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割韭菜割到了自己

4月2日晚间,瑞幸咖啡提交的监管文件显示,在审计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年报发现问题后,董事会成立了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该调查委员会向董事会说明,发现COO刘健以及多名下属于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间虚增了22亿人民币交易额,并虚增了相关的费用和支出。当晚美股开盘,受此爆炸性消息影响,瑞幸咖啡一泻千里,最高跌幅高达85%以上,随后在40分钟内触发了6次熔断,最终以75.57%的跌幅收盘,市值较上一个交易蒸发47.6亿美元。这个事件后发生后引起了多方面的反映,目前瑞星公司的营业显示正常,但是门店出现了挤兑现象,APP甚至出现当机。

瑞幸上市以来就引起了高度注意,网络有传言他们是割美国投资者的韭菜,笑谈中国消费者其实是捡了便宜可以享受福利。但其实正如同最近一段时间流行的一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美国资本市场的震动,最终会成为中国企业的哀愁。这也反映出了我国企业的急功近利和一些不良做法。

在上世纪末期,美国资本市场曾经出现过安然等一系列财务造假事件,并且导致安然黯然退场,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结业大吉。美国的资本市场也是曾经经历过了很多的波折才逐渐成熟,不要以为美国的投资者就真是韭菜,美国资本市场有着做空机制和类似浑水这样的公司,机构投资者也相对成熟。出门混,最后总是要还的。

由于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差异,中国有着很广泛的数字经济的发展空间,而一些产品在中国市场目前的人均使用量和整体用户还比较低,于是很多目前人均消费量偏低的产品就乘上了互联网和线上线下融合的快车快速发展。比如瑞幸咖啡就吹上了互联网+咖啡文化的这么一件外衣,同时通过多种财务手段尽量的扩大资本市场的比值,从而上演了一场资本市场的夺路狂奔。其实这样的想象空间在很多产品上都存在,数字经济的很多发展奇迹在前,让人相信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但互联网并不能改变一些基本逻辑的问题,比如咖啡还只在一小部分人心中有着消费习惯。在短时间内自然增长率无法扩大的情况下通过大量补贴和财务造假来造成快速增长的假象。我们可以想想,这几点是不是中国资本市场也有若干家这样的企业?只留下了一地鸡毛。早几年破产的020和共享单车等还留下一堆问题,而没有真实发展逻辑的公司最终会被抛弃。

今天上午传来消息,中国证监会高度关注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财务造假事件,对该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市场的法律和规则,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面对瑞幸的,可能有着严厉的投资者集体诉讼和自身公司的业务压顶,并可能会波及到相关的公司,我们已经看到神州租车等一系列公司都受到了影响,更严重的是这会伤害到我国企业的声誉。我国的海外上市公司曾经多次受到过做空方的攻击,最终一些公司安然无恙的度过,一些公司则被冲击得四分五裂。我国的经济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结合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前景仍然看好,因此一批公司也受到了海外投资者的信任,但我国的监管层必须进一步要加强对于海内外上市公司的监管,同时在瑞星上市之前,其实就受到了质疑,这说明了媒体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媒体监督,而不是在一边讲段子唱赞歌,从而让企业在阳光下生长。最后,希望瑞幸能够正视问题,有个体面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