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的“大招”重出江湖,节后市场会买账吗?


08年的“大招”重出江湖,节后市场会买账吗?

今日大盘低开后维持窄幅震荡,创业板指则一度翻红上冲,临近午盘收市的40多分钟里,央行的有关领导噼里啪啦说了一通后,指数掉头向下,再叠加外盘期指走弱、深股通资金加速净流出等因素,最终沪指收跌0.6%,报于2763.99点;创业板指跌0.54%,报于1906.67点。

那么,央行的领导们究竟说了啥呢?鉴于他们的话比较多又比较绕,笔者直接翻译下:水我还是会放的,但通胀啊下不来,动基准利率的事儿啊你们就别想了。“钱荒”是不会出现的,我会出别的招儿。

听明白的大A一见本月呼声甚高的下调存款基准利率没戏了,也就索性又跌给央妈看了。其实,从上周坊间传出要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的声音后,笔者始终持怀疑态度,个人一直倾向于降准降LPR的利率都是可信的,但CPI吊着去降存款基准利率,那还是比较难的,万一恶性通胀起来,这锅不是背一天两天的事儿。因此,即便在昨日的观点中,笔者也坚持“4月降息降准难超预期”的基本判断。

果然,收盘后,央行宣布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1%,将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应该说,这个降准并未超预期,

毕竟1月6日的是全面降准释放资金8000余亿元,3月16日的定向降准释放了5500亿元,看出来了吧,递减,还分两次放,还是很谨慎的态度。

但是,央妈毕竟不是那么容易被你猜透的,在定向降准的同时,还宣布了一个许多普通投资者可能比较陌生的东西: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下调幅度达0.37个百分点,砍了一半。

这个就有点意思了。

先简单科普下,所谓超额准备金,是指银行们除了法定准备金外,放在央行手上吃利息的钱,随银行自身支配去留。在这里得纠正下一个不严谨的说法,超额准备金利率,就是央妈为银行们存放的这笔钱开出的利率,也是这次被下调的利率,不能说成超额准备金率(即银行这笔钱占全部存款的比例)。

为什么说这个东西有点意思呢?聊四个点的个人看法。

第一,这是12年来首次调整超额准备金利率(下称“超准利率”)。上一次是什么时候调的呢?是2008年11月26日盘后宣布的(为了严谨,我还真去翻出了央行公告原文),从0.99%下调0.27个百分点至0.72%(下调幅度还没今天的大),

这也是08年金融危机期间,央行最后一道货币宽松政策,A股在此后仍经历了一段震荡,才开启了09年的小牛市。

第二,影响的资金规模有多大?根据央行发布于2月底的《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各大金融机构去年末的超额准备金率为2.4%,简单算下,即相当于4.6万亿的规模,这个数目可不小,随便挤点出来都堪比一次定向降准。

第三,为什么要动超准利率?其实,当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极度充裕,但银行惜贷心态较严重,宁可放在央妈那里赚个0.72%的最低收益,也不愿意拿出来办事儿。显然,央行此举是为了倒逼银行放贷。

第四,对市场有什么影响?利好肯定是利好,毕竟12年没动过的“大招”搬出来了,还是比较超预期的。从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路径来看,个人认为没有意外的话,4月中旬MLF会进一步下调利率,引导4月20日LPR利率下行,进而完成这一轮的货币政策的组合拳。

这样一来,5月至少在货币政策上可能处于真空期,显然,在CPI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央行超前放水的意愿应该不高,很可能今年的货币政策补位方式就是“挤牙膏”,更多的得指望财政政策发力了,譬如精准扶持、消费刺激及产业政策等。这就意味着市场可能已不会出现狂欢式上涨,但底部会有一定支撑。

因此(终于说到结论了),倘若外盘无新变化,节后A股短期的反弹格局应该会得以延续,参照2008年11月27日高开低走再探底的走势,叠加市场慢慢接受逐步推出的政策利好与经济悲观情绪的交织,或仍有二次探底(依然认为不会再穿新低),再逐步企稳回升。当前重点观察大盘量能能否释放及北向资金是否恢复持续净流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