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梨花壓海棠——蘇軾豔詩戲豔事

一樹梨花壓海棠——蘇軾豔詩戲豔事

古代文人,我們常見其暢遊山水,會客訪友,吟詩作畫,何曾見其"鋤禾日當午"?即使潦倒如杜甫,一句"兩鬢蒼蒼十指黑"都還是描述那賣炭老頭的。可見,古代文人騷客大多要麼廣有良田,要麼朝中居仕,俸祿加身,總之是衣食不愁,飽暖之餘,便愛關注一些有關身體本能的事情。

說起蘇軾,蘇東坡,北宋詞人,當然大名鼎鼎,耳熟能詳,但很多人不知道,他還有一個比他大47歲的忘年交張先,也算一個詞人。大47歲呃,在那個年代,可是爺孫配。但是冒得法,兩人志趣相投,都屬風流倜儻之人,所以兩人頗為交好,常有詩詞唱和往來。

張先也是北宋著名詞人,善詩及樂府,至老不衰。雖然名不及蘇軾,但生性風流,因而其詩頗具"張特",多以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為主。藝術來源於生活,男女之情詩詞的出色,也說明了張先在這方面也是大大的厲害。

這不,張老先生剛做完80大壽,便又迎來洞房花燭之喜,一邊流著鼻涕,一邊流著哈喇子,迎娶了絕佳的二九佳人為妾。80歲了仍寶刀不老,娶下一個18歲的黃花閨女做小妾。這算什麼輩分?簡直差老鼻子了!可人家張老就是與眾不同,有這份豔福。

這激起了此時正供職於京城文史館,年方30多,正值虎狼之年的蘇大學士的"偷窺"之心,便與一幫詞友相約來到張先家,名曰道賀,更為尋開心。

來到張府,眾人見了如花似玉的新娘,個個自是豔羨不已,哈喇子流的比老張頭長多了。雖說朋友妻不可欺,但那幫文人其實是非常不尊重女性的,常常把小妾當作禮物送來贈去。所以,他們見到張老先生的美姬後,玩笑開的可是恣意妄為,毫無顧忌。談笑間,大家看見平日裡瘦弱矮小的張先抱得新婦入門後反倒神采飛揚,意氣風發,便起鬨一定要張老前輩現場"答記者問",談談做80歲老新郎的感受。這老張頭本就是風流之人,不僅常做勾欄老臘肉,而且好為庵中尼姑夫,作豔詩更是拿手絕活,兼有顯擺得意之心,便張口說:"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老張頭不愧老當益壯,這把年紀了居然一點不糊塗,抖摟起自家"韻事"來一套一套的,得意之情溢於言表。瞅著老張頭那得意勁兒,蘇東坡心說看我如何編排你,便脫口和上一首不無揶揄的打油詩:"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蘇大詩人這首打油詩極具詼諧調侃之意,尤其是結束句"一樹梨花壓海棠",堪稱點睛之筆,既形象,又貼切,而且富有深意。"梨花"之喻,來自唐朝軍旅詩人岑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暗指張先"一夜春風"後的志得意滿,把個老翁張先此情此景形容的恰到好處。而宋詞又有"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之句,蘇軾在這裡又以海棠意寓美豔少婦承歡接露,經歷了狂風暴雨後的別有神韻。一個"壓"字便道盡了無邊春色!

張先真可謂中國"強男人",娶了18歲的小妾之後仍然活了八年,享年八十八歲,這在宋朝,可是超級高壽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是,張先一生共有十子兩女,年紀最大的大兒子和年紀最小的小女兒相差六十歲。,這個小妾更是"穩產高產",八年內為他生了兩男兩女!。張先死的時候,小妾哭的死去活來,幾年之後也鬱鬱而終。可見,二人是你儂我儂,頗為和諧恩愛的。

1997年,美國拍了一部電影《洛麗塔》,講的是一箇中年男人和一個未成年少女的畸戀故事,有人就聯想到張先"老牛吃嫩草"的典故,為這部影片起了一個"很中國"很典雅很有象徵意味的中文譯名——《一樹梨花壓海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