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如雪,柳如煙,最美人間四月天

花如雪,柳如煙,最美人間四月天

《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這是晏幾道寫給侍妾小蘋的一首詞,可以說是他的代表作,對偶工整,意境渾然,盛宴之後,人去樓空,那種盛大之後的空寂,猶如漫天煙花燦爛,轉眼間,便已成空。


他喜歡小蘋,多次入詞:小蘋若解愁春暮,一笑留春春也住。那是個美麗的少女吧,有著夢一樣的清新雲一樣的體態.他第一次見她,她穿了繡著心字圖案的羅衣,翩然而來,又翩然而去。


浣溪沙·水滿池塘花滿枝

——趙令疇


水滿池塘花滿枝。亂香深里語黃鸝。

東風輕軟弄簾幃,日正長時春夢短,

燕交飛處柳煙低。玉窗紅子鬥棋時。


趙令疇所留詩詞不多,卻很有特點,他的詩句幾乎一句一畫,動靜結合。沒有王維的清幽空曠,卻自有一番悽婉,更奇妙的是,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畫面連起來,讓人回味無窮,憂思渺渺。


水是清的花是紅的,鸝是黃的,柳是綠的,玉窗青青,黑紅棋子在其中,似乎,一個美人鑲嵌在畫一樣的景色裡。色彩分明,窗下滿池蓮花滿池水,花園深處黃鸝叫,東風吹起了門簾,夢醒,起來下棋,面前是燕子雙飛柳色如煙,每一句,都是淡淡一副寫意畫。《烏夜啼》也有這個特點,柳絮撲上簾櫳,礙月,低花,一開篇對賬華美,行雲流水般,很有些上官體的味道,上官儀獨創上官體,後來上官婉兒將此詩體發揚光大,上官體影響了後世的詩風,講究的,就是對賬華美,比如一首《王昭君》:玉關春色晚,金河路幾千。琴悲桂條上,笛怨柳花前。霧掩臨妝月,風驚入鬢蟬。緘書待還使,淚盡白雲天。


這首詩對賬完美,清麗哀婉,桂枝搖曳琴聲,柳花輕送笛怨,霧升月朦朧,風過蟬心驚。很有些王維的詩畫一體之感。


花如雪,柳如煙,最美人間四月天


長相思

——林逋


吳山青,越山青。

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

羅帶同心結未成,

江頭潮已平。


濃郁的民歌風味,一唱三嘆,訴說著似水柔情。開頭疊加兩個青字,猶如徐徐展開的畫卷,六個字,描繪出江南獨特的風情景物,山是青的,隱隱約約間,依然風情萬種。江南就是青的,而不是北方那種由淺淡過渡到濃濃的綠。


吳、越,都是指春秋戰國時候的國名。大體是江浙一帶,正是山水盛景的好去處。景色美,愉悅眼目,愉悅身心,卻也憑白的,感受著人間的離愁別緒。想來,這青山綠水經歷了多少年的歲月,早已經對船頭岸邊的眼淚見慣不怪了,所以,在青山面前,任何的別離都不值一提,可是具體到這正在分別的一對情侶,那悲傷就無形的被放大了,漫天席捲而來,鋪天蓋地。


人生有恨,卻無落處,這才是最無奈吧。誰知離別情?青山綠水中,每日都上演著離別,也算是閱盡別愁離恨,可是,青山啊青山,你見的再多,亦是不懂我此時情愁啊!


清平樂 • 春晚

——王安國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

滿地殘紅宮錦汙,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有的人寫春景,燕子翩翩,桃花冉冉,卻讓人看到情,有的人寫情,卻只是一段或綺麗或清幽的風景。王安國在寫晚春風光,鶯兒亂啼,落花委地,一段殘春風景,展現在眼前的,分明是一段情,留不住,捨不得。


小憐泛指歌女。是應該有這樣一位歌女的,懷抱琵琶,姿容清幽。王安國很喜歡她,再三挽留,可是歌女並沒有留下的意思,她沒有飛上枝頭做鳳凰的打算,只想奔赴大自然感受生命的潔淨和美好。


讀古詩,最能感受到這樣一番人生無奈,當那一份波瀾壯闊慢慢平復,本以為人生可以重新張開懷抱,卻再也回不到當初,只好任餘生寂寞,一個人慢慢體會細水長流的感傷無奈。就像一盞茶,喝著喝著,也就淡了,也好像舊上海閣樓上咿咿呀呀的胡琴聲,歲月在琴絃上散了,恩仇也在琴絃上淡了,只有這嘶啞的調子,還在訴說著一路蒼茫和迷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