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收官瀘州戰報丨“馬背桶”“退役”記

“這輩子,再也不用木背桶(又叫馬背桶)背水了!”日前,古藺縣馬蹄鎮65歲的苗族老人陶正會,將老伴馬明科做木背桶用的鋸子、鑿子等近20件工具,裝進一口大箱子鎖起來。看著清水嘩嘩地流進自家水缸裡,她和老伴不約而同地笑了。

背水:她整整背了40多年

“好個羊嘶巖,前面是深溝,後面是高巖,吃水要靠背,賣豬要靠抬……”馬明科隨口說出的一段“順口溜”,正是馬蹄鎮馬嶺村(小地名叫羊嘶巖)昔日的真實寫照。

馬蹄鎮地處紅軍“四渡赤水”紅色革命老區古藺縣,是典型的“三邊”(邊遠、邊角、邊界)鄉鎮,與貴州省隔河相望。

場鎮四面環山,穿越山腳千畝甜橙基地往西南方向,再沿著盤山公路而上,大約經過40分鐘車程就到達馬明科家。

這裡海拔1100多米,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頭多泥土少,不通公路,歷來都是“出村靠走,通訊靠吼,喝水靠天”。

按照當地人說法,“巖”字寓意著貧窮落後,而羊嘶巖便是古藺縣“四大巖”之一。

脱贫收官泸州战报丨“马背桶”“退役”记

站在羊嘶巖上俯視下去,下面就是馬蹄河

水在巖下流,人在巖上愁。站在羊嘶巖俯望下去,一條小河穿街而過,百畝甜橙基地綠意流淌。而羊嘶巖上,除了貧窮,缺水是他們最為揪心的事。

“下一坡又上一坡,挑一擔水來回十里路全程不少於3個小時。”陶正會和羊嘶巖上的所有人一樣,15歲便開始背水,因為路途較遠,天不亮就得去找水、排隊守水,她整整背了40多年,“背得哭,也背怕了,腰桿都背出了老傷病。”

因為缺水,羊嘶巖上的人總是將洗菜的水洗臉,洗臉的水洗腳,洗腳後的水再餵豬、澆灌莊稼,循環利用從不輕易浪費。

“只要天晴,馬蹄河就是一條五彩河。”馬明科回憶,以前,為了節省勞力,羊嘶巖上的人都用大籃子將髒衣服收集起來背到馬蹄河去洗,當時,500多米長的河段上人頭攢動,兩岸河灘的石頭上、灌木叢中全部鋪滿了紅紅綠綠的衣服,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

退役:結束千百年缺水歷史

木背桶,不足一人高,桶口圓大,桶底略小,繫有雙肩揹帶,是川南缺水地區農家自制的、適合在崎嶇山路上背水的工具,可裝水100多斤。馬氏家族有三人從小就學做背桶,馬明科便是其中一名。幾十年來,他們先後共做了300多個背桶,賣給村裡人背水,大家習慣了都叫“馬背桶”。

“當王書記給我送來水管,我就知道自己要下崗了。”回憶起幫扶責任人王昊幫扶自己的點點滴滴,馬明科笑著說。

迎著脫貧攻堅的“春風”,近年來,道路建設、飲水工程、經濟產業等各類扶貧項目和產業在羊嘶巖實施,群眾主動參與其中,自發捐款捐物,還煮好吃的給施工隊送去。

2017年,羊嘶巖上每家每戶修建了愛心水窖,山上還建起了提灌站,通了自來水,終於結束了千百年來缺水的歷史,“馬背桶”也因此而“退役”了。

脱贫收官泸州战报丨“马背桶”“退役”记

馬明科老兩口高興用自來水洗菜

脫貧:大山裡升起希望曙光

陽春三月,羊嘶巖上萬物復甦,馬明科老兩口栽種的6畝鳳凰李和核桃,恰逢花期散發著陣陣馨香;院壩下面,數十隻成年烏雞活躍林間,爭先恐後地啄蟲覓食。馬明科實現了“種植+養殖”同步增收致富,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還被評為“脫貧攻堅先進戶”。

聽說羊嘶巖變了,水通了、路好了,外出打工的小夥子陶忠遠回到家鄉,用自己打工期間學到的本領,在羊嘶巖上開了鋁合金門市搞裝修,一個月輕鬆賺七八千元。

經過幾年的扶貧,如今,似帶的水泥路盤繞山間,扶貧產業落戶在大山之巔……曾經貧窮、偏遠、落後的羊嘶巖,正悄悄地“變臉”。

羊嘶巖的變身,僅僅是我市各級各部門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去年年底,我市兩個國定貧困縣古藺縣、敘永縣成功摘掉了貧困縣帽子,被省委、省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先進縣”,我市也多次被評為“脫貧攻堅先進市”。

截至目前,我市三個貧困縣全部摘帽,324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人口脫貧39.6萬,貧困發生率降至0.09%。

劉傳福 瀘州日報記者 杜玉青

微信號:“瀘州日報”、“lzrbwx”

微博:@瀘州日報

新聞熱線3101142 服務熱線 31008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