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子刊:Akk菌或能防肠癌!南京医科大团队发现,灭活的Akk菌或其外膜蛋白可以调节免疫响应,改善

这两年,肠道微生物中的Akk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俨然成为了明星菌,在对抗肥胖、2型糖尿病和衰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已经有了人体试验的佐证。最神奇的是,对于Akk菌来说,似乎总是“烫熟了再吃”更能发挥效果。

最近,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也有一个类似的发现,他们在小鼠中证明了,口服灭活的Akk菌或是Akk菌的外膜蛋白Amuc_1100,可以通过调节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改善结肠炎,并且预防相关肠癌的发生!研究发表在Gut杂志上[1]。

BMJ子刊:Akk菌或能防肠癌!南京医科大团队发现,灭活的Akk菌或其外膜蛋白可以调节免疫响应,改善肠炎,预防肠癌丨科学大发现

Akk菌(图片来源:microbiomology.org)

研究人员首先从江苏省中医院收集了一些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腺瘤和肠癌患者的粪便样本。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和健康志愿者的粪便微生物组相比,三组患者粪便中的Akk菌丰度都明显降低。

和人类患者一样,由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和结肠炎相关肠癌的小鼠,Akk菌丰度也降低了,而且在肿瘤发展的过程中,Akk菌的丰度以时间依赖性的方式逐渐下降。

接下来,研究人员尝试分别给结肠炎小鼠口服补充了巴氏灭菌法(70℃,30min)灭活的Akk菌和Amuc_1100蛋白,Amuc_1100是Akk菌外膜中分离出的一种蛋白,和细菌不同,它在70℃的“高温”下,依然能够不失活性。

研究人员发现,补充Akk菌和Amuc_1100虽然没有让小鼠结肠炎导致的体重减轻得到改善,但是明显降低了疾病发作的活跃程度,结肠缩短、结肠组织损伤和脾肿大也得到了缓解。小鼠TNF-α、IFN-γ、IL-1β、IL-6、IL-8和L-33这几种炎性因子也显著减少。这说明,小鼠的结肠炎确实得到了缓解。

BMJ子刊:Akk菌或能防肠癌!南京医科大团队发现,灭活的Akk菌或其外膜蛋白可以调节免疫响应,改善肠炎,预防肠癌丨科学大发现

与对照组(红)相比,补充Akk菌(蓝)或Amuc_1100(紫),小鼠疾病的活跃程度更低

从上面的指标中我们也能看出来,小鼠的炎症水平明显下降,作为一种免疫性疾病,这背后肯定少不了免疫反应的平息。为了了解Akk菌和Amuc_1100是如何调节免疫响应的,研究人员检测了小鼠CTL和巨噬细胞的比例。

在结肠炎小鼠的脾脏和结肠中,CTL的比例显著增加,说明免疫响应非常强烈,而口服Akk菌和Amuc_1100降低了CTL和促炎CD16+CD32+巨噬细胞的比例。不但如此,大家知道,CTL上有被称为“刹车分子”的PD-1,结肠炎小鼠中,表达PD-1的CTL的比例减少,在接受治疗后,也得到了恢复。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已知的肠癌的风险因素[2],患者的炎症负担指数每上升10个单位,肠癌风险就会增加2.1%[3]。所以说,控制炎症就意味着降低患者肠道癌变的风险,这一点,Akk菌和Amuc_1100也确实能够做到。

在不使用任何药物的前提下,只是补充Akk菌和Amuc_1100,就显著推迟了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肠癌发生,肿瘤的数量和面积也比较小。

BMJ子刊:Akk菌或能防肠癌!南京医科大团队发现,灭活的Akk菌或其外膜蛋白可以调节免疫响应,改善肠炎,预防肠癌丨科学大发现

氧化偶氮甲烷(AOM)+DSS诱导小鼠肠癌发生的情况,D为小鼠肠道解剖,E为第12周和第23周肿瘤数量的统计

从分子层面上来说,补充Akk菌和Amuc_1100降低了结肠上皮细胞中γH2AX的表达和裂解的caspase3酶,这说明结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凋亡和双链DNA断裂减少,同时,ki67的表达水平降低,说明细胞的异常增殖得到了抑制。

由此可见,Akk菌和Amuc_1100可以从减轻DNA损伤、减少细胞凋亡和抑制异常增殖来预防肠癌的发生。

前面我们提到,Akk菌和Amuc_1100可以调节免疫响应,在预防肠癌中,其实它们也发挥了这个优势,只不过,这次接受调节的是肠系膜淋巴结中的CTL。在肠系膜淋巴结中,CTL增加,表达PD-1的CTL减少,这些变化表明,肠系膜淋巴结中CTL对肠癌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增加。

总的来说,Akk菌作为一种有益菌,会随着肠炎的发展而逐渐减少,补充Akk菌或它的外膜蛋白Amuc_1100能够减轻肠炎症状,调节脾脏、肠道和肠系膜淋巴结中的免疫响应,降低肠道中的炎症水平,预防肠炎导致的肠癌。

BMJ子刊:Akk菌或能防肠癌!南京医科大团队发现,灭活的Akk菌或其外膜蛋白可以调节免疫响应,改善肠炎,预防肠癌丨科学大发现

目前,肠癌已经成为了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其中由肠炎引发的肠癌占到不小的比例。

关于肠道微生物和肠炎以及肠癌之间的关系有不少的研究,但是大部分都聚焦在“哪些有害微生物导致了肠癌”上,而关注对肠癌有益的微生物的研究比较少。而南京医科大学的这项研究填补了目前的一些空白,从机制的层面,揭示了Akk菌和Amuc_1100的作用,为结肠炎和肠癌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全体奇点糕呕心沥血呕心沥血呕心沥血打造的重磅音频课程《医学趋势50讲》终于上线了。我们一口气帮你同步了全球医学前沿领域最重磅的进展。只需500分钟,让你彻底搞懂最重磅的医学前沿进展。

课程亮点如下:

1、全面:一网打尽最重磅的医学前沿进展。

在这套《医学趋势50讲》中,我们囊括了免疫治疗、干细胞、微生物、人工智能、二代测序,抗癌新药研发等15个重要的前沿领域,帮你将全球最顶尖的科研成果一举收入囊中。

2、紧跟趋势:帮你无缝同步全球认知。

奇点跨学科专业知识团队,依靠强大的自有数据库系统,每天跟踪全球3000多本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期刊,实时把握医学前沿科技最强劲的脉搏。和全球认知同步,你不需要费心费力,我们把全球脉动送到你的耳边。

3、有趣易懂:不用绞尽脑汁,就能理解全球医学顶尖难题。

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论文往往晦涩难懂,再加上语言的隔阂,导致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这一次,我们帮你把艰深晦涩的前沿学术调制成清新爽口的科学小品,让你在享受科学之美的同时,轻轻松松理解医学顶尖难题。和全球最聪明的大脑思考同样的问题,你也可以。

参考文献:

[1] https://gut.bmj.com/content/early/2020/03/13/gutjnl-2019-320105

[2] Grivennikov SI. Inflammation and colorectal cancer: colitis-associated neoplasia[J]. Seminas in Immunopathology, 2013, 35: 229–44.

[3] Choi C H R , Al Bakir I , Ding N S , et al. Cumulative burden of inflammation predicts colorectal neoplasia risk in ulcerative colitis: a large single-centre study[J]. Gut, 2017:gutjnl-2017-314190.

BMJ子刊:Akk菌或能防肠癌!南京医科大团队发现,灭活的Akk菌或其外膜蛋白可以调节免疫响应,改善肠炎,预防肠癌丨科学大发现

本文作者 | 应雨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