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斥「非轉基因大豆堅守者」王小語,專家認爲他的話多處嚴重失實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10月18日,黑龍江日報7版刊發文章:《非轉基因大豆的堅守者——訪原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但文中王小語之語,卻有多處嚴重失實。

駁斥“非轉基因大豆堅守者”王小語,專家認為他的話多處嚴重失實

在該專訪中,王小語說:“近年來,中國頂級科學、醫學、軍事醫學研究機構都已經給出了轉基因大豆不安全的結論,所以應該加以重視。”

對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楊曉光糾正:學界統一的認識是,國內外已批准上市的轉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這是定論。迄今為止,並沒有發現科學界公認的、可以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害的證據。

楊曉光從20年前開始做轉基因產品安全性研究,他沒有發現國內外轉基因產品和非轉基因產品二者在營養學安全性方面有明顯差異。數據顯示,轉基因食品從1996年在美國上市,迄今還未發現一例由轉基因食品引起的過敏或中毒現象。

在中國農業農村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本厚生省和歐洲食品安全局的網站上,均可以查到與此相同的權威描述。

“轉基因大豆是國際上大宗貿易商品,我國需求量穩定增長,去年達到了9550萬噸。早就是經過生產國和我國嚴格規範安全性評估,並安全進口口多年。監管部門的食用和環境評估與學術界的基礎研究結論當然完全一致。從而轉基因大豆成為美國,巴西,阿根廷的農業一個支柱產品,轉基因大豆產業和貿易總體是平衡和健康發展的。沒有一篇宣稱轉基因大豆有害的文章是成立的。”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生物學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姜韜說。

駁斥“非轉基因大豆堅守者”王小語,專家認為他的話多處嚴重失實

發展轉基因研究與應用是我國既定的國家發展戰略。《“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提出:“加強作物抗蟲、抗病、抗旱、抗寒基因技術研究,加大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發力度”。

在該專訪中王小語說:“黑龍江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根據《條例》,本省行政區域內依法禁止種植轉基因玉米、水稻、大豆等糧食作物,禁止非法生產、經營和為種植者提供轉基因糧食作物種子,禁止非法生產、加工、銷售、進境轉基因或者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用農產品。此舉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百姓食品安全中發揮了重要的歷史性作用。”

“這沒有法律依據。”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教授劉旭霞說,中國目前沒有禁止種植轉基因作物的法律,從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看,也不可能出臺禁止種植轉基因作物的法律,如果國家層面允許種植轉基因作物,作為省級的食品安全管理條例,在法律效力上也不能剝奪黑龍江省農民依法種植轉基因作物的權利。

“王小語的言論突破了行業道德與法律底線。”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林敏說,黑龍江日報這篇專訪把轉基因技術置於農業綠色發展和老百姓健康的對立面,王小語公然抹黑轉基因大豆的安全性,不僅有悖於中央發展轉基因技術的大政方針,而且有為拯救黑龍江傳統大豆產業而不惜誤導公眾之嫌。

“這篇專訪違背科學結論,再次表現出《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法理不成立,充滿了地方保護、保護落後色彩。”姜韜說,實際上,由於非轉基因大豆由於在除草方式上的天然劣勢,導致不得不使用更多種類的除草劑,會帶了更多種農藥殘留和環境殘留,無論是食用安全性還是環保上都是不如轉基因大豆。

林敏說,這種只考慮局部利益而不顧國家利益,逆現代科技潮流而動的地方保護主義立法,不僅無助於黑龍江傳統大豆產業發展所面臨問題的解決,相反還會極大削弱黑龍江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綠色農業市場競爭力,最終會事與願違。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