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該如何教育孩子?

別看了小姐


這個問題太大了。

如何教育出一個各方面都優秀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為複雜的綜合性的工程。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先要從自己做起。

孩子真正的早教老師是父母,生活就是孩子的學校,家長就是孩子的老師。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先做怎樣的人。家長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對孩子有著直接的影響。孩子的學習過程,存在於一切在生活和遊戲中,孩子的學習都是在模仿中實現的,孩子接觸什麼,就會模仿什麼。孩子小時候學走路、學說話、學吃飯等等一切都是在模仿中學會的。而小時候家長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最多,家長就是孩子模仿的對象。

所以你自已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孩子在學習到各種生活技能的同時,也把你處理問題的方式悄悄的印在了腦子裡。所以說,當你有孩子那一天起,就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別忘了有個小東西時刻在偷窺著你,並複製著你哦。

教育孩子要從下面三個大的方面著手。

一、德育,也就是道德教育。

想要孩子長大成為一個有作為的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首先要從做人教起。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讓孩子學著善良、正直、有愛心、懂感恩、守規則、懂禮貌。在行為上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說,走路時看到有人闖紅燈時,你要拉著孩子的手告訴他,無論等紅燈時,路上有沒有車,一定不能過道,必須等到綠燈亮時才可以走;不能隨手扔垃圾,見到別人有困難要幫助,別人幫助自己要感謝,自己的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兒,見到長輩要叫阿姨、奶奶等。從生活細節中入手,隨時隨地給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比如,你坐車時知道給老人讓座,孩子就學著有愛心,尊重老人等。

良好的道德教育比孩子學習好要重要很多,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二、智育。當然是讓孩子學習好,智商高,多學習本領。

讓孩子先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把學習當成樂趣,孩子就會主動學習,並在學習中得到快樂。這點家長在孩子小時候就要誘導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在孩子面前儘量不要看手機,要看書。多給孩子買好的繪本,放在孩子觸手可及的地方。多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告訴孩子書裡藏著很多有趣的故事,我們要把它找出來。小時你給孩子讀,邊讀邊提問題引發孩子思考,讓孩子覺得很有趣。孩子的求知慾特別強,學習能力也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只要正確引導,孩子很快會自覺的搶著看書了。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在學校學習成績也一定很好的。

同時,要給孩子報興趣班,注意一定是孩子感興趣的項目。這就需要家長在平時生活中觀察孩子的愛好,找到適合孩子的培訓班。不要報太多項 ,讓孩子有自由玩耍的時間。

平時多和孩子一起做親子活動,如做親子手工、親子游戲等,讓陪伴孩子是一個快樂的過程。如果像有些媽媽那樣,把陪孩子做作業,當成苦差事,那就是前期沒有做好。

三、讓孩子長見識,多帶孩子出去,擴大孩子的認知,讓小東西從小就見過識廣。充實孩子大腦的方法可以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來總結。學習學校裡的書本里的知識,只是最基本的一部分知識,培養孩子有高情商,主要還在課外。

四、讓孩子強健的體魄,好身體是生活質量好的前提。這點不用多說。

強調一下,在孩子身體健康的培養時,也要注意孩子的心裡健康。

總之,教育孩子的學問太大了,一時說不完。

媽媽們一點一點在實踐中摸索,與孩子一起成長吧。

你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呢?


淡月輕風2006


大多時候家長也是有良好的出發點,但是做法和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家長教育小孩這件事到底難在哪?

家長承擔小孩教育的首責,因為家長是小孩的法定監護人,俗話說養不教父之過,從老話裡也說明家長是小孩教育的責任主體。所以一個小孩教育的好不好,從根本上說就是家長的責任。家長的責任和小孩的努力是內部因素、是主要因素,老師社會等都是外部因素、是次要因素。

家長教育小孩這件事到底難在哪?



一、難在不懂自己

一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啥。其實很多家長沒有想清楚自己希望小孩將來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家長想要的一定是成龍成鳳,但前提一定是自立自強。很多時候都是在隨大流的關注考試成績,上課外輔導班。因為別人也這樣做了,落後就有可能被考試淘汰。這屬於典型的只顧埋頭幹活,沒有抬頭看路。教育更應該做好規劃,才能心中不慌。

二是不知道進行反思。對於在教育小孩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應該是非常多的。家長大多時候利用自己的權威,欺負小孩,把責任推到小孩的身上,很少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沒有反思哪來的進步和改變?

二、難在不懂人生

實際上家長不明白人的一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知道了,他就知道應該培養小孩什麼。

培養小孩的基本原則就是按照一個人將來的成長情境、在社會中生存生活的情境需求為出發點來進行培養。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有五個方面的事情要做:

(1)人生規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三觀的基礎上樹立人生的遠大志向。

(2)智商:做事的方法。

(3)情商:做人的方法。

(4)財商:理財的方法。

(5)健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總之我們就是要把一個小孩培養成一個人格獨立的人,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一個能有非凡成就的人。而要達到這些目標,首先需要它具備這五個方面的能力。有了這些能力,它就可以適應社會的一切變化,很好的生存下來,在這個基本的前提之下,他才有創造一番成就的可能。

所以對照下來,你會發現很多應該培養的地方完全忽略了,最典型的比如立志教育,小孩的志向在哪兒,家長不怎麼關注,他只關注的小孩的那點兒考試分數,這是典型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在人的一生中,知識的掌握就是一顆芝麻。



三、難在不懂教育

要教育小孩,應該先教育好自己。我們的家長沒有意識到自己不懂小孩教育。

現在的80後,90後的父母們,基本上屬於獨生子女這一代。在整個人生的經歷中沒有受過育兒方面的教育,但是現實卻讓他們直接面臨著教育小孩的這個問題。於是家長們就在沒有經過正規學習,也沒有尋求專業人士幫助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一廂情願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來對小孩進行管教。殊不知自己的好多做法和想法錯誤至極。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件大事兒就在這樣缺乏教育專業素養的家長們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下進行著的。

很多家長事無鉅細的管理小孩的學習,表面上看非常負責任,實則後患無窮。因為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自己不懂小孩教育,使用了很多適得其反的錯誤方法而不自知。

在這個過程中,媽媽表現得尤為突出。

有幾個人知道在教育方法中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遊戲。而我們的家長卻擔心玩耍過多影響學習

四、難在期望過高

人的慾望是沒有止境的,在教育這件事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家的小孩將來成龍成鳳,能成為自己人生中的驕傲。但實際上,願望總是嚴重的脫離實際,家長們會拿願望和實際之間巨大的差距來對小孩進行培養。大家可以想到,對於大部分小孩來說,這些做法是多麼的不切合實際。

還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把自己在小時候沒有達成的願望落實到自家的小孩身上,殊為可笑。

當小孩的表現這個期望有很大差距的時候,大部分家長不是降低期望,他會採取兩個行為,一是加大投入,增加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花更多的錢去給小孩報班,花更多的時間陪小孩去上課,買更多的課外輔導書,寫更多的課外作業,取消更多的娛樂活動…,小孩兒的學習壓力就大大增加了;二是會責備甚至否定自己的小孩,要求多了,要責備的地方也就多了。責備遠遠的多於鼓勵。家長之間,家長和小孩之間的親情關係會產生一系列的矛盾。



五、難在責之太嚴

缺乏寬容。實際上對小孩最缺乏寬容的就是家長自己。

一是家長要求太高,缺乏耐心。對小孩的責備幾乎是時時刻刻、隨隨處處。實際讓現在小孩犯的這些錯誤,家長自己小的時候全部都犯過,一點小錯也會當成大問題來談心批評小半天。

二是隨時隨地給小孩立規矩。規矩少了,小孩還能知道遵守,規矩太多了,小孩根本就無法遵守。事無鉅細的規矩,小孩根本就沒有必要去遵守。只要立幾個三觀上和關鍵習慣上的大規矩能做到,這已經是很傑出的家庭教育了。

六、一點建議:家長應主動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在培養小孩方面,家長應該尋求專業的育兒老師的幫助,也可以買專業的教育小孩的書去實踐,不能再按照自己一些想當然的想法來對待小孩的教育。正確的做法,才有可能得到好的結果。

可憐天下父母心,都希望我們的小孩將來能有所作為,希望我們的家長能夠理性思考,早日警醒,做出成熟的抉擇。


致良知平天下


怎樣教育孩子是每個做父母的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孩子的天性就是貪玩,對任何事物都抱有想象,想躍躍欲試,由於缺乏判斷和經驗,事物的發展有時超出孩子的可控範圍,導致孩子遇到挫折不知道怎麼辦,嚴重者會有畸形心理,甚至有暴力傾向等等。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首先,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和行為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給孩子樹立起榜樣,讓孩子從小懂得勤儉節約,不浪費,學會珍惜勞動成果。尊重他人,有禮貌,不能以貌取人。讓孩子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習慣。

第二,多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心理和心態,給予幫扶教育。家長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不良的行為要及時告知,通過談話的形式瞭解其想法,切莫責罵和吼叫,以理說服,讓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

第三,家長有義務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家庭氣氛。在擁有良好的生活環境下,家長要正確處理好家庭瑣事,處理好家庭各成員之間的關係,形成團結、友愛、和睦的家庭氣氛,使孩子受到薰陶和感染等等。


青春淡如雲


父母的言行,孩子耳濡目染,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所以孩子的言行中,處處透漏著父母的影子。

對於家長來講,教育孩子言傳身教很重要,言傳不如身教,家長要給孩子做好榜樣。想讓孩子將來孝順自己,就要自己孝順老人,做出來讓孩子看、讓孩子參與。

想讓孩子愛上學習,就要自己愛學習、愛讀書、求上進,有條件的話多陪陪孩子學習,和孩子討論交流學習感受,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正所謂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家長整天滿口粗話,別想教育出文明的孩子;家長整天花天酒地,孩子也註定不會愛上學習。教育好孩子是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大事,耽誤了季節,後悔莫及。

家庭教育是所有形式的教育中最基礎、最重要的,父母對孩子的起著人生座標作用的,不可替代、不可推遲、不可馬虎。

正確的家庭教育很重要,和諧的親子關係很重要,望各位家長且行且珍惜。


雅林數學



玉敏12


作為家長,教育孩子要弄清兒童發展的四個特點,有針對性開展家庭教育。

一 兒童身體和大腦的發展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因此對於孩子的個性成長、學習成績要抱定孩子極具可塑性的信念,在孩子不聽話,沒有達到家長心目中的要求,切不可急躁、抱怨,要相信孩子,給孩子滿滿的正能量,指引他努力前進。


二 兒童信息交流和認知能力發展的主動性:兒童好奇心強,興趣多,喜歡“這兒看看那兒摸摸”,但往往難以形成較為穩定的品質,意志力不堅定。家長要鼓勵孩子的求知慾,給其精神上的支持或者知識的指點。

三 兒童的發展規律要循序漸進:家長給孩子培優指南中,不要人云亦云,要找到合適孩子培訓的點,切不可拔苗助長,也不可聽之任之。


四 兒童的經驗積累和發展品質的基礎性:兒童發展有著與成人階段不一樣的特殊性,身體生長快,發育、發展變化明顯,認知欠系統、欠穩定,理性發展不充分,容易受到外來因素影響,對外界環境依賴性強。心理較為脆弱。要抱以靜待花開的心態,從容淡定又巧施教育智慧。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順應孩子天性,尊重客觀、符合實際,循循善誘,因勢利,讀懂孩子,成為孩子的朋友和夥伴是最好的教育。


歡樂頌4793


現在家長最重視的就是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看待的是十分重要的。正確的教育會使孩子受益匪淺,但是不恰當的教育卻適得其反。那麼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呢?下面就探討一下個人對教育孩子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越小的孩子越喜歡模仿別人,不僅家長好的習慣會被孩子模仿,壞的習慣孩子也會模仿。所以作為家長要一身作則,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做好榜樣,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如果家長是一個品行有問題的人,那麼他的孩子就很難是一個成功的人。中央電視臺的一個公益廣告上講述了一個孩子看見母親為行動不便的奶奶洗腳,便銘記在心,當母親下班回家時,孩子端了一盆水要為母親洗腳,母親看著還端不穩水盆的兒子十分的感動。可見大人的一舉一動,深深的影響著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更重要的是家長對孩子的引導。

家長要學會如何批評自己的孩子。

有的家長還有老一輩人的思想,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總是覺得孩子不打不長記性。孩子犯了錯,有的家長不是認真的處理,而是先打一頓再說,我認為這樣不僅不會讓孩子真正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還會給孩子的心裡留下陰影。所以教育孩子不能以家長的身份打孩子,而是要有理有據的分析錯誤。還有的家長在批評孩子的同時還把之前的錯誤一塊拿出來,懲罰孩子,我認為這是無益的,教育孩子我認為應該就事論事,否則會讓孩子承受不住,變得叛逆。還有的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會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自己的孩子,我認為這樣也是不行的,孩子不往心裡去還好,一旦記到心裡,就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會產生自卑的心裡。教育孩子時千萬不要侮辱孩子的人格,像辱罵的語言不要有,否則會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創傷。孩子犯錯時,批評的要有理有據,記得適可而止,不要喋喋不休。

家長要給孩子正確的學習觀念

現在的孩子我覺得從小就被家長的錯誤觀念給引導,我想很多孩子放學回到家之後,家長都會問孩子作業寫完了嗎?等寫完作業再出去玩。這樣一來給孩子的感覺就是學習就是負擔,出去玩才是好的。所以說孩子的學習觀念從小就被帶錯了。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覺得,玩和學習是一樣的快樂,多多的培養孩子的這種觀念讓孩子自己養成自覺性,畢竟那些學習好的學生主要還是靠自覺的學習。

家長要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

學習雖然很重要,但是興趣愛好也是可以有的,孩子如果要有什麼興趣愛好,做家長的千萬不要反對,因為興趣是可以激勵孩子的成長的。會使孩子更加有活力,有可能會學習的更好。並且現在的社會並不是有高的學歷就高枕無憂,更重要的是一技之長。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就能夠讓孩子在社會上多一條出路。

現在的家庭一般都是一個孩子,有著父母的寵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溺愛,從小嬌生慣養。作為父母來說要為孩子輸送正確的價值觀。

您覺得該如何正確恰當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自己的觀點。


科學興農


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上要以身作則,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掌握更多的家庭教育知識以及方法。用學到的知識,給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德。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同的是,我們更要注重孩子各方面的培養,包括品格的建立,性格的形成,以及各種習慣的養成。想要把孩子培養成我們心目中的優秀孩子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在孩子的性格形成上要絕對遵守,不打不罵不說教。在孩子各種習慣的培養上,不要急於求成,21天給孩子形成一個小的習慣,當孩子完成這個小小的目標時,再給孩子加入更好的習慣,孩子會更容易接受。在孩子的品格培養上,注重孩子價值觀的培養,讓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們需要傾注很多的心血,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性,更需要教育方法的不斷輸進,做一個愛學習的父母,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


小布點mami


1.言傳身教,做孩子的榜樣!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自己要做好,這樣孩子才會心服口服!要做孩子學習的榜樣!希望孩子講文明,懂禮貌,自己就要嚴格要求自己在任何場合做一個文明的公民!希望孩子愛學習,自己也要愛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總之,你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更好!

2.要多表揚鼓勵孩子!以賞識教育為主,以懲罰教育為輔!孩子表現好,要多加表揚和鼓勵,但是一定要有一定的規則讓孩子來遵守!要有一定的底線,讓孩子知道不能跨越!懲罰孩子後要告訴孩子為什麼,讓他知道父母不是無緣無故懲罰他的!

3.要多和孩子分享生活中的樂趣!做為家長,不能以家長的權威來壓制孩子,那樣將會加大與孩子的心理距離!要俯下身來聆聽孩子的心聲,來分享孩子的樂趣,成為孩子的好朋友!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花萬勇


這個是一個大工程。從懷孕到嬰兒到青少年,每個階段的關鍵點不一樣,每個不同性格特質的孩子教育方法也不一樣。您可以關注我,私信告訴我孩子的年齡與遇到的問題,我會及時回覆,相信十多年青少年心理諮詢的經驗會幫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