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三月三】感恩的心、怀念的情,壮乡我的家

广西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处处是桂林”之美誉,人们都以此称赞。曾经我以为此种美誉大多是人们过度夸饰亦或是媒体渲染,但一次与广西的缘,踏上参访广西的路途,我才发现,唯有亲自体验、亲眼见证才能印证这古老美誉所富含的意韵。

【我眼中的三月三】感恩的心、怀念的情,壮乡我的家

南宁“美丽南方”

第一站到达的是广西首府城市——南宁的“美丽南方”休闲乡村,这里青山绿水、青瓦粉墙、美景如画,使我想起我的家乡台湾花莲县秀林乡,同样远离城市喧嚣,令人流连忘返。

【我眼中的三月三】感恩的心、怀念的情,壮乡我的家

贺州黄姚古镇

第二站到达贺州的黄姚古镇,这里有近千年的历史,保有古代风情,彷佛置身于历史长河。进入古镇,映入眼帘的是两棵老榕树,历尽岁代更迭,依然屹立于此守护古城。漫步古道,细听古镇由来,当时黄姚两大家族为防盗匪,兴建许多隘门及弯绕小路,在现在别具一番风味。身旁潺潺而淌的流水,令人纷杂的心平静舒缓,真想在此静静地等待时间流淌,感受岁月变幻。

【我眼中的三月三】感恩的心、怀念的情,壮乡我的家

桂林阳朔

第三站到达桂林阳朔,喀斯特地貌及江河环绕造就了得天独厚、驰名中外的美景,让我仿佛走进绵延不绝的画墨当中。乘坐竹筏畅游漓江,江边横贯着许多小山丘,山丘上云雾缭绕,竹筏顺江漂下,真有古人当时的闲情逸致。我猜想正因有如此的山水美景,古代诗人才能在此意境中创造许多流传于世的诗词曲赋。走访阳朔,《印象刘三姐》也是必看的节目之一,运用地理特色及灯光效果打造出的舞美震撼人心,背景的12座山峰与天色相融,演出之际,回归自然接受山水的洗礼。《印象刘三姐》的演员有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都是当地村民,夜幕低垂,点点火把连绵成如山气势,从观众席望去内心的震撼难以形容。

参访不仅有美景,还有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我眼中的三月三】感恩的心、怀念的情,壮乡我的家

桂台各民族欢度“壮族三月三”大联欢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桂台各民族欢度“壮族三月三”大联欢,广西的“三月三”节庆与台湾太鲁阁人的感恩祭都有民族文化传承之意,期许族人不忘根本、传递文化命脉,秀林乡水源小学在活动中表演了地道的太鲁阁舞蹈,让更多人了解台湾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广西人民穿着各族服饰展现奋斗不息的青春活力,同台劲歌热舞。除了舞蹈表演,还有打陀螺、打鸡毛球、高空抛绣球等传统趣味游戏。参与到“三月三”活动中,更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交融,不同文化元素的相互碰撞、融合、创新,演绎传统与新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眼中的三月三】感恩的心、怀念的情,壮乡我的家

秀林乡水源小学在活动中表演太鲁阁舞蹈


【我眼中的三月三】感恩的心、怀念的情,壮乡我的家

连美惠在介绍壮太锦

织布文化的交流令我印象深刻。广西的壮锦及太鲁阁锦有高度相似图案,台湾连美惠(Yuli)老师当时研究了许多图腾元素,多次查访广西的工艺技术,经过多次比对,找到了7个相似的图案,把相似的元素及两者的特点融合一起成为“壮太锦”,为织绣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发展、壮大。除了织布的扩大融合还有许多文化创新也令我耳目一新,需要台湾同胞们深入其中体悟其中文化的意涵。

【我眼中的三月三】感恩的心、怀念的情,壮乡我的家

左三为作者(图片由作者提供)

交流中,壮乡人民的亲情也让我深受感动。在贺州互动体验时,有团员不慎受伤,当地台办马上将团员送到医院治疗,到访桂林时,桂林的医护人员继续跟踪伤势,追踪式服务很到位,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壮乡浓厚的人情文化。期许以后再有机会踏上广西进行交流,再去体验发掘更深层的文化意涵,感受广西壮乡人民的纯朴亲情。

【我眼中的三月三】感恩的心、怀念的情,壮乡我的家

(作者:李婉琳 台湾花莲陶朴阁美学才艺发展协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