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刻羽:全球將面臨1931年那樣的經濟蕭條,可能損失GDP的40%

來源:e代理(id:iedaili)

分享嘉賓:著名經濟學家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終身教授 金刻羽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金刻羽:全球將面臨1931年那樣的經濟蕭條,可能損失GDP的40%

昨夜的美股再度遭遇全線暴跌,道指暴跌近1000點。隨著疫情的高峰來臨,美國冠狀病毒確診超20萬例,成為全球首個確診超20萬的國家。市場擔心疫情蔓延造成的封鎖隔離與經濟停滯時間可能比預期更長。美國總統特朗普警告稱未來兩週將“非常艱難”,多位華爾街大佬預計美股暴跌遠未結束。


到底是“經濟衰退”還是“經濟蕭條”?未來全球經濟的走勢如何?雲課程導師——著名經濟學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終身教授金刻羽教授為我們帶來了她的解讀。


全球市場的振盪對於美國的影響


美國以及很多其他國家的問題是服務業會整個癱瘓。光餐飲行業大約有1萬億美元,旅遊、飛機行業也有這麼大的規模。這些行業一旦完全停滯,對美國的影響可能不是5%的產出喪失,而是40%的產出喪失。這是一個巨大的數目,危害將遠遠大於美國2009年的經濟危機,有可能是2009年的10倍。所以影響美國經濟的主要是內部因素,不是國際因素,它也會對全球經濟有更大的影響。


現在很重要的問題是,每個國家的措施是不一樣的。現在有兩種方式:中國方式和意大利方式。中國是以非常強的手段來幾乎控制到每一個案例,但是這是以經濟停滯起碼一個月為代價的。意大利的方式是剛開始錯過了最好的時機,也不在最好的時機上得以控制,只能靠一些比較中性的手段來延緩高峰期的到來。介於兩者之前也有其他國家的不同手段,比如日本、韓國和新加坡。他們都有自己的措施來比較有效地控制住疫情的發展,不同國家的措施對他們經濟的影響也都不一樣。於中國而言,疫情的發展如果可以得到控制,僅僅是第一季度(受到影響),那實際上對整體經濟可能也就影響到GDP喪失10%或15%,而不是40%。但如果以西方國家的這種方式,要靠每個人都比較守紀律呆在家裡不出去來延緩疫情,很有可能需要持續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會對經濟有一個巨大的損傷。


我們現在需要權衡,到底是想讓這個疫情過得非常快,經濟損傷相對較小,但喪失的性命有可能會比較多;還是想讓疫情持續的時間較長,希望有一個藥物和疫苗能夠在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出來,但是經濟下滑的時間會更長。


但我現在想強調的是,我們現在面臨的不是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而是經濟蕭條的可能性,不是2009年,而是1931年的情況。我覺得這次疫情造成影響的嚴重程度可能是2008年的10倍左右。危機和蕭條區別很大,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是crisis,一個是depression。一個是喪失GDP的5%,一個是喪失GDP的50%。


全球金融震盪對A股的影響


現在主要的避風港還是美國市場。美國的債務市場和美元是作為安全資產最有代表性的。但是這會不會成為一個全球的轉折點,就是從美元的重要性,轉成其它國家能夠有一定代替性的重要性,比如中國的債券市場、資本市場和人民幣,這有可能是一個轉折點。


這不光是美元的問題,或是美國經濟情況的問題,而是中國的經濟有沒有基本條件,即是否有所謂的基本面來維持。不是光說美國出了問題,一定會轉向中國。長期來說要能夠把中國的一些資產作為安全資產,完全要靠中國經濟的基本條件,和投資者對中國經濟、中國政策的信心。這都是很關鍵的。既是相對因素,又是絕對因素造成的。


為什麼說美元有一定的壓力呢?一方面它有可能升值,現在安全資產的需求比較高,這會使得美元升值。另一方面美元貶值的壓力也比較大,因為現在美國政府會出大量的救市政策,使得美國國債高出很多,這個時候美元下行的壓力就會比較大。


第三個原因是,現在各國都在做刺激經濟的措施,它們可能會大量地賣美元儲備,這也會造成美元貶值的壓力。現在還無法更好地猜測美國經濟的走勢,因為現在還看不到美國接下來的政策和措施是否能有效地控制疫情的發展,需要接下來兩週更多的信息和數據。


全球央行聯合降息是否有效?


現在貨幣政策的空間餘地很小,因為本來利率就非常低,接近於0,也沒有在前一個階段把利率正常化,所以現在降利率的餘地不大,對救市的可能性比較小。


現在的關鍵是,這不是一個金融危機演變成實體經濟的危機,這是一個實體經濟的危機,非常有可能會影響金融系統,然後再影響實體經濟。所以其實是倒過來的,跟2009年不一樣。所以救市的措施不一定最有效果,現在的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重要,財政政策更有針對性。


一是要補償這些因疫情減少工作的有關人群,給他們針對性失業人群的補償。二是現在有一股很大的力量,就是一些政府需求,即推動經濟的力量可以來自政府。比如基礎設施、醫療方面、供給等,都可以從政府來。所以財政政策更有針對性,規模可以更大。雖然見效的時間要長一些,但是現在的貨幣政策依我看來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所以財政政策可能更重要一些。


境外輸入的風險給中國經濟的影響


就現在的情況而言,我們面臨的可能是40%的GDP損失而不是5%的情況下,相對我們國家內部的經濟影響,外部對我們國家的影響就會非常小。因為現在我們國家的市場比較大,可以主要通過內需。外部對我們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肯定不會是巨大的。


我再強調我的幾個比較重要的觀點,第一是我們面臨的有可能是經濟大蕭條,而不是經濟衰退,是1931年的情況,而不是2009年的情況。有可能面臨的是大的國家40%的產出的喪失,而不是5%的產出的喪失。


第二,這不是一個金融危機導致實體經濟受壓力的情況,而是這個病毒直接影響實體經濟,反過來會使得金融系統崩潰的情況。


第三是每個國家採取了不同程度的措施,現在下一個階段很重要的信息和數據,第一個是這些措施對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延緩的情況到底怎樣,是不是能夠完全控制住,是不是能夠使得傳播力小於1。是會使新的發展形勢慢慢減小,還是需要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去做這些調整。這個情況對這個國家經濟的損失會比較大,因為如果持續到一年,那麼經濟蕭條是非常有可能的。如果這個疫情在六個月就能結束,比如說夏天的時候能夠得以控制,基本上能夠恢復正常,那麼這個影響會比較小。


第四是這時候政府要使出所有的力量,現在不花這個錢,就沒有更好的機會花這個錢了。但是每個國家都不一樣,因為它們的財政儲備不一樣。有很好的財政儲備,可以大量地通過政府來刺激經濟,應該主要靠財政政策的實力,而不是貨幣政策的實力。因為貨幣政策的空間餘地比較小了,而財政政策比較有針對性。


現在如果家庭需求比較弱,可以通過政府需求來做一定程度上的彌補,這時候政府要花大量的錢,在醫療和基礎設施上做很大的工作。剛才我說的第一個重要的數據,是不同國家的措施對控制疫情的有效程度。第二個就是不同的措施對經濟的影響程度,這兩個數據都非常重要。我們在未來的兩個星期到一週內可以有更多的信息,這是很關鍵的。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關鍵,我們要知道從中國的案例看,疫情會不會再反覆。因為等我們恢復了正常的工作以後,如果這個疫情又開始發展的話,那對於全球經濟的走向是一個非常不樂觀的新信息。所以中國要作為案例給大家更多的對未來趨勢的預判。


雲課程特別專場


隨著疫情的不斷髮酵,多位華爾街大佬預計美股暴跌遠未結束,經濟衰退的氣息撲面而來。在2020年伊始,前美國財政部長Larry Summers就曾指出全球經濟或許將陷入衰退。


Larry Summers曾這麼說道,2020年的“黑天鵝”為全球化資產配置帶來了太多的不確定性,“這既是壞消息,也是好消息。或許,全球經濟將陷入衰退,重大的政治事件甚至是軍事對抗的風險,將比冷戰結束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高。但從更樂觀的角度看,由於預期較低,人們不需要太大的努力,就能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從而帶來經濟與政治環境改善的良性循環。”


Larry Summers,克林頓時期擔任第71任美國財政部部長,哈佛大學前校長,奧巴馬時期的國家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在財政部和白宮任職期間,先後見證了2001年前後的互聯網泡沫和2008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


並且,Larry Summers的影響力還在延續,目前他是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喬·拜登的顧問,倘若拜登當選,Larry Summers可能重掌財政部。


隨著人們的恐慌情緒加劇,市場波動更加頻繁,我們該如何看待世界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Larry Summers對此又有哪些新的觀點呢?


2020年4月11日,“三朵雲計劃”之“雲課程”將推出特別專場,對話美國前財長、哈佛大學前校長Larry Summers,探討疫情下宏觀經濟資本市場的走勢,以及如何看待和麵對巨大的市場波動。不同於傳統峰會和財經會議,本次特別專場採取線上巔峰對話模式,並聚焦於全球市場真正熱點和痛點。


金刻羽:全球將面臨1931年那樣的經濟蕭條,可能損失GDP的40%

長按/識別海報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報名


金刻羽:全球將面臨1931年那樣的經濟蕭條,可能損失GDP的40%

如對售票有任何疑問,歡迎添加三朵雲計劃助手服務號並留言給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