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祭祀·寄相思"特殊時期 特別的愛——南昌小藍經開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出"雲祭祀"活動


消費日報網訊 @fandy: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還記得孩提時分,躺在竹床上,看著璀璨銀河,聽著您講牛郎織女的故事。而今,奶奶離開我們已整整十年,已經習慣了在心裡默默想您的生活,雖是陰陽兩隔,可每每仰望星空,您的聲音總能縈繞耳畔,想您,願您在天國安好!

@如夢相隨:小時候爺爺待我很好,特別依著我。去世前幾天,去醫院看您,您的記憶已經出現混亂,居然拉著我的手喊舅舅,當時心裡不是滋味,也感慨生老病死人是多麼脆弱,您是因病逝世的,如果不是那病魔,您現在還會和我們一起。記得出殯的時候,那時候第一次見證死亡,總覺得是假的,還曾做夢,您在客廳和很多人有說有笑,我問你不是去世了嗎。你說那是騙我逗我玩的。但終究只是一場夢。

@燕紅:追思親愛的外婆,一晃您離開我們十年了,想您!記得小時候您常對我說讀書好,要好好讀書,做對社會有用的人。記得您總在懷裡拿出母雞剛生的雞蛋,放在我手裡那溫熱的溫度。記得冬日裡您在廚房烹飪,我把一顆顆紅薯埋在柴火堆下,那熊熊的火光……祝您在天國安好,愛您的外孫女一定會努力工作好好生活。2020年清明。

@凝落linger:爸爸已經走了4年了,每次聽到許飛唱的《父親的散文詩》,我都忍不住淚流滿面。吃苦、勤勞、善良了一輩子,卻在花甲之年撒手遠去。感謝您留給我們那麼多的精神財富,讓我們學會了在苦難中堅強,在困難中前行。我的好爸爸,我下輩子還做您的女兒!

……

這是南昌小藍經開區"雲祭祀"活動上大家的一段段追思留言。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鑑於當前境外輸入疫情形勢依舊嚴峻,結合疫情防控期間暫停祭掃服務活動的安排。日前,南昌小藍經開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微信公眾號平臺推出"雲祭祀"活動,滿足廣大居民群眾網絡祭祀、居家追思的需求。親屬只需打開南昌小藍經開區微信公眾號,寫上寄語,便可完成雲上告祭,遙寄相思之情。

隔屏的一束鮮花,一段話語,都能對故人表達深深思念。雖然形式有所變化,但是不變的是深情,是想念。特殊時期,用特殊的形式表達對故人的思念,既能實現祭祀的意義,也能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蔡進彰:清明時節意紛紛,緬懷追思又是時。千百年來的文化與文明,源源流長,一代又一代人接力拼博,築起了華夏文明。今天的人類正在進行一場與病毒抗爭的人民戰爭,科學防控,精準施策。全球己是命運共同體,中國必勝!人類必勝!

@陳奮:清明至,萬物蘇。經年此,回鄉祭。庚子年,疫情期。新風尚,雲祭祀。為家國,祈太平。

一段段對逝者的追思,對生命的探討,對家國情懷的抒發,在疫情期間顯得更為感人,更能體現生命的寶貴與鄭重,生者熱愛生活,尊重生命,是對逝者最好的懷念。"雲祭祀"既有對逝者的愛,也有對疫情一線人員的愛,以及對廣大疫情期間辛勤付出人員的愛,溫暖如此時明媚的春日。( 袁曉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