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失眠之前,這些睡眠常識你需要知道

失眠是當代許多人正在面臨的一大問題。有些人不以為然,也有人盲目用藥,但你真的瞭解失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嗎?市面上所謂的的“褪黑素”真的安全嗎?今天就來一一解答這些你需要知道的睡眠常識。

哪些原因會引起失眠?


1.不良心理因素。比如生活中過度緊張或抑鬱,都會使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導致睡眠的紊亂。

2.睡眠環境的因素,也是引起睡眠障礙的常見因素之一。比如有人換了地方就睡不著覺了,這就是所謂的“首夜效應”。因此,睡眠環境應避免強光、空氣汙染、強大噪音。

3.不良生活方式。睡前飲茶、酒或咖啡,或者由於工作或娛樂形成的生物節律導致失眠。

4.疾病因素。從廣義上來說,任何軀體不適都容易引發失眠。如胃痛胃脹、心臟病、高血糖、高血壓,都會使機體的內環境發生紊亂,對睡眠造成一定影響。

5.藥物因素。


睡眠對人體的健康影響也很大。睡眠紊亂、睡眠不足的人群更容易出現肥胖、抑鬱、感染炎症甚至癌症,但並不是說一宿沒睡好就會生病、失眠就一定會導致生病,只是說明睡眠不好和健康有很強的關聯。

具體來說,當你的生物鐘停擺了、睡眠不穩定時,也許身體就不能發出正確信號,無法指揮身體內的分子去清除毒素、或修復受損的DNA,就容易導致一些慢性疾病。

市面上賣的的“褪黑素”真的有效嗎?


並不建議所有失眠的人都服用褪黑激素,而且市面上的褪黑激素不一定是合格的藥品。醫學上來說,0.3毫克的褪黑激素就可以改善睡眠,但市場上五花八門的所謂的“褪黑素”,其含量可能會超過這個數值。

實際上,褪黑激素只適用三種情況的睡眠問題:褪黑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的睡眠問題;由於時差問題導致的褪黑激素分泌不良;調節盲人的睡眠週期。

因此,服藥之前,要先了解自己是由於什麼原因導致的失眠,再去尋求合適的解決方案。

該如何調節生物鐘得到高質量睡眠?


最有效的療法就是光照療法,顧名思義就是保證身體接收足夠強烈的光線環境變化的信號。讓身體在白天享受陽光,在夜晚體驗黑暗。建議早晨起床後曬曬太陽,推薦時間為45分鐘到1小時左右。

想要得到更好的睡眠質量,睡眠時間也很重要。研究報道顯示,過長或過短的睡眠時間都會增加死亡的危險性,6~8小時的睡眠時間是比較合適的;對於普通的健康人來說,20分鐘左右的午睡是可以提高夜晚睡眠質量的。但對於失眠症的患者來說,不提倡午睡。

睡眠環境的舒適性也很重要,如噪聲、光照都不能太大太亮,太軟或太硬的床也是不合適的。使用人體工程學的枕頭,右側臥的睡眠姿勢更有利於睡眠。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受訪專家: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副院長張雲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