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前幾天愚人節一條熱搜驚動了整個飯圈——鹿晗、吳亦凡合作發歌《咖啡》,16小時410萬觀看,18萬轉發。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前隊友黃子韜激情轉發支持,看起來真的很像個愚人節玩笑。


但黃子韜在評論裡真情實感叫了一句“隊長”。當年的韓流意難忘,勾起多少追星女孩的回憶,這次是真的嗑到了。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可是熱搜上榜沒有爆,一天不到就不見影蹤。甚至實時搜索“難聽”還能收穫驚喜。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當年紅到微博轉發拿吉尼斯紀錄的鹿晗;一句freestyle、skr紅了一個夏天的神顏吳亦凡;甚至是靠表情包占領了我們微信的黃子韜。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這幾位“頂流”,還是垮了。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流量明星怎麼失效了?


大家經常將流量明星簡稱“流量”,而“流量”一詞也因此成了貶義詞。


但流量本質不過是數據,並不是什麼壞事情。


第一次讓我感受到流量的強大的,不是鹿晗、吳亦凡,是李宇春、周筆暢。


2005年,智能手機剛剛登場,電腦普及沒多久,當年《超級女聲》決賽投票,粉絲“打投”要上街叫路人發短信,最終創造了幾千萬投票收益。


這些是“流量”,但賽事過後,也沒人叫李宇春、周筆暢“流量明星”,她們也一直在演藝圈活躍著。


可見,流量不是惡魔,“流量明星”一詞踩的是什麼,顯而易見。

維基百科對流量明星的解釋是這樣的——


“流量明星、流量藝人是粉絲眾多且號召力極強,卻沒有“特別知名”作品的明星。”

“某個明星被稱為“流量明星”往往暗指其不具有匹配其互聯網人氣和熱度的實力。”

而鹿晗、吳亦凡、黃子韜等都是2014年左右爆火的流量明星。從務韓天團退出,回國發展,擁有超高討論熱度。


鹿晗公佈戀情,讓微博後臺宕機;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吳亦凡做說唱導師被質疑,結果紅了兩個夏天;被群嘲的大碗寬面,自己給寫成歌,當天各大品牌聯動,大碗寬面的標籤用得多得像是在過年;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但話題始終和作品無關,或者和作品相關的就是負評。


網民將他們稱作頂流,一方面驚歎於他們的帶貨能力,另一方面卻是嘲諷收入和實力差距極大。


去年,年頭張藝興被全網嘲諷;鹿晗主演科幻電影大撲街;後有吳亦凡加AB的潮流綜藝收視和口碑跳水,流量經濟像是在逐步瓦解。

同樣,影視流量李易峰、楊洋都出現了滑坡期。


李易峰在爆火之後演了好幾部低分電影;楊洋電影版的《三生三世》被指油膩,粉絲鎖場衝票房也讓人厭惡。


加上不斷有更年輕化的偶像登場,粉絲牆頭數不過來,一週七天每天換“男友”。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粉絲經濟是一種通過提升用戶黏性並以口碑營銷形式獲取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的商業運作模式。


就頂流們都30了,轉型、談戀愛,可能都不是老粉們能接受的,而且新人輩出,粉絲粘性越來越低,也越來越難經營了。


所以,不能說是流量明星失效了。


是流量明星的“賞味期限”越來越短了。

流量明星也不是沒有出路


儘管2019流量明星集體撲街,但不能說所有流量明星都垮了,更不能說流量時代走向消亡。


畢竟有網絡的一天,總歸是會產生被討論的流量的。

可是,準備當《創造營2》導師的鹿晗、黃子韜,一個沉迷戀愛,少了發歌;


一個是沉迷自我,深陷在霸道總裁傻兒子的人設裡,偶爾上綜藝,維持熱度,真的沒什麼進步。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更不用說那些舞臺對嘴假唱;演戲濾鏡加摳圖,臺詞一二三四五的藝人們了。


觀眾對流量明星的負評始於他們高報酬,低質量的工作態度。


何況,流量之下衍生的注意力經濟是一種通過培養潛在的消費群體, 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戶或消費者的注意力, 以獲得未來商業利益的經濟模式。


而現在要創造注意力只需要造梗,就“淡黃色的長裙”討論度就達6億;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由此創造了無數梗,還有上十個話題。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秦牛正威成了女團第一reader,虞書欣是reacter都能被討論個幾天,雖然只是幾天,但討論度和商業價值完全不輸高價“頂流”們。


素人可以直接憑“梗”出圈,而這個都夠大家笑都夠大家嘲的,哪裡還需要什麼吳亦凡和鹿晗。


婧(《青春有你2》)熱搜不斷,靠作出圈的有,靠盜圖出圈的也有,“棠姐”評心機婊的說話藝術也上了熱搜。


還沒出道就已經有了不少商業價值,想想這種量級的偶像,出一次活動還可以成團打包價都不比“頂流”單價高。


從經濟效益來說,頂流們沒有持續的有效的方式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新人流量雖然流行週期短,但對資本來說,可以省去一大筆明星支出,還能收穫不錯的效益。


這筆賬誰都算得清,老流量們過氣不頂用,又沒有實力靠口碑把作品帶出頭。


矯情的“愛惜羽翼”衍生出“不能醜”的面癱演技,鐵打劉海,自身形象大於角色需求。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用章子怡的話來說就是“缺乏信念感”


不僅是對演戲缺乏信念感,甚至是對整個娛樂行業缺乏信念感。


草草了事成了標配,稍微努力就值得歌頌,產出的作品不低於5分就算可以,上了6分就能開香檳。


對觀眾沒有一點尊重,終於在19年被觀眾拋棄,真的不冤。


既然流量明星不能持續製造所謂的“爆點”,能留住觀眾的最後還是實力。


在流量面前,觀眾是感性的、也是理智的,能給當下“流量明星”留下的唯一活路——只有

“轉型”

去年的流量明星裡,四字弟弟易烊千璽就成功的把流量身份甩了甩。


一部和實力派演員們同場鬥戲的《長安十二時辰》,不僅表演沒輸,口碑也極佳,豆瓣評分最終鎖定在8.3分。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還憑藉《少年的你》大爆,說《長安十二時辰》是他嘗試成為演員,那《少年的你》讓千璽成為演員。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只要他一直往這個方向走,他的流量就不會只是因為他的相貌、他的雜誌,而是因為他的作品,這樣的流量,才能持續有吸引力。


老流量李易峰雖然最近沒啥新戲,但因為《老炮兒》和《動物世界》裡的演出,甚至給動物世界宣傳時自嘲“不要因為他而錯過好電影”的態度,讓大家對他的流量身份有改觀。


頂流不頂用,吳亦凡輸給了秦牛正威


楊洋也終於在《全職高手》裡摘掉了油膩標籤,終於又讓觀眾有所期待。

只有市場上好的內容越來越多,觀眾對藝人要求逐漸迴歸實力而非皮囊的時候,那些只退不進的“流量明星”勢必會被拋棄腦後。

“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永遠會是影視圈生存常態。


而“好作品”始終是貫穿明星和“流量”明星發展區別的根本。


沒人會因為李宇春、周筆暢是選秀出道就稱她們流量明星,因為她們本身技能夠硬,作品出圈,即便是古早集資打投出來的明星,也被視為實力派。

流量明星但若有“好作品”加身,也不會落得“被殺死”窘境。


由此可見,觀眾從來不是搞針對。


被拋棄的只有無作品加身的“流量明星”,而非流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