍然有光。

疫情期間的地鐵上,讀書人比往常更容易被注意到,他們戴著口罩讀書的樣子,是我鏡頭記錄下的最特別的風景。

想和你重逢在这辆开往春天的地铁
想和你重逢在这辆开往春天的地铁

地鐵上的讀書人。朱利偉 攝

他們或許跳入比現實更豐富的故事中去體驗生命的無常,病毒未退,生活還要繼續。他們仍然為著延期的考試做準備,為著即將開展的工作積蓄力量……

想和你重逢在这辆开往春天的地铁

地鐵上的讀書人。李華春 攝

英國小說家毛姆曾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一個人若是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就是給自己營造了一座避難所。

我有時候想,專注於書的這段通勤時光,或許是他們獲得“精神免疫”的一種方式吧。擺脫沉悶的日常,在地鐵上投入到更深刻完整的思考。

我們彼此戴著口罩,看不清對方的樣貌。但每遇到一位讀書人,我都感覺像是“故人重逢”,和“方艙讀書哥”一樣,他們是地下空間的一束光,同樣給人溫暖與力量。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閱讀不止,我期待早日摘掉口罩,期待和更多讀書人重逢在這輛開往春天的地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