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新乡,一个有韵的地方,一个不一样的地方!

我的家在新乡,这里民风淳朴,物产富饶

这里陈桥驿宋太祖黄袍加身处,因当年赵匡胤在此举行兵变,黄袍加身,开创了大宋江山,可谓一方名胜。是为省级文保单位。

我的家在新乡,一个有韵的地方,一个不一样的地方!

我的家在新乡,这里有油菜花开满地金,鹁鸪声里又春深的美誉

​当年乾隆的《菜花》颂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更是对油菜花的赞誉!

我的家在新乡,一个有韵的地方,一个不一样的地方!

我的家在新乡,这里有金银花之乡——封丘,金银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美誉

相传从前一户人家有金花、银花两姐妹,银花因被金花所得的“热毒病”传染,双双去世。几年后二人的坟上长出了黄白相间的花,对于治疗“热毒病”有奇效,于是人们便称这种花为“金银花”。

—岑参对金银花有《山房春事二首》的诗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我的家在新乡,一个有韵的地方,一个不一样的地方!

我的家在新乡,这里有中国第一米的原阳大米

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朝,东汉时期已成为宫廷专用大米。宋丞相包拯在原阳巧断大米案的传说妇孺皆知。1973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用《引来黄河水 碱区稻花香》为题目,对原阳县除盐碱收稻米脱贫穷进行了高度评价和赞扬,素有“中国第一米”之称的原阳大米,因黄河水有机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以及盐碱地改良后的特种地质和昼夜温差大的特殊气候等共同原因,让原阳大米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高,微量元素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四项指标均优于风靡世界的泰国米。

我的家在新乡,一个有韵的地方,一个不一样的地方!


我的家在新乡,这里有历史美食——卷尖,俗称黄袍加身。

故事发生在公元960年,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东京城(今河南开封),行军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大军刚离开不久,东京城内就起了一阵谣传,说赵匡胤将做天子,但多数人不信,朝中文武百官却已慌作一团。军队得知消息后除了听命于赵,别无选择。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但又不知赵匡胤和众将是何意思。为试探主将,赵普当晚命厨师用猪肉馅和鸡蛋做了一道菜。赵尝后大喜心甚悦曰;此何菜,味甚美。赵谱曰;猪肉。赵说:“猪肉为何有这般味道”。赵谱曰:“猪肉本是很平常,但它披上黄袍就能如此鲜美”。赵无语,只是一个劲的喝酒,一会就酒醉在帅案前。

第二天,当赵匡胤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忽被一阵“万岁”声惊醒,大将高怀德捧着黄袍,不由分说就批在了赵匡胤的身上,三军高呼万岁,响彻云霄。赵匡胤推辞再三,众人以死相胁,最后赵匡胤依刘邦故事约法三章,大军向东京进军。城内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早已恭候多时,此二人都是赵匡胤的心腹。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轻易地取得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宋王朝即---“宋太祖”。

  随后,封丘卷尖成为宋庭御菜,流传至今已有千年。

我的家在新乡,一个有韵的地方,一个不一样的地方!

我的家在新乡,这里还有特色小吃卫辉杜记牛肉、牛忠喜烧饼、曹记五香牛肉、原阳烩面、延津火烧…

我的家在新乡,一个有韵的地方,一个不一样的地方!


我的家在新乡,我爱我的家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