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讀後感《忠經—君子道》2

《忠經》十八章,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的角度分析這篇經書。

首先第一章天地神明章,是對忠進行一個定義,並闡述天地之間的忠的重要性,用原文來說上天所覆蓋,土地所載,人所覆蓋的,莫過於忠誠。忠誠的,中了,至公無私。天無私,四時的運行;地無私,萬物生;人沒有私人,大亨貞。

第二部分聖君章、冢臣章、百工章、守宰章則是從人的身份領域分析。擁有不同身份的人,應該以怎樣的行為,怎樣的態度做好自己本分,體現出自己的忠道。聖君要以聖德,監於萬邦。領導者正如一個金字塔的頂端,要以聖德沐化萬民,萬民才會也只有這樣才能盡忠,天下才會太平,才能體現出他的聖道。臣子要以事君為忠,奉君忘身,為國忘家,這樣的臣子才能算是君子。百工的忠是君子之事,百工把他們計劃,出則行其政令。堅持不要害怕說的事情,如果有利於國家,就不顧自己的性命。上下完成,所以昭君德。

一本好書讀後感《忠經—君子道》2

第三部分是最後幾篇,這是《忠經》中最重要的,通過其它的書中案例分析出君子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以忠為本,如何體現忠道。做官的人在處理政務等等方面該如何去做,並且應該去評價和弘揚什麼樣子的忠道,實踐什麼樣子的君子道,做一個有忠道德君子。君子無論在國家,在民間,在江湖等情況又該如何去做。如,君子在官惟明,在事只有平,做人只有清。在最後一篇盡忠章對盡忠進行一個總結和呼籲,君子之道。天下盡忠,淳化就行了。君子竭盡忠誠,就儘自己的心,小人竭盡忠誠。告訴我們每一個人要做好忠於本職。

我個人認為這部《忠經》總的來說領導者要以忠道來治理國家,國家才會繁榮昌盛。執行者為切實遵從領導者的指示做事,應堅守忠則,深思籌劃,貫徹落實。如果有錯,那就要安撫國民不滿,並敢於匡正。如果領導者賢明,執行者忠於職守,那天下就會井然有序

這樣以忠為節的君子道,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依然在影響著我們,同樣也是值得我們當代人以忠為榜去學習,實踐這種君子之道。現代社會中,原呼和浩特市的市委書記牛玉儒勤政為民、鞠躬盡瘁;原登封市公安局長任長霞打擊犯罪分子,為群眾撐起了一把朗朗晴天;還有為了祖國的榮譽不怕犧牲的航天英雄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以及最近的白衣天使和為涼山大火付出的消防員們都是君子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