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這個入學分水嶺,8月生寶寶要“早”入學,7點準備好也不怕

我自己原本預產期是8月底,但是因為雙胞胎,醫生考慮我身體狀況,36+6周提前剖腹產,雙胞胎也就是8月初出生的。

當時懷孕時,我蠻慶幸預產期是8月底的,知道雙胞胎推遲生產的不多,孩子也就穩穩的不用“推遲一年”入學了。

帶孩子在小區玩耍,碰到的同齡孩子的家長,除了好奇我家是雙胞胎外,說最多的一句就是:“8月出生的好呀,正好可以一批入學啦!”

可事實呢?我卻會遇到很多問題,尤其孩子會走路以後,對比應該是同年級大幾個月到11個月不等的孩子,我家雙胞胎真的太“嫩”了。

9月1日這個入學分水嶺,8月生寶寶要“早”入學,7點準備好也不怕

1

8月生寶寶,要不要推後上幼兒園?

“8月生寶寶,要不要推後一年上幼兒園”,這個話題是我所在孩子同月齡寶媽群,近一陣子討論最多的一個話題。因為孩子都是2歲多,正常下半年該入園了。整理起來,無非幾點問題:

家長一:孩子剛3歲就上幼兒園,會不會容易生病呀?

家長二:推拿的診所說,好多小朋友上幼兒園就經常生病請假,建議孩子4歲後再去上幼兒園。

家長三:不去上幼兒園,社會適應性又會差,好擔心!

家長四:我家孩子腸胃不太好,家裡冷熱照顧比較細,到幼兒園會不會適應不了呀,聽說頭半年最容易交叉感染了!

9月1日這個入學分水嶺,8月生寶寶要“早”入學,7點準備好也不怕
  • 我結合自己3點切身體會,給大家整理下。3點切身體會:

第一,我自己當年是4歲後才上幼兒園的,就是父母擔心我身體弱,幼兒園吃不消。

第二,我自己生孩子算晚的,30歲才生下雙胞胎,同學的孩子基本比我家孩子大,也就很多幼兒園經驗可以請教

第三,我崽崽是過敏體質,冬季沒防護好容易感冒,經常看的一位中醫專家,也給了一些建議

  • 就以上體會,我給大家回答下上面4位家長的疑問:

第一,上幼兒園第一年,大多數孩子都是容易生病的,對集體環境需要一個適應期。

第二,如果是正規醫院醫生建議這個孩子晚入園,或者特殊季節不入園,還是可以考慮的。我帶孩子看病時,有位中醫專家就給一個嚴重哮喘的孩子開幼兒園請假條,建議家長冬春季讓孩子待家裡,4歲後再入園會好點。我特地問了下這位奶奶情況,她家孩子是去幼兒園幾天,可以病一個月。他們就指著拿著這張病假條去幼兒園請假了。

第三,我是4歲直接上的幼兒園中班,我至今都記得,我一樣會哭著跟著我爸跑出來,一樣會有分離焦慮症;在幼兒園裡,我會安安靜靜坐在旁邊小凳子上折手絹,和同學交流比較少,很久才熟絡起來

並不是孩子4歲直接上中班,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了。而因為身體緣故被迫晚一年入園的孩子,需要家長多留意孩子情緒,每天晚上要和孩子聊聊幼兒園的情況。

第四,孩子早晚是需要適應環境的,家長上心些,也相信孩子自己可以去適應環境才對。

9月1日這個入學分水嶺,8月生寶寶要“早”入學,7點準備好也不怕

2

幼兒園主要考驗寶寶哪些方面?

第一,幼兒園會收集孩子的健康狀況信息。

需要保證孩子3歲前的疫苗都及時接種了。

幼兒園入園前,還需要去指定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一次健康體檢。

第二,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遵從指示的能力。

幼兒園開學後,一般孩子會有個“試上學”階段,很多幼兒園是先讓家長只上午送孩子到幼兒園,中午接回家。1-2周後,才讓孩子適應全天幼兒園的生活。

在這個階段內,孩子如果能夠遵從老師的基本安排,同學、老師並沒有特別反感孩子,不是特別調皮搗蛋破壞課堂紀律的孩子,學校都會接受孩子繼續學習和升到下一學年的。

9月1日這個入學分水嶺,8月生寶寶要“早”入學,7點準備好也不怕

3

8月生寶寶入園入學不吃虧,家長可以帶寶寶做好7點準備

  • 其實很多孩子8月出生,會是同年級中最小的孩子,家長無非擔心三點:

第一,生活自理能力弱,老師不待見;

第二,人際交往能力弱,同學不待見;

第三,孩子容易被大幾個月的其他同學欺負。

這些是無法迴避和極有可能遇到的挫折和挑戰,家長擔心8月生寶寶“早”入園,容易有挫敗感。

9月1日這個入學分水嶺,8月生寶寶要“早”入學,7點準備好也不怕

而如果你意識到可以培養孩子的韌性,讓孩子從小就明白:他會得到他人的幫助、保護和支持,並且能夠給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可能即使是同年級最小的寶寶,也能越來越出色。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提到:每個孩子生來就具有一定的處理壓力和挫折的能力,並且都可以在父母的幫助下加強他的韌性。

美國兒科學會的醫學博士肯尼思·R. 金斯伯格認為韌性的組成有7個重要的因素:能力、信心、聯繫、品質、奉獻、應對、控制。

培養並加強孩子的韌性,家長需要從孩子出生就開始對他開始培養,並且在他的整個童年持續進行。

9月1日這個入學分水嶺,8月生寶寶要“早”入學,7點準備好也不怕
  • 整理起來,家長朋友可以做好這些準備,幫助8月生的寶寶:

第一,找到孩子的長處。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突出之處。我家右右最近有點吃細毛的醋,2歲的雙胞胎兄弟也在所難免會比較、會覺得媽媽表揚了另一個孩子的長處。我會告訴右右:“細毛雖然玩釣魚遊戲比你釣得多,但是你比細毛玩飛臀遊戲玩的好,對吧?每個人有自己擅長的地方,媽媽也有做不好的事情,沒關係的。你今天釣魚已經比昨天多釣了2條了,明天還可以繼續這樣拿著吊鉤前面釣,會釣到更多的魚的,媽媽相信你。”

告訴孩子:“我知道你下次表現會更好”,孩子也將會培養起處理問題的能力。

9月1日這個入學分水嶺,8月生寶寶要“早”入學,7點準備好也不怕

第二,讚揚孩子的長處。

當孩子做了好的事情,你要表揚他。只有適當、及時的讚揚,才會增強孩子的信心。當孩子在家中或者學校裡取得了成績,一定要表揚他。

告訴孩子:“如果你努力,你就能完成它”、“我們試一試,就有可能”,不要一開始就放棄,不要覺得“我肯定做不好這個,我肯定沒有大孩子做得好”,這也是在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給夠孩子安全感。

加強孩子與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繫。可以安排一些家庭時光、建立一些家庭固定儀式:比如一起吃飯、睡前讀故事、固定週末或者晚上和孩子一起做遊戲。減少一些“屏幕時間”(看手機、電視、平板的時間),即使看動畫片,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瞭解孩子喜愛的動畫人物,找到和孩子的共同的話題。

告訴孩子:“無論什麼時候,爸爸媽媽都是相信並愛你的。”“只要你盡力做了爸爸媽媽就是以你為驕傲的。”讓孩子面對壓力時能夠感受到背後的依靠,感受到安全和被保護。

第四,讓孩子學會奉獻。

看著似乎與“韌性”無關,但只有孩子意識到他不僅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還可以通過幫助別人來改變別人的生活,他會更有信心從不良經歷中恢復過來。

可以帶孩子給一些無家可歸的人送食物;或者帶孩子去福利院接觸那些不幸的孩子,和他們一起做遊戲、給他們送些小禮物;還可以去養老院陪老人說說話、給他們表演節目、做些清潔打掃的工作。

第五,讓孩子學會交流。

家中要儘量形成民主的氛圍,讓孩子感到安全並可以暢所欲言地討論他心中、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那麼當孩子遇到困難、或感到難受時,會第一時間向父母求助,才能最好的保護好孩子。

9月1日這個入學分水嶺,8月生寶寶要“早”入學,7點準備好也不怕

第六,培養孩子的愛好。

孩子如果有喜愛的文體活動,當遇到壓力或者苦難時候,也可以有有益的消遣活動,不容易讓孩子求助於有害的消遣活動

,如屏幕時間、暴飲暴食、吸菸、濫交。

第七,讓孩子學會自我救贖。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們相信你,是可以拯救自己的,是有能力從這些不好的經歷中恢復過來的。”要讓孩子意識到:所做出的決定以及他所採取的行動將會影響他今後的人生。

而且一定要讓孩子明白,被別人欺負不是他的錯。你要告訴他一些避免成為被欺負對象的方法:

■ 直視欺負他的人的眼睛。

■ 筆直站立,保持鎮靜。

■ 直接走開。

■ 用堅定的語氣告訴欺負他的人,“我不喜歡你的行為”或“請不要這樣對我說話。”

比如我家細毛很愛搶右右玩具,我會告訴右右需要警告細毛:“我還要玩,你不要搶”,幾次以後,細毛會有所收斂。

又比如,孩他爸愛撓他們癢癢,有時候孩子非常喜歡,還求著撓;有時候孩子會說“不要不要”,但孩他爸還在繼續,我就和孩他爸說:“孩子已經表示不喜歡了,我是這麼告訴他們的,不喜歡的事情表達出來,別人才可能停止傷害;你繼續好玩,他們就不會相信我說的這點了。”孩他爸接受了我的意見。

你還要告訴孩子,當他被別人欺負,可以向其他成年人求救。家長也應該及時和老師溝通,讓老師及時制止恃強凌弱的事件發生。

9月1日這個入學分水嶺,8月生寶寶要“早”入學,7點準備好也不怕

4

8月生寶寶入園入學不吃虧,家長自身需要這樣做

美國兒科學會強烈建議,應該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且由慈愛的成人看護。

如果家長感到壓力過重,無論是工作還是資金或者物質方面的壓力,這些可能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

我辭職前,壓力過重,工作並無法得到自我實現,也讓我沒法很好地照顧家庭,這種抑鬱的情緒就傳導給了我的孩子。而辭職後,我的穩定情緒,尤其找到寫文的事業後,我既能照顧家庭,也能有些基本養老金的來源,我明顯感到我的孩子更快樂了。

如果你感到抑鬱和孤獨,孩子可能也有反應,比如變得更加退縮、固執或好鬥,很難適應託兒所和幼兒園的生活。

所以,不管你是不是非常擔心8月出生的寶寶,上幼兒園會很吃力,你也不要在孩子面前過分談論和表現出這種憂慮。

心理學家兼教育學家Martin·E.P. Seligman的研究表明,樂觀精神是可以學會的。你的寶寶可以學會讓自己的人生觀朝著積極和充滿希望的方向發展。在Seligman的著作The Optimistic Child一書中,他介紹了可以教稍大一點的兒童驅散負面想法和抑鬱的技巧,那就是給他們諸如“我知道你下次的表現會更好”的指導。

9月1日這個入學分水嶺,8月生寶寶要“早”入學,7點準備好也不怕

5

結語

其實8月出生的寶寶,可能家長只是需要在孩子小學三年級之前,再多一分注意,長久來說,並不見得比其他大寶寶差。

我入學前一年規定入學年齡為7歲,入學當年規定年齡為6歲半,也有不少和我一樣6歲半以下入學的孩子,也就這樣,我讀書生涯接觸到的同年級孩子中,年齡跨度還是比較大的,有2歲左右。

寫這篇文章時,我特地梳理了下我從小學到大學的同學關係,整理了一些事業特別優異、情商很高的同學名單,發現比我還小,也就是當時也不符合入學年齡的,並不在少數,和符合正常入學年齡的孩子的數量,幾乎難分伯仲。

我想,入學時的年齡並不能說明一切,更需要的是家長和孩子一起長久的努力。生命是場長跑,我們不能鬆懈一刻。

9月1日這個入學分水嶺,8月生寶寶要“早”入學,7點準備好也不怕

歡迎閱讀:

參考文獻: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6版),(美國)斯蒂文.謝爾弗(主編)

2歲雙胞胎男孩家庭,爸媽說故事,輕鬆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

爸爸IT男,項目管理師,善於篩選育兒知識,去偽存真;媽媽人力資源管理師,曾經職場,如今全職,一定最懂你的心。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