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思考:疫情後,基層診所應該加速開展“線上+線下”診療服務

獨家思考:疫情後,基層診所應該加速開展“線上+線下”診療服務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


這場疫情牽動著全球所有人的心,也給普通患者的求醫帶來了極大不便。


在此背景下,“線上問診”打開了新的出路!


01

27歲的王海波在家已經咳嗽了半個月,走到了發熱門診門口望著排隊的長龍,因為擔心交叉感染又返回了家。小區附近相熟的診所全部被關停,坐立不安時,王海波發現了微信裡的“線上問診”入口。


抱著試試的態度,他將症狀在線發給了醫生:“成日咳嗽,無發熱症狀,無湖北接觸史,近期只出過一次門。”十分鐘後,王海波得到了醫生“建議在家觀察”的回覆意見,他這才安心。

此前,王海波從未用過“線上問診”,但這次之後他把這項功能推薦給了身邊所有人。


獨家思考:疫情後,基層診所應該加速開展“線上+線下”診療服務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人數激增,不少人像王海波一樣陷入了去醫院還是在家觀察的兩難糾結中。


“線上問診”成為了大家就醫的第二條途徑!


截至1月28日,平安好醫生累計接診疫情相關問診94.8萬次


截至1月30日,來自支付寶在線義診活動頁面的累積訪問用戶數已破280萬人次。


截止1月26日,新博微博肺炎防治專區,在線問診服務累計服務了超過50萬人


截止1月29日,微醫義診專區訪問量超過7198萬,累計提供醫療諮詢服務64.5萬人


於此同時,“騰訊微信” “京東健康” “丁香醫生” “好大夫” 等互聯網平臺也開通了相關的“線上問診”服務,絕大部分省市的醫院也紛紛開啟了這一服務。

據平安好醫生數據,全國範圍內線上問診增長最快的10個省市依次為湖北省、上海市、重慶市、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江蘇省、廣東省、安徽省、四川省。

即使不在數據之內的山東省,在27日前也有近50家醫療機構開通了線上發熱門診。

至此,成百上千家線上、線下醫療機構以及頂級互聯網公司湧進了“線上問診”領域!

而基層診所呢?他們的出路又在哪裡?


02


疫情蔓延,如今正是廣大市民最最需要醫療協助的危急時刻。


“線上問診”百家齊放,個體診所卻面臨著大範圍的集體關停!

一月底全國各地開始陸續下達文件,為了防疫將關停區域內各類診所,重新開診時間視疫情控制情況而定。


直至2月3號下午4時,

杭州也發佈了這一措施,全市的門診部及診所一律不得開展診療活動。


獨家思考:疫情後,基層診所應該加速開展“線上+線下”診療服務

可以預見,在之後的日子裡會有越來越多的省市區縣將效仿此項措施,全面關停個體診所並大力推廣“在線問診”服務。

粗略估計,近一週至少已有500萬人在線上完成了問診就醫服務。

如果基層診所早在疫情前開通“線上服務平臺”,那麼哪怕被長期關停,也能從數以百萬計的“線上問診”人次中分得一部分流量,無需擔心虧損問題。

但是一場天災,讓所有的個體診所被行業拋棄,甚至在自己的領域內被互聯網公司遠遠甩在身後!

獨家思考:疫情後,基層診所應該加速開展“線上+線下”診療服務

疫情期間,不少診所期望藉助一些手段將診所宣傳出去,但是收效欠佳。


因為診所平時沒有做“線下流量引流至線上”的工作,如上圖診所發放免費口罩的行動,僅靠簡短的網絡手段,宣傳效果並不好。


這樣的宣傳活動得不償失!

假如診所在疫情前就搭建了“線上服務”,完全可以通過這次疫情全面提升自己的形象:


1、社會責任:開放在線問診服務,緩解地區醫療資源緊張;


2、快速響應應急機制

:開通線上問診、預約上門、預約就診等,及時應對排隊引起的交叉感染、關停等緊急情況


3、品牌形象和社會公信力:特殊時期為市民提供其他診所沒有的服務,能極大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與公信力。

03


疫情的全面爆發讓我們看到了基層診所的不足。


但是政府與各大互聯網醫療機構的同時發力,也從根本上解決了“在線問診”的市場教育問題。

危機往往與機會並存。現在越來越多的政策與資源向“在線問診”傾斜,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並習慣“在線問診”服務。


疫情之後,基層診所如果快速開展“線上+線下”診療服務,同樣可以吃到政策與市場的紅利,迅速跟上行業的主流發展,將同行甩在身後。

獨家思考:疫情後,基層診所應該加速開展“線上+線下”診療服務

基層診所開展線上醫療服務的優越性不僅體現在特殊時期,對日後的經營也有極大的

優勢


1、形式

“線上服務”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諮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遠程治療和康復等多種形式的健康醫療服務。


2、時空

從時間角度上看,醫生可以利用自身閒置時間進行線上診療;空間上,醫生可以進行遠程會診、遠程治療等。


3、數據

“線上服務”可以積累並且利用海量的醫療數據,尤其對海量醫療數據的利用上,患者可以通過自身健康數據和健康干預,做出正確的健康管理;醫生可以根據醫療數據進行持續學習以及實現輔助診斷;藥企可以通過治療數據進行藥物研發和精準營銷;保險公司可以根據醫保和治療數據進行合理的保費定價以及防止過度治療。

有意向,可私信聯繫


獨家思考:疫情後,基層診所應該加速開展“線上+線下”診療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