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森林防火工作進入臨戰狀態 在全省率先實施“網格化+智能化”

株洲森林防火工作進入臨戰狀態 在全省率先實施“網格化+智能化”

醴陵市應急管理部門組織護林員巡查。 通訊員 供圖

株洲日報記者 馬文章 通訊員/肖瓊 張嶽祥

“十年樹木皆辛苦,一朝失火前功棄。”清明節臨近,株洲進入森林防火關鍵期。

市森防指、市應急管理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系列決策部署和省、市領導批示指示要求,堅持“預防為主、防滅結合、高效撲救”的思想,統籌抓好疫情防控與森林防火兩項重點工作,克服機構改革出現的矛盾和困難,高位推動各項責任和措施的落實,採取有力措施全力防控森林火災。

今年以來沒有發生較大規模森林火災

當前,正值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造林綠化重要時期,隨著防控措施逐步解除和生產的全面恢復以及清明、五一節的到來,農林生產、祭祀掃墓和旅遊踏青等活動將逐步集中頻繁,農事、祭祀等生產民俗用火也將劇增,我市森林防火管控難度和防控壓力增大。

具體來說,一是森林消防重點區域較多,炎陵、茶陵森林覆蓋率高,尤其是炎陵的森林覆蓋率達83.55%,為全省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縣之一,且兩縣都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二是有些地區祭祀習俗根深蒂固,清明祭祀時煙花爆竹等燃放容易帶來隱患。

值得欣慰的是,我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部署,森林防火工作紮實有效開展。截至目前,全市共發生一般森林火災6起,沒有發生較大以上森林火災,無人員傷亡和重要財產、設施損毀,全市森林防火態勢總體平穩。

在全省率先實施“網格化+智能化”

日前,市森防指下發通知,對清明、五一等重點時段的森林防滅火工作進行部署。各地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親自部署、調度和督查森林防火工作,有力推動了各項責任和措施的落實。

春節前,市防火辦、市應急管理局、市林業局派出9個督查組下沉一線,進行督導檢查。各縣市區也派出130餘個工作組督促基層落實工作措施和整改問題隱患。

各級應急、林業部門嚴格落實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2小時內核查反饋熱點信息和“有火必報”制度。建立聯勤執守調度機制,加強協調聯動,共享信息資源,形成工作合力。

運用信息化,對林區實施監控預警,是當前森林防火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市建成了1.2萬餘個森林火警報警平臺和林火視頻監控系統。一旦發現有人違規用火,或哪裡有起火的苗頭,市森林防火指揮部都可第一時間與縣區一級聯動。

在重點防範區域,每個村至少有一名護林員,實施網格化巡護。為監測護林員是否切實履職,我市還在全省率先推出護林員定位系統,以“網格化+智能化”的方式進行森林防火。

各級應急部門制定了重點時節森林防火專項預案(工作方案),多數縣鄉分級開展了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物資裝備上,森林消防隊伍也配備了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進口的消防滅火水泵等設備。

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截至目前,全市共增設宣傳警示牌760餘塊,懸掛橫幅標語3萬餘幅(條),出動宣傳車3900餘臺次,發放禁火令(通告)、公開信、年畫(掛曆)、手冊等宣傳資料36萬餘份,充分利用村村響、喇叭喊、敲銅鑼傳統和媒體、網絡、短信、微信等現代方式,廣泛宣傳森林防滅火基本常識和技能,營造了全民關注、全民參與森林防火的良好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