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境,还需以市场化手段为中小企业“突围”

全球疫情之下,多数国家处于两难境地:如果像美国最初轻视疫情的态度,股市就会一直不安,触发大跌,甚至熔断;如果像意大利一样封城,经济发展又会停顿,情形同样非常困难。因此,不同国家的疫情应对之策虽有差异,但都面临困境。

原文 :《以市场化手段为民企融资纾困》

作者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姚洋

图片 |网络

全球宏观经济正面临压力

由于疫情全面扩散,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疫情为全球大流行级别。与此同时,受原油价格闪崩影响,美国股市连续熔断,国际形势变得非常复杂。

观点 | 面对困境,还需以市场化手段为中小企业“突围”

美国股市的连续闪崩还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毕竟美国的股市和实体经济联系比较紧密。有两种渠道会将股市波动传导到实体经济:第一是股价下降影响大家对未来的预期,投资和消费下降;第二是间接渠道,从金融部门自身开始产生连锁反应,像2008年金融危机一样,股价下降导致以股价为基础定价的产品受到负面影响,引发次贷危机等次生灾难,那些给次贷做担保的公司和有资产关联的企业都会因此陷入困境。

全球形势的发展对中国宏观经济会带来新的影响,好与坏的方面都有。出口方面,全球消费下降导致中国出口下降。如果全球疫情要到6月份才能逐步结束,中国2020全年出口恐怕会是负增长。根据统计,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是10%左右。如果出口下降10%,GDP增长率就要下降1%。

观点 | 面对困境,还需以市场化手段为中小企业“突围”

当然,好的方面是原油价格下降对中国有利,因为中国是一个原油消费国,而不是出口国。原油价格闪崩,美国的反应很激烈,中国反而可能省好几百亿美元的原油进口资金。资金方面依然处于流出状态。如果美国股市继续下行,中国股市也会跟着波动,甚至滑坡,但如果美国股市下跌极其严重,国际资金可能会流入中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就会升值,中国出口贸易也会因此面临压力。

宏观政策要进一步为民企纾困

当下,新一轮投资热又要开始,据高禾投资统计,截至3月2日,有11个省份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金额接近30万亿元。在货币政策上,央行快速响应大家对宽松政策的预期,又开始增发货币,股市上“国家队”又出手。这个办法可以作为一种救济手段,但解决民企的融资难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观点 | 面对困境,还需以市场化手段为中小企业“突围”

民企融资难有几方面原因:

第一,中小民企自身经营风险高,平均寿命本来就只有3-5年,还有违规风险,包括骗子企业、掏空行为、资金挪用等。因此,一方面,要从外部改善民企的经营环境;另一方面,民企也要从内部加强管理和风控,不主动钻空子。

第二,大银行给中小型民企放贷的成本相对高,因为无论贷款数额大小,大银行的审批流程、行政成本相差无几,银行肯定更愿意给大企业放巨贷,而不是给小企业放微贷,这是银行基本的理性。

也有人认为,大银行对中小型企业贷款可以提高利率,从而多赚钱,弥补大银行的成本高、动力不足问题,但提高利率之后又面临逆向选择问题,一些风险低的中小型民企没有那么高的盈利能力,最终会因为还贷能力不足而不去贷款。同时,银行对业务员实行贷款终身负责制也阻碍大银行给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中小银行作为给民企提供融资的主力,也有自身局限。中小银行得不到大客户,所以只好找一些小客户或大银行摒弃的高风险客户和业务,然而,它们的自有资金规模很小,主要靠银行间的拆借获得资金,因此抗风险能力低。

观点 | 面对困境,还需以市场化手段为中小企业“突围”

这里要强调一个常识:融资难和融资贵是两个问题,不可能同时解决,要想解决融资难,就要容忍融资贵一点。银行不仅要考虑成本问题,还要考虑储户风险偏好,银行投的项目一定是风险较低的项目。所有国家的银行都是这样,我们不能期望银行去投高风险项目。市场化的金融机构则不同,它们具有向民企发放融资的信息优势,也有风险匹配的能力。

重视资管新规后金融体系的重建问题

2019年以来,资管新规有所调整,监管部门采取延长缓冲期的方式,这是一个好的变化。但是,我们仍然面临资管新规后金融市场的重建问题。对此,监管部门还需要做四个方面的事情:

观点 | 面对困境,还需以市场化手段为中小企业“突围”

第一,从外部改变对银行的行政管理要求,逐渐取消对银行的业务巡视。当然,政治巡视有必要,必须严防金融腐败,避免一些业务巡视给银行增加额外的紧箍咒。同时,还要从银行内部取消贷款终身负责制。

观点 | 面对困境,还需以市场化手段为中小企业“突围”

第二,整治城商行,重建市场信心。城商行数量大,良莠不齐,对确实存在掏空行为的,要严厉追究掏空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而且公开处理。尤其是对彻底烂掉的城商行,坚决走破产程序,这样才能重建市场对城商行的信任,让健康守信的城商行能在市场上重获资金和信任。

观点 | 面对困境,还需以市场化手段为中小企业“突围”

第三,在银行继续主导金融的前提下,给影子银行一些机会,因为影子银行可以将资金从银行导入市场,尤其是实体经济。没有影子银行,大银行的钱很难流通到中小企业,血脉不畅通,尤其是毛细血管不能堵。

观点 | 面对困境,还需以市场化手段为中小企业“突围”

第四,要容忍一些高风险偏好的金融机构或者业务存在,比如小贷公司、助贷、互联网金融等。

面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的监管部门都在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趁着这一轮比较宽松的环境,金融市场的重建也应该纳入监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当前最紧要的,一是以明确的信号,加速推动复工;二是保护和加强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手段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决策空间和动力。希望我们能早日从根本上减轻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争取2020年的GDP增长率还能在5%以上。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00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观点 | “民企28条”,解决融资难还要靠市场建设

观点 |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谁能给钱?

观点 | 面对困境,还需以市场化手段为中小企业“突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