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栽樹木成活期的養護管理技術,建議收藏哦

一、及時扶正並設立支架:新植樹木栽後容易發生歪斜,應立即扶正。首先應檢查根頸入土的深度,如果栽植較深,應在樹木倒向的一側,根盤以外挖溝至根頸下方,用鍬或木板伸到根團以下向上撬起,向根底塞土壓實,扶正即可。大樹扶正培土以後再設立支架。正三角樁最利於樹體穩定,支撐點以樹體高2/3處左右為好,並加墊保護層,以防傷皮。

新栽樹木成活期的養護管理技術,建議收藏哦

二、澆水與排水:充分、合理、及時的水分供應是新栽樹木成活的關鍵。對新栽植的樹木,栽後必須及時澆足水,確保土壤充分吸水並與根系緊密結合。灌水量及灌水次數可依據樹木的生長情況及土壤、氣候條件決定,做到適時適量。新植樹木栽後必須保證連續灌三次透水,以後根據土壤和氣候條件適時補水;晚秋樹木進入休眠期到土地封凍前,要灌足一次凍水;乾旱季節應增加灌水次數。灌水堰的大小應保證可蓄存足夠的水量,一般應在略大於種植穴直徑的周圍,築成高10-15cm的灌水土堰,開堰深度以不傷根為限。土堰要拍打牢固、密實不漏水,堰底面要平。灌水量要充足、均勻。要防止急注衝根,做到地面無逕流。對土堰較小的要反覆灌,直到灌透,確保質量。每灌一遍透水,都要檢查樹木是否有倒、歪現象,及時扶正支牢,並用細土將土堰內縫隙填嚴。水滲盡後要及時封堰。地勢低窪處,雨季期間要做好防澇工作,平時也要防止積水。

新栽樹木成活期的養護管理技術,建議收藏哦

三、樹體噴水:栽植常綠樹或反季節栽植時,樹體地上部分(特別是葉面)因蒸騰作用而易失水,必須及時噴水保溼。噴水要求細而均勻,噴及地上各個部位和周圍空間,為樹體提供溼潤的小氣候環境。噴水的時間為上午10點以前,下午4點以後,可用皮管噴灑或用噴槍,直接將水噴到樹冠上。噴水時可以結合蒸騰抑制劑進行均勻噴霧。

四、遮蔭、樹幹包紮:大樹移植如是在高溫乾燥季節,要搭制蔭棚遮蔭;在成行、成片種植,密度較大的區域,宜搭制大棚,孤植樹可按株搭制。要求全冠遮蔭,蔭棚上方及四周與樹冠保持0.5米左右距離,使棚內有一定的空氣流動空間,防止樹冠日灼危害。遮蔭度在70%左右,樹體接受一定的散射光進行光合作用。以後視樹木生長情況和天氣變化,去掉遮蔭物。樹幹包紮可有效減少樹幹損失水分,用草繩等材料對樹幹進行包紮,獨立樹幹或分枝少的全包,對分枝多或留有樹冠的只包扎幹基、分枝點即可。

新栽樹木成活期的養護管理技術,建議收藏哦

五、補充修剪:樹木在移植前雖然進行了修剪,但經過挖掘、裝卸和運輸等操作,常常受到損傷或因為其他原因使部分芽不能正常萌發,通過採用澆水、噴霧、葉面施肥等養護措施仍不能緩解這種現象,此時可進行復修剪。在不影響樹形的情況下,再剪去一部分枝葉,甚至可以去頂或截幹,以減少蒸騰量,緩解根部暫時吸收的水分不夠消耗的現象,促其成活。因留芽位置不準或剪口芽太弱,造成枯樁或發芽太弱的現象,此時應剪去枯樁與弱枝,而以強壯的新枝做延長枝。

六、中耕除草:土壤板結,透氣不良會影響樹木生長,應及時鬆土,促進土壤與大氣的氣體交換,以促發新根。新栽樹木成活期間,鬆土不能太深,以免傷及新根。樹木基部長出雜草或其它植物時,會與樹木爭奪土壤中的水、肥、氣、熱、光,藤本植物還會纏繞樹身,應及時除去,除草還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除下來的雜草要覆蓋在樹盤上,可防止土壤水分蒸發。

七、澆生長刺激素:樹木栽完後,發現地下根系恢復得很慢,不能及時吸收足夠的水分與養分供給地上部分生長的需要,此時可適當澆灌生長刺激素溶液,如2,4-D、萘乙酸、吲哚丁酸等,目前應用最多的是坪安通用速生根,可兌水稀釋後直接灌根。

八、適時、適度施肥:樹木栽後不久,如發現新葉停止生長,甚至個別的發生枝葉萎蔫,可進行葉面噴肥,通常噴尿素,也可噴灑配製的植物營養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重複4-5次。如果栽植時沒有施肥,栽完待根系恢復後,可以適當的補肥,最好是稀釋的有機肥,也可用少量的化肥,但肥料溶液不能太濃,施入量也不能太多以免傷及新根,施肥可與澆水配合進行。

九、病蟲害防治:堅持以防為主,根據樹種特性和病蟲害發生、發展規律,及時做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對可能發生的病蟲害做好預防,已經發生的病蟲害要對症下藥,及時防治,防止蔓延成災。

十、成活的調查與補植:對新栽樹木進行成活與生長情況的調查,一是為了及時補栽,不影響綠化效果,二是為了分析生長不良與死亡的原因,總結經驗與教訓,以指導今後的實踐工作。

補植季節的選擇:落葉樹在春季土壤解凍以後,發芽以前補植或在秋季落葉以後土壤解凍以前補植。而針葉樹、常綠闊葉樹種則在春季土壤解凍以後、發芽以前補植,或在秋季新梢停止生長後、降霜以前補植。補植的樹木應選用原來樹種,規格也相近似。若改變樹種或規格,則須與原來的景觀相協調,行道樹補植必須與同路段樹種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對補種苗木質量與養護管理水平都應該高於原有樹木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