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雲祭”

清明“雲祭”

清明節即將來臨。清明節除了郊遊踏青外,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掃墓”,為已故的祖先和已逝的親朋好友進行祭奠活動。

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往年那種萬人同時湧入公墓祭掃的現象不允許再現,但可以通過網上預約方式,限制人流數量進行。為了進一步滿足廣大群眾清明節祭掃需求,充分發揮現代網絡媒體數字化“雲服務”功能,4月3日上午,南京市民政局、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在南京雨花功德園,聯合開展了“慎終追遠 既往如初——2020年南京‘清明雲祭’暨集體代祭掃儀式”活動,活動由“我們的節日”南京工作室具體承辦。

清明“雲祭”

活動依照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祭祀儀式程度,設有奠酒、奉獻麵食果品、誦讀祭文、在祈福樹上懸掛祈福卡和黃絲帶、市民網絡在線訴說心語心願、市民代表現場讀寄語、民俗專家談“雲祭”等環節。既有傳統儀式感,又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實現了集體代為祭掃的目的。

我以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身份參加了活動,並宣讀了祭文。

祭文由南京市著名作家薛冰先生起草,由我進行修改潤飾和完善。祭文如下:

清明“雲祭”

2020年清明節祭文

維公元2020年之清明節,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不能直接走進墓園,掃墓祭祀,緬懷祖先和已逝親朋好友。

病毒無情,人間有情。今天,我們在這裡,用一種特殊形式,集體祭掃,滿足全市人民寄託哀思的願望,以弘揚中華民族緬懷先人、不忘本來、砥礪前行的優良傳統。

讓我們奉上一束鮮花,奉上一盤甘果,奉上一杯美酒,奉上我們誠摯的思念,祭奠祖先,祭奠已逝的親朋好友,祭奠每一位曾經為我們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我們的城市鄉村更加富庶美麗而默默奉獻的逝者。

正是你們,曾經長年累月堅守在平凡崗位上,任勞任怨,構築起城市鄉村生活中的每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保障社會正常運行,讓我們能安享家園的幸福美好。對你們的敬業奉獻精神,我們永遠懷抱感恩之心。

正是你們,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逆行而上,不畏犧牲,就像“抗疫”英雄徐輝醫生那樣,心中有情懷,肩上有擔當。你們是萬眾矚目敬仰的英雄,你們的忘我犧牲精神,永遠激勵著生者的心志和信念。

人生沒有貴賤之別,崗位沒有高低之分。每一位兢兢業業的普通勞動者,活著,都應該得到尊重與呵護;逝去,都應該得到緬懷與祭奠。

不一樣的特殊祭掃方式,表達的是一樣的淚水真情。集體祭奠,文明祭掃,作為一種新風俗、新禮儀,傾吐了我們的心聲,彰顯了人類的文明,凝聚了時代精神,必將促進社會更加和諧、家庭更加和睦、人民更加安康。

祭奠禮成,伏惟尚饗。

清明“雲祭”

作者束有春,文學碩士,研究員。長期從事我國文化史研究和文化遺產保護,出版《感知風騷時代》等學術著作多種。現為《炎黃文化》雜誌副主編。(關注微信公眾號:NJHFHHH,在旅行中感觸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