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日本人:好鬥又溫和,忠貞又叛變,你為何折騰自己?

“日本人生性極其好鬥而又非常溫和;黷武而又愛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禮,頑梗不化而又柔弱善變;馴服而又不願受人擺佈;忠貞而又易於叛變;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歡迎新的生活方式”。

這是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對日本人的描述。


“分裂”的日本人:好鬥又溫和,忠貞又叛變,你為何折騰自己?


《菊與刀》原是一份為美國提供的關於日本的敵情報告。這份報告當時給美國軍方的建議是:“日本政府會投降,美國不能親自直接統治日本,要保留並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機構。”戰爭結束後,美國決策與他的建議一致,事實發展也同她預料一致。這些研究結果,都源於他對於日本人矛盾特性的探索。

《菊與刀》出版後,受到日本本土在內的世界各國的肯定和關注,是現代日本學的鼻祖,是第一本真正意義上解讀日本的書籍。

想要了解日本人,《菊與刀》這本書的可讀性比較高。但是由於翻譯的緣故,閱讀體驗感稍微差了一些,但是內容還是挺不錯,即便過了這麼多年,對日本人的基礎特性研究,依然具有參考價值。

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可以解釋為兩面:菊與刀。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徽標,象徵日本人溫文爾雅的一面;刀則是武士的標記,象徵日本人尚武、野蠻、具有攻擊性的一面。

今天我們從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度、恩情債的道德體系、恥感文化、U型曲線的教育方式等四個方面,來看日本人是怎麼折騰自己的。


01.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度

“分裂”的日本人:好鬥又溫和,忠貞又叛變,你為何折騰自己?


日本是個特權階級盛行的社會,在日本,有一套階層複雜又秩序井然的等級制度。

美國人奉行自由平等,而日本人信賴等級、秩序。長久以來,日本人相信,只有生活在規則範圍內,才能夠獲得安全和保障。等級制度,對日本人來說,像空氣一樣自然。

等級最高的,是天皇家族和宮廷貴族,他們之下分為4種世襲等級:武士、農民、工、商,其下還有賤民,不計入世襲等級。其中農、工、商是平民。

直到19世紀,只有貴族家庭和武士,才被允許使用姓氏。

在日本封建時期,商人的地位僅在賤民之上。日本人認為商人是封建主義的破壞者,而武士和農民是維持封建社會的穩定者。武士不能兼做農民、工匠或商人,他們所有的收入,全賴領主。一般是大名(領主),把從農民賦稅中徵收的貢米,按照份額,分給每個武士家臣。

此外,有明文規定,農民不能反抗武士。

在家庭裡,每一戶的家長,必須在門口張貼本家的階層位置和世襲身份。

各個階層,他們所購買的食物、衣服,居住的地方,都要依靠等級制度來定。武士的刀,是他們社會地位和權利的象徵,他們是特權階級,可以用刀,對付農工商。

日本的等級制度建立在性別、輩分、年齡的基礎上,長嗣繼承製,是家庭生活的核心

階級具備非常大的特權:父親作為家裡的頂樑柱,享受優先用餐和沐浴的權利,家庭成員需要向他鞠躬,他只需點頭受禮,此外弟弟需要向哥哥鞠躬,姐妹向兄弟鞠躬。

只要妻子穿著和服,就必須跟在丈夫身後;身著美式服裝,可以跟丈夫平行。

“分裂”的日本人:好鬥又溫和,忠貞又叛變,你為何折騰自己?


02.日本人:恩情債的道德體系

“分裂”的日本人:好鬥又溫和,忠貞又叛變,你為何折騰自己?

在日本,“恩”是一種債務,也是一種“義務”,必須償還。“恩”,意味著承受的負擔、債務、重負。

如果所受的“恩”,不是來自於比自己等級高的人,受恩者就會產生不愉快的自卑感,他們討厭受到生疏的人所施於的恩。因為“恩”,需要不計一切地去回報,想到陌生人的恩,沒有機會回報,就會惶恐不安,只有道歉才能略有安慰。

一般,報答父母的恩,叫“孝”;報答天皇的恩,叫“忠”;其中皇恩高於一切。日本人要做的是在等級內,盡忠、盡孝,並把“各得其所”奉為信條。日本人盡孝的範圍,只限於家庭內部成員,在三代以外的墓地都會被遺忘,這點區別於中國的宗族。

盡忠的主要範圍,是針對天皇,即便天皇沒有實權,但他的地位和旨意高於一切,是一個矛盾的存在。對天皇“負恩”,會因為天皇的一個旨意,以極端殘忍的訓練方式和戰鬥方式,投入死戰;神風隊員的自殺式攻擊,就是回報皇恩。

同時,日本軍人也會因為接到投降詔書,立即執行;日本民眾也會發生360度的態度轉變,笑迎敵軍進城入鄉,還會熱情地打招呼,這一切和之前死戰到底,頑固不化的好戰分子,完全不同,讓人疑惑。

日本人終其一生都在報恩,想到這點,我覺得他們挺累的,雖然他們並不覺得。

子女為了報答父母恩情,會任勞任怨的工作,服從父母的安排,包括婚姻。“養兒方知父母恩”,明白這點,日本子女也會更加盡心盡責地照顧自己的孩子,他們認為,對孩子的義務,也屬於報“父母之恩”。


03.日本恥感文化:自殺、復仇vs 罪感文化

“分裂”的日本人:好鬥又溫和,忠貞又叛變,你為何折騰自己?

日本人的“恥感文化”,是來自於外界,可能來自遭到他人的嘲笑和侮辱,因為日本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聲,因為會感受恥辱。

“恥感”讓他們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害怕別人的評價,對身邊瑣事會表現得過於敏感,容易受到傷害。傷害別人,是復仇;傷害自己,是自殺。

日本的“罪感文化”,是他們內心對罪的懲罰,即便別人沒有指責他們,一切都是在跟自己的內心抗爭。

如果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罪行,他們就會飽受煎熬,所以會通過坦白、懺悔,“公之於眾”,來減輕負罪感。

在日本,“知恥”的人,被認為是“有德”的人。


04.日本教育方式:U形曲線的人生軌跡

“分裂”的日本人:好鬥又溫和,忠貞又叛變,你為何折騰自己?

在美國,父母對嬰幼兒的管教十分嚴格,授乳和睡眠都制定了時間表,即便孩子餓了,大哭大鬧,也必須等到了時間,才會去安撫孩子。孩子必須吃對他們身體有益的食物,如果不吃就會受到懲罰。

根據之前的研究,我們會聯想到,日本人對幼兒會採取更嚴格的訓練方式,以確保他們長大之後,能剋制自己的慾望,謹慎地遵守各種道德準則。

事實相反,在日本,隨著年齡增長,父母對於子女的管教程度,呈U型。

在幼兒時期,日本父母給到了孩子最大的自由,這種自由在結婚前後會到達最低點,但是六十歲後,自由感又持續上升,像幼兒一樣不受羞恥感的困擾,可以任性耍小孩脾氣。

日本社會給國民太多的壓力,每個人都必須以國家意志和集體主義為重,他們需要以嚴苛的訓練磨鍊自己的意志,以高度自律,為自己和他人負責。所以他們需要,放棄一些個人的感情和慾望。

在日本人的世界裡,兩種截然相反的東西,奇特又融合的,兩者“互補”,在矛盾中找到了統一,就是有點太“折騰”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