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重醫免疫中心團隊獲得新冠病毒全人源單克隆抗體

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2日,記者從重慶醫科大學獲悉,該校免疫研究中心團隊成功搭建抗體快速篩選技術平臺,並獲得新型冠狀病毒全人源單克隆抗體,這為進一步篩選新冠病毒中和性抗體打下了基礎。

新冠病毒暴發流行以來,呈現全世界擴散蔓延趨勢。目前尚未特效藥物。因感染新冠肺炎的恢復期患者體內產生大量抗病毒能力的特異性抗體,可以控制病毒緩解病症,甚至達到治癒目的。因此,對於極度重症患者,使用恢復期患者血漿治療可以緩解病情,降低病死率。但是恢復期患者血漿來源有限,無法滿足防治需求。利用患者恢復期外周血記憶B細胞可以獲得中和性抗體,可用於預防醫護人員、患者接觸史者或老少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同時,中和性抗體藥物可以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重慶醫科大學免疫研究中心迅速啟動了由金艾順教授牽頭的新冠病毒抗體研發的應急項目。金艾順是該校基礎醫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系主任,長期致力於全人源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究。曾成功研發全人源單抗技術,併成功研製抗流感病毒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感染性疾病以及腫瘤特異性抗原的全人源單抗。

科技日報:重醫免疫中心團隊獲得新冠病毒全人源單克隆抗體

金艾順團隊在研究中。受訪者供圖

3月中旬,金艾順團隊在附屬永川醫院感染科以及附屬第三醫院檢驗科等大力支持下,收集處理新冠肺炎恢復期患者外周血樣本。基於以前的研究,團隊僅用10天時間,就快速成功地建立了在患者恢復期僅用少量的外周血分離淋巴細胞、 體外活化記憶B細胞分化漿細胞、分析和分選漿細胞並獲取抗體基因、以及抗體基因克隆與表達等一系列抗體快速篩選的研發技術,併成功獲得多個新冠病毒全人源單克隆抗體。這一突破為後續進一步篩選新冠病毒中和性抗體提供了關鍵核心技術平臺。

金艾順教授表示,他們將進一步篩選新冠病毒中和性抗體,為抗體藥的研發打下基礎。同時,本次快速抗體技術平臺的搭建,也為以後為新型感染性疾病等疫情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診斷和防治研發提供技術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