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


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


前几天接受一个在线访谈,主持人问我:你是如何做到理科成绩出色,但又能做自由的文学创作?


我的回答是:理科学习和文学创作调用的是不同的大脑能力集,相互并不矛盾,就像一个人会骑自行车不影响会做饭,这都是不同的大脑能力,并不打架。


我也能理解,为什么常常有人认为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不能共存。那是因为学科题目的区别确实太大了。很少有人有意识地锻炼学科背后最核心的底层素养,而这些底层素养,是可以被锻炼的。


今天我就来说一下,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要怎样共同发展。


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


读书的时候,我的各科成绩一直比较均衡。


从初中开始,我一直读理科竞赛实验班,但高中拿过的唯一一个奖项是作文奖。高三的时候,我的所有科目平均分都是130分左右,上下不超过5分。大学的时候读了天体物理,博士转了经济,业余时间写小说。


我一直觉得我的缺点是没有任何一科特别突出,以至于很长时间无法判断自己的方向,找不到自己有哪方面极有天赋。最初在学校的时候我曾因此自我贬低,看到理科天赋极强的同学很羡慕,看到少年成名的作家,也很羡慕。当时觉得自己万事都太平庸了,没有突出的天赋。但事隔多年,回头来看,这也是一种特点——可能我唯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不同思维之间切换。


因此,

今天我的分享更多是给每一个“普通人”


所谓“普通人”,就是没有一个方向的天赋达到“天才”的程度——如果有任何方向有目力可及的天才,那么就不用纠结于方向。但是普通人没有特别超越于常人的部分,每一个方向都还可以。而我后来想明白的最重要的事是:其实普通人的综合也没什么不好。


说到这里,重点再说一句AI。像Alpha Go这样的深度学习AI,都是单一功能的AI,下围棋的AI只会下围棋,翻译语言的AI只会翻译语言,想让下围棋的神经网络学会翻译语言,它就忘记下围棋了。但我们人类不是这样,从来没听说有人学会了下棋就忘记了说话,也没有人学会做饭就忘了数学。人类大脑的可塑性非常强,学习新功能、增加新记忆不需要安装额外的“大脑硬盘”,而只需要对现有的大脑进行训练。


我们的大脑,可以学会多种思维。


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


回到正题。当我们说文理兼修,文科和理科的底层能力分别是什么呢?


可能学音乐的人,都知道儿童学音乐最重要的不是练手,而是视唱练耳。练手是输出,练耳是输入。需要让耳朵变得准确,能找到精准的音高、好声音和旋律感,要在心里建立起“内心声音”,才能做好输出。

“内心声音”就是音乐的底层能力。


其实,文科和理科的学习也都是一样。


理科的底层能力是什么呢?其实不是计算能力,而是抽象能力。


文科的底层能力是什么呢?其实不能修辞能力,而是感受能力。


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


1 理科该如何学习


数学和物理难不难呢?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我经常跟人说,小学数学总共学哪些东西呢?不过也就是四则运算、分数、小数、方程和简单几何。这五样东西一会儿也就讲完了,分成六年学,时间完全是充分的,可以慢慢学不着急。为什么很多小朋友会觉得很难呢?我猜想,不是不用功,而是没有充分理解概念。小的时候,当我刚接触未知数和方程的时候,也有挺长时间不适应,而一旦理解了未知数,所有问题都变得容易了一大半。


这个过程在大学里也经历过,大一接触微积分和线性代数,都有一段时间觉得不适应,好多概念就是想不明白,题目也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列算式。


但是后来,过了很久,突然觉得一些数学概念很明白了。例如二阶导、维度、内积空间、角动量……等等,所有大一学得云山雾罩的概念,某一天开始都变得清楚,那个时候再去看题目,都好像非常直接。数学和物理,其实也是一门语言。概念懂,题目就不难;概念不懂,题目就是天书。


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


那到底怎样才能懂概念呢?


最主要的是,要练习在头脑中进行操作。我们的大脑,是可以把真实世界在头脑世界中建立模型,然后对其进行随意想象操作。最后再用符号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就是抽象。纸上的符号和公式,只是把头脑里看不见的操作写到纸上。


如果没有头脑中的过程,只看纸面上的知识,就非常费解,也非常碎片,需要大量机械记忆才能掌握。如果头脑中的操作过程是通的,纸面上的知识就是容易理解的了。


举个例子,当孩子学习分数的时候,会学习1/3+1/2的计算方法,也会学习1/3*1/2的计算方法。如果只是背下来分子分母的运算规则,孩子可能经常容易混淆出错。但如果理解分数就是“切比萨饼”,就知道1/2*1/3是“把一半比萨再分三块”,那么1/6的答案几乎是直观的。此时再记公式,就绝不会弄错涵义。


整个物理学发展史,都是人们观察自然,把自然装进头脑中,在想象的世界进行抽象,寻找到最合适的概念,再推理表达。例如把千变万化的运动抽象成动量,把千变万化的关系抽象为场。这个“观察-抽象-符号-推理”的过程,是科学最核心的思维过程。


因此,想要理科好,在生活中可以怎样做呢?可以不断尝试在自然中体验抽象概念,在滑滑梯时思考力的原理,在路上看汽车思考坐标系。可以让孩子习惯观察:什么是多种事物之间贯穿的特征,什么是引起差异的因素?还可以尝试做思想实验,将一些事物在脑中变化,逐渐熟悉头脑中的操作。还可以多做推理练习,假设反例,思考前因后果。


可以说,在头脑中思考抽象模型,是理科的“视唱练耳”。


就像音乐需要“内心声音”,理科也需要“内心模型”。头脑中有,笔下才能有。


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


2 文科思维的核心是什么呢?


不是记忆力,而是感受力。想要有良好的人文、艺术学科的理解和创作能力,感受力是第一位的。对于作品本身的感受,以及对于人的情绪情感和周围环境物品的感受力,是一切人文艺术学科能够学好、能够产出优秀作品的基础。


经常有人说,文学艺术没什么标准,都是拍脑袋,一人一个口味。这话固然也有道理,但即便如此,这句话里仍然有永恒的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而每个人的“口味”本身,就和一些永恒的情感感受相连。


为什么每个人会看特定类型的文学艺术作品?当你看温暖的爱情片,内心中得到抚慰,是永恒的人性对爱的需求。当你看热血体育片,内心得到震撼,是永恒的人性对胜利的需求。当你看紧张的悬疑片,内心得到刺激,是永恒的人性对好奇心的需求。所有吸引人的作品,背后一定是人心深处的永恒情感。


而文学艺术作品的高低境界在哪里呢?高超的文学艺术手法,能进入每一种不同的情感深处,与人的内心共鸣,但是又能有足够抽离的高度和境界,让作品本身有超然的独立性,让每一个人都被理解,不会陷入过于浅显的单一视角。当我们看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总能看到双重的情感体验,既能看到个体苦苦求索的困惑,让我们代入共鸣;也能看到上帝视角的透彻悲悯,让我们有超脱的思索。


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


怎么才能让孩子学好人文艺术呢?


其实不是上更多应试培训班。很多人都知道,语文培训班是最难出成果的。同样的培训套路,同样的技巧和教法,一个班上的孩子还是千差万别,因此语文培训班也是很难标准化复制的。


前几日和一个学艺术的朋友聊起来,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孩子学美术,朋友的观点是,学技法不着急,太小的时候技法训练反而束缚,先无拘无束表达比较重要。我当时说:写作学习更不着急,成年以后再学都来得及,先做到自由表达,是一切写作的基础。


对文科的真正培养,是在生活中,让孩子对自我和他人内心的情感和视觉审美更敏感。人文艺术,本质上是对情感与想象的表达,如果不能对自我的情感和他人的情感很敏感,对万事万物的视觉效果很敏感,那是很难体会人文艺术表达的感人之处和高下之分,也很难有自我表达的动力。


想让孩子文科好,比起闷头做题,更重要的是在生活里去交谈、去分析、去感受情感。和孩子聊一聊她感受到的困扰和其他人的情绪,和孩子躺在草地上想象另一个世界,这些都有利于文科思维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思维,很多时候不是直线理性,而是靠想象力,靠直觉,靠强烈的共情能力推动。越是理解永恒人格的永恒困扰,越能深刻读懂文学艺术、创作文学艺术。大量感受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也对提升感受力大有裨益。


可以说,在内心中增强感受力,是文科的“视唱练耳”。


一个人需要先感受到内心的感受,再表达完善。头脑中有,笔下才能有。


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


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


分开说了这么多,那文理兼修到底如何去做?


实际上,文科和理科调用到不同的感觉能力,如果有意识培养,不同方向的底层能力都有可能得到提升。

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不影响一个人对他人的敏感,而良好的审美能力也不会破坏一个人的理性思维。


文理兼修其实并不难,只需要有时间空间,每个孩子的底层能力都得到建设。以往我们常看到思维能力的“偏科”,多半是因为没有经过有意识的引导。若没有人引导孩子观察,没有人和孩子讨论情绪感受,孩子这方面的思维就很少得到启发,长大的学习就会觉得陌生。在生活中多练习观察、归纳、假设、推理、实验、感受、讨论、表达,任何一个孩子的抽象推理能力和情感感受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说得非常到位。越是想让孩子在长久的发展中有十足的后劲,越是不能让孩子只学不思,早早陷入迷惘。让孩子在埋头学习之外,有充分自由的时间抬头看天思考,是头脑获得充分滋养的前提。自由推理、想象和感受,才是文科理科获得长久发展的基础。


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


最后的问题,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教育思想: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文理兼修?


如果仅从考学和谋生的角度,也许只精通擅长一门课就足够了。能够把一个学科搞懂,就能获得一门谋生的手艺,找到一个差使。绝大多数人可能在工作中也用不上化学分子式、物理公式和古诗词常识,为什么要让孩子学这么多东西?文理兼修要求太高了吧?


实际上,文理兼修的成绩,反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恰恰是文科和理科背后的思维,是一个完整的人度过一生所需要的心灵素养。


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对一个人在任何领域的工作都有莫大帮助。当你能把“从证据到逻辑”的思维谙熟于心,你在做任何判断的时候,都能敏捷高效。当你思考媒体传播,能有“波动模型”做支持;当你思考企业,能有“维度”和“完备集”的概念做支持;当你对各种各样的专家观点能用批判性思维去听;你就能快速提取出信息,找到规律,排除忽悠。


人文艺术的学习,让孩子能感受与想象,能理解人的心灵情感,更有丰富奇妙的创新。在戏剧《普罗米修斯》中,我们能体会到个体顽强的求索。在“阿波罗与达芙妮”的雕塑中,我们能看到最纯美的爱欲。在“纵有千般风情,更与何人说”中,我们体会到别离和遗憾。在“太史公曰: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中,我们看淡了生死与成败得失。最终,这些感受和想象,让我们能成为完整个体,找到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


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


通识教育的理想,就是透过知识学习,让人获得心灵成长。


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我们说的不是学几个名词,拿来应付考试或者谈资装逼。

科学、人文、艺术,是丰富完整的灵魂成长不可或缺的三个侧面。


从科学学习中,熟悉逻辑推理和理性思考;从人文学习中,理解深刻情感和社会关系;从艺术学习中,增强美的感知和自由想象。而所有这些加起来,是一颗丰盈完整的内心。


如果说科学、人文、艺术知识是树叶,那么背后的思维方式和心灵成长就是树干和树枝,只学万千树叶,最终飘落一地;学到树根树干,才有长久蓬勃的生命。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它们的区别不在于知识,而在于讲法和背后的培养理念。通识教育以自由心灵为培养目标。通识教育讲科学、人文、艺术,更多是希望引导孩子发展底层思维,让孩子获得逻辑、感受和想象的多方面心灵成长。


我们最终期望的,就是孩子能从知识中获得自我的启迪,即使不是天才,而只是各方面综合的普通人,也可以平静笃定地进入生活,说:我能想明白自己的生活,也能尊重他人的生活。


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


《童行学院:时空之旅》课程,是以科学、人文、艺术思想精神为指导的通识教育课程。


《时空之旅》课程,以人类文明发展史,贯穿四个科学单元、四个人文单元、四个艺术单元。每一堂课都会穿越到一重历史时空,遇见一位历史大师,由历史大师引导思考方法,让孩子感受科学探究精神、人文社会情境、艺术美学流派


对于父母难以启发孩子掌握的抽象和推理思考,《时空之旅》课程用精心设计的游戏,让孩子自己动手,用具象事物的操作,逐步理解抽象的数学物理模型,推理解决问题。对于日常生活中难以品评鉴赏的艺术作品,《时空之旅》课程也带孩子穿越到古今中外,对比大师艺术杰作,让孩子的感受力得到提升


《时空之旅》课程也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会逐步加入课后阅读、课后练习、课后开放式创作作业。经过一年的系统性学习,孩子的多角度底层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有效提升,对知识更好奇,对世界更有认知,对未来更有想象。


3月27-31日,《童行学院:时空之旅》进行“童行活动日”促销,再次降至最低价格:课程年卡399元,永久课卡768元。4月1日起恢复原价。


扫描下图二维码,下载App,免费体验6节课

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


扫描下图二维码,优惠价进行购买

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


郝景芳

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得主

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经济学博士

童行学院创始人,2018年世界青年领袖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当我们说科学人文艺术,我们在说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