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寫給素未謀面的烈士父親

■金鷹報·新湖南社區頻道見習記者 毛玉婷

■口述者 清水塘社區居民 尹巧雲

父親大人膝下:

敬稟者,東風解凍,麗日舒和。又是一年清明至,我望著牆上掛著的那張革命烈士證明書,生出幾分惆悵。已是暮年,我這七十九載匆匆人生裡,無數次想與您對話,卻無處訴說。近來憶起許多事,趁此提筆寫下一二,將思念藏進這封寄不出去的信裡。

古稀之年,寫給素未謀面的烈士父親

尹巧雲寫給父親的信。

我們素未謀面。家中珍藏的那張數十年嶄新依舊的烈士證書上記載著您的信息:尹滌塵,男,出生於1908年,湖北鄂州人,1935年參加革命,1941年在抗日戰爭中英勇就義。我控制不住對您的好奇,但母親不願過多提起您,我不想揭她傷疤,只能從旁人的隻言片語及母親偶爾幾句描述中努力拼湊您的模樣。

古稀之年,寫給素未謀面的烈士父親

尹巧雲父親的烈士證書。

聽聞您本是教書先生,母親故友說您高高瘦瘦,為人謙遜。母親沒上過學,識字和算盤都是您手把手教的,應該也是個耐心的丈夫。1935年,戰火愈演愈烈,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您選擇投身革命。您在武漢日報戰地文化服務總隊任總務課長,負責戰地宣傳工作。母親一路跟隨您從湖北到湖南。1941年5月20日,年僅33歲的您與七位戰友逝於敵人槍口下。戰亂年代,母親終究是沒能見您最後一面。為了防止敵軍突襲,指揮部讓烈士家屬先行撤退,母親帶著七個月身孕一路逃到益陽南縣。

兩個月後我出生了,我是您唯一的孩子,母親一人承擔起養我的重任。她向來忙碌,我印象中她做過很多工作:捲菸,幫人洗衣服,做保姆,剝蓮子。她很少抱怨生活的苦,放學後我通常會趕緊做完作業去幫她。為了省錢,無數個夜晚我和母親就著月光幹活兒。我看不清她臉上的表情,不知道她是否在思念您。

忘了告訴您,1945年,抗日戰爭最終取得勝利,您若能親眼目睹一定很高興。1949年10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中國成立了,老百姓的安穩日子也迎來了。家中一直清貧,我直到9歲才上小學。母親艱難地供我上學,初三那年,她希望我初中畢業後就去打工。我理解她的不容易,但我想爭一口氣,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1959年,我順利考入了湖南公路學院(後湖南交通學院)。母親並未表現出高興,因為家裡已經拿不出學費了。那一刻我很委屈,也是第一次如此地希望您能在身邊。左鄰右舍和鎮政府給我湊了些錢,我揣著30元錢獨自到長沙上學。新中國成立後,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我們學校不用付伙食費,給我減輕了不少壓力。因為停課耽誤了時間,我在1965年才順利畢業進入湖南省公路局,成為了一名工程師。

進入公路局後,正是祖國發展建設的時期,我參與過不少公路、橋樑的設計。1967年,我結婚了。也許是冥冥中註定,丈夫是一位轉業軍人,高高瘦瘦,戴著一副眼鏡。往後無數次遭遇不公時我都會想您,但都抵不過結婚時對您的思念,多希望您能牽起我的手堅定而不捨地把我交給我的丈夫。

我育有一兒一女,如果您在世,外孫子、外孫女會圍著您要糖吃。1978年,新中國迎來改革開放,日子越來越好,如果您也能在和平年代吃頓大餐、睡個安穩覺就好了。1981年,我回到您犧牲的地方,常德德山去看了看。那裡早已被夷為平地,半分看不出當年的痕跡。除了那張後來頒發的烈士證書,我沒有任何一件與您有關的物件。母親說,當年懷著孕逃命,哪裡想過帶東西走。1994年母親去世,生前她要求將骨灰撒入湘江。我極少主動問她關於您的事,怕看見她抹眼淚。所以我也沒有問過她如此傳統的一個人為何會作此打算,我猜是因為不知道您在何處,想跟著奔流不息的江水去尋找您。

母親唯一哼過您教給她的歌,是《救亡進行曲》。我在網上找了很久,下載到電腦上反覆聽,反覆唱,這是為數不多有關您的記憶。今年我就79歲了,我成了所有人的大家長,卻還是渴望能當一次您的小女孩。我從來沒有見過您,您卻一直是我心中的大英雄。清明將至,但願春風能將我的十分思念,帶三分給您。

女兒:尹巧雲

2020年4月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