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患者當家人 建微信群“治心”

把患者當家人 建微信群“治心”

同事們為前線英雄戴上“小皇冠”。

在湖北疫情最緊急的時候,廣東醫療隊千里馳援,白衣執甲、逆行出征,用生命守護生命。自3月20日返穗,經過14天的隔離休整,昨天,援鄂白衣天使迎來真正的“回家日”。

14時,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在廣州市第二工人療養院舉行第65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援鄂白衣天使回家專場),把話筒遞給第一批援鄂歸來的廣州市醫務人員代表,聆聽他們分享的援鄂故事。

會場外,是醫療隊員的同事們,除了鮮花、擁抱和祝福,他們還帶來“小皇冠”,送上對前線巾幗戰士們的敬意。“回家嘍!”天公作美,在廣州援鄂醫療隊員踏上回家路之際,本來瓢潑的大雨停了,讓人們能盡情合照,光榮地踏上回家路。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

小龍蝦養殖戶要寄來“荊州味道”

市紅十字會醫院副院長李愛國是廣東省第15批援鄂醫療隊隊長。在荊州市中心醫院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中心奮戰,他這樣形容一個多月以來的心境轉變:“從2月14日抵達荊州的風雪交加,到3月20日啟程返回廣州的春暖花開。”

抗疫期間,令人感動的事很多,但是最讓李愛國動容的是在抗疫一線那一幕幕醫患情深。

一名女患者治癒出院,為表達謝意,堅持在出院前為醫護人員唱首歌。“從發病時說話都氣喘吁吁,到能引吭高歌,病人痊癒了。聽到歌聲,我們都很高興,我也莫名地有些感動,也許好聽的歌聲就是對我們在隔離病區奮戰的最大的褒獎吧。”

另一名50多歲的患者是小龍蝦養殖戶,非要隊員們留下地址,說等到小龍蝦豐收的時候,一定會寄上自己親手養殖的小龍蝦,讓醫護們嚐嚐“荊州味道”。“患者們樸素而真切的情感流露,讓我們感到為家人而戰的責無旁貸。”李愛國說。

李愛國表示,103名醫療隊隊員為荊州市中心醫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帶去了溫暖。“你們會不會很快就回廣東了?”很多病人經常擔憂地問他們,“您病不好,我們不撤”是他們對病人的承諾。

“一個患者在廣東打過工,會說幾句粵語,一句句‘猴賽雷’‘好嘢’的點贊,讓隔著厚厚防護服的荊粵醫患的心也越來越近。”李愛國說,荊粵同心印在一樁樁小事、一次次醫患接觸中。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醫生高渝峰是廣東省第十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廣州醫療隊隊長。2月9日抵達武漢進駐武漢最大的方艙醫院——東西湖方艙醫院。

“回到廣州後,我時常回憶著這段難忘的歲月,每每都會想起患者寫給我們隊員的感謝信。” 高渝峰展示了一封封患者寫給醫護人員的感謝信。信上寫道“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疫情面前,我不幸成為新冠肺炎感染者,但我又何其有幸,遇到了你們這群可敬可愛的逆行者”……“這些感人至深的話語背後都有著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高渝峰表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帶給患者的不僅是生理上的病痛,還有心理上莫大的壓力。

在方艙醫院進行救治工作,羅炬輝和陳子謂醫生本著“治病也治心”的原則,首創了與患者建立微信群的方式,將管理的420多個病人,由分管醫生分別建立微信群,提前通知患者第二天所需要做的檢查、注意事項,並且24小時隨時解答患者醫療、生活等方面的問題,堅持把患者當家人對待,治療與關懷並重。

“這利於及時掌握病患想法並與之溝通,加大患者治療配合度,有效減輕患者焦慮、煩躁的情緒,極大提高了團隊工作效率和明顯增強了治療效果。”高渝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