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馮太后如何克服危機,聯合其餘大臣實現太和改制?

引言:

縱觀歷史,中國古代不乏有許多女性政治家,例如竇太后,武則天

等人。在這其中,值得一說的便是北魏馮太后,馮太后她是北魏魏成帝的皇后,也是獻文帝的母親,孝文帝的祖母。鮮為人知的是,她還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北魏馮太后如何克服危機,聯合其餘大臣實現太和改制?

馮太后

誰又知道她實現這一切都是形勢所迫,在魏成帝還在世時,他們兩人琴瑟合鳴,相敬如賓。奈何魏成帝英年早逝,為了能夠穩定朝綱,柔弱的馮太后便只能憑藉自己的力量撐起北魏朝堂這根大梁。好在她也沒有使魏成帝失望,在她執掌朝政期間,她先是運用計謀誅殺了對皇室頗有威脅的權臣。後來又對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從而開創了太和改制。

在我看來,她最為突出的功績卻是培養了北魏孝文帝這位明君。在馮太后的輔導之下,孝文帝從小便接受漢族的教育,因此在他長大之後,便對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改革,從而促進了北魏的發展。


身世坎坷,後成為北魏皇后

根據歷史記載,這馮太后也是出生在北燕的皇室之中,她的祖父是南北十六朝時期北燕的皇帝。奈何在她出生的時候,北燕就已經滅亡了有六七年了,拓跋家族此時已經完成了統一中國北方的任務,正式建立了北魏。

正所謂君王本就多疑,更何況是馮氏家族這樣曾經出過皇帝的家族呢?北魏皇帝很快便採取了措施,將馮太后的父親與兄長都誅殺了。按照以前的慣例,由於年幼再加上是女孩,馮太后就被接入了宮中,成為了一名宮女。幸好在北魏皇宮中她的姑姑是北魏皇帝的妃子,還能照拂她。在姑姑的照顧之下,她很快便成為了新任帝王文成帝的貴人。在這不久,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馮太后得到了文成帝的厚愛,被封為北魏皇后。

北魏馮太后如何克服危機,聯合其餘大臣實現太和改制?

馮太后劇照

值得一說的是,成為皇后之後,馮太后常年陪伴在夫君身邊,對國家的發展頗有自己的見解,因此文成帝每次遇到什麼困難都喜歡詢問她。而這馮太后本來就是漢人,她便向文成帝介紹了漢族文化,而這文成帝也是一位曠世之君,敢於吸取其他民族發展的經驗,於是便開始重用漢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魏的社會矛盾。

無奈文成帝英年早逝,輔佐獻文帝登基

太安二年,還不到兩歲的拓跋弘被文成帝冊封為皇太子。而這北魏的傳統便是如果哪個妃嬪所生的皇子被封為儲君,那麼這個妃嬪就會被賜死以此來防止母憑子貴,外戚干政情況的出現。因此拓跋弘從小便被養在馮太后身邊,馮太后也對他視如己出,任勞任怨的教導他。

北魏馮太后如何克服危機,聯合其餘大臣實現太和改制?

拓跋弘

身為一介女子,馮太后深深地知道夫君文成帝每日為國奔波勞碌的艱苦,因此就將後宮治理的井井有條,不讓文成帝操心。每次文成帝從外出巡遊回來,馮太后都會用她的溫柔使皇帝忘卻一切煩惱,得到暫時的安寧。

可惜天公不作美,在她成為皇后不到十年,正值壯年的文成帝不幸英年早逝,才十二歲的太子拓跋弘被迫繼位成為了皇帝。

獻文帝成為皇帝之後,由於年紀尚小,對朝政大事不熟悉,當時北魏的權臣乙渾就產生了非分之想,想要謀朝篡位。一時之間,北魏朝堂危機四伏。

北魏馮太后如何克服危機,聯合其餘大臣實現太和改制?

馮太后

這馮太后確實是一位豁達之人,不僅能夠把其他女人所生的兒子當做親兒子一樣的教導,還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得到了文成帝的歡心,作為一個女人,她確實是成功的。

開始“太和改制”,悉心教導孝文帝

在獻文帝宣佈退位成為太上皇之後,這馮太后自然也被大家尊稱為太皇太后。再一次的,馮太后垂簾聽政,控制著北魏的朝政大權。這個時候的馮太后早已褪去小姑娘般的天真,無論是在政治經驗還是思想氣度方面,都顯得愈加成熟了。

北魏馮太后如何克服危機,聯合其餘大臣實現太和改制?

馮太后

在獻文帝去世之後,政局開始動盪,獻文帝在位時期所懲治的貪官汙吏也在其死後開始捲土重來。一時之間,北魏朝廷面臨嚴重的考驗。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馮太后開始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穩定自己的地位。

  • 在政治上,為了穩定官場,於是她便決定像漢人朝廷那樣實行俸祿制度。根據官員的官職來給予他們不同的金錢當做工資。為了能夠使這一制度得到更好的實施,他還派遣使者前往各地督查。這樣一來,極大地打擊了貪官汙吏的氣焰。
  • 在經濟上,馮太后在大臣們的建議之下頒佈了均田令,這也就是後來孝文帝改革實行均田制的前生。這個制度的實施使那些無地可耕的貧苦百姓從此有了生活的寄託,也極大地刺激了生產力的發展。除了對國家進行改革之外,她還擔任著培育孝文帝這一重大責任。

她進行改革的同時,她也將孝文帝帶在身邊,手把手地教導他,等到孝文帝成年之後,他便繼承了馮太后的改革事業,將太和改制推向了最巔峰。

北魏馮太后如何克服危機,聯合其餘大臣實現太和改制?

馮太后

不得不說,作為一名政治家而言,這馮太后是成功的。

她帶領北魏開創了一種新時代,一種學習漢人制度的時代。在當時,這鮮卑族本來就落後的生產方式早已不適應當時社會的發展,改革是勢在必行的,而這馮太后身為一屆女流之身,最後卻能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推動改革的進行,真是值得人敬佩。

為了使習慣放牧生活的鮮卑族人逐漸適應漢族的生活方式,馮太后還在國內大力推崇儒家思想,號召人民瞭解漢族制度,就這樣正式開始了鮮卑族的漢化過程。馮太后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北魏孝文帝進行改革清除障礙,奠定基礎。果不其然,在孝文帝成年之後,他便從祖母手中接過改革的棒子,進一步推行漢族制度,使北魏發展得越來越好。

《魏書·卷十三·列傳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