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神话还是笑话?

小蓝杯的瑞幸咖啡,曾是一家神奇的公司。

2017年10月,瑞幸咖啡开业了第一家门店;

2019年5月17日,成立仅20个月的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市值达42.5亿美元,线下咖啡门店数量近3000家。

由此,瑞幸咖啡创造了从成立到上市仅用了20个月的神话。

此外,瑞幸咖啡上市前的股权架构也非常“完美”:董事长+CEO的持股比例超过50%,既从股权层面稳稳地掌握着控制权,又将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

瑞幸咖啡,神话还是笑话?


我们知道,国内绝大多数互联网等新经济企业巨头,包括阿里、腾讯、京东等,上市后,创始人所占股份比例不高,投资机构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有效地打破这一现象的,是小米的雷军。雷军在小米IPO前持有公司31.41%的股份,成为小米上市最大的受益者。

瑞幸咖啡,神话还是笑话?


我把小米的成功归结为(股权架构)设计的成功,但小米从创立到上市用了8年时间;而瑞幸仅用了不到2年,尽管瑞幸的规模与小米不在同一量级上,但它同样是设计的“成功”。

我在撰写《股权最重要的事》、选择股权架构设计部分的典型正向案例时,曾很纠结该选小米还是选瑞幸?后来还是选择了小米。我为什么放弃了瑞幸?主要还是忌惮瑞幸背后的“故事”。了解瑞幸和陆正耀的人都清楚,陆是神州租车的实控人,钱是他的部下,管理着神州优车,而神州租车和优车之间的关联关系(车辆租、售合作),成为港股神州租车多年以来饱受诟病的主因,很多机构抨击神州租车利用优车“调剂”财务数据。

稳妥起见,我选择了雷布司的小米。

今天,瑞幸首席运营官承认22亿元营收造假!

朋友圈里的经济学家管清友第一时间评论道:“上市公司,可以差、不能假。”

我认为这个评论很到位。等待瑞幸的,很可能是一系列的官司,包括美国股东发起的经济赔偿以及高管潜在的牢狱之灾,就看美国人是否动真格的了。神话与笑话之间,仅有10个多月的时间。20个月VS10个月,从神坛到地狱。

平凡的我们,不做神话,更不做笑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