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唐李靖。我用半輩子的戰功,終於換來了老大的信任

大家好,我是李靖。出生於571年,那時還是隋朝。

在《唐傳奇》裡,我被稱為“風塵三俠”之一,是楊素家妓紅拂的知己,是豪俠張虯髯的鐵哥們,是托塔天王、哪吒他爹……然而,我想說,這些跟我沒有半毛錢關係。

大家好,我是大唐李靖。我用半輩子的戰功,終於換來了老大的信任

傳說中的託塔李天王形象,跟李靖沒半毛錢關係

在此,我想向大家訴說一個真實的我:我很能打,可是我鬱悶。

一度,我“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我把自己封閉了起來,不想見任何人,我沒有抑鬱,我只是很鬱悶。

也許你會問:你李靖,一個戰績爆棚,堪稱唐初第一戰將,深得君主厚愛,內心為何如此難受啊?

請容我苦笑一會兒,我想說:其實你不懂。因為即使我很努力為李唐打天下,可是他們始終對我不放心。一次次的勝仗,卻不能換取君臣之間最基本的信任,你說,我能不鬱悶嗎?

怎麼會這樣呢?說來話長,但還是請你耐心聽我的訴說,或者更準確點說,是訴苦。

自鎖上變:對隋王朝的不忍,卻成了對李唐的不忠

隋大業十三年(617年),各地反隋的叛亂風起雲湧。我任馬邑(地名)郡丞,正在協助時任太原留守的李淵大人和突厥人作戰。

此時的我,內心有些矛盾。因為我發現李淵在暗中招兵買馬,也伺機反隋,身為隋朝官員,我內心在掙扎,徹夜難眠:暫先不管隋朝統治如何糟糕,可我們畢竟是隋朝的官員啊!

我承認,這個理由很簡單純粹,但是我還是決定去隋煬帝那裡去告發李淵,以盡隋臣之責。可是到皇帝所在的江都,路途遙遠,彼時國內戰亂四起,怎樣才能順利到達江都呢?

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叫下屬用枷鎖把我鎖起來,偽裝成囚徒的樣子,將我押往江都。可是,路過京城長安時 ,關中形勢突然大亂,去往江都的道路被叛軍封鎖,我們只能在長安稍作逗留。而我低估了李淵造反效率,我還未出長安,長安已被其攻陷。

帥帥的我,無處躲藏,我在長安被捕了。

大家好,我是大唐李靖。我用半輩子的戰功,終於換來了老大的信任

李靖畫像

我那幾個沒骨氣的下屬,將我打算到京都告發李淵造反的秘密洩露了,我開始有點慌了。因為我猜到了李淵肯定很生氣,後果肯定也很嚴重。果然不出我所料,李淵得知我上演此戲,勃然大怒,決定要處決我,殺一儆百。

可是,正值壯年,寸功未建,我還不想死啊!我承認,我開始慫了,心裡對隋朝的無能也痛恨至極,內心複雜到不行。

在臨刑將要被斬時,我知道我已不能再沉默了,面對怒氣未消的李淵,我鎮定自若地大聲疾呼:將軍您興起義兵,本是為了天下,除去暴亂,推翻隋朝的腐朽統治,難道您不想完成此大事,而因這點嫌隙怨斬殺我這個人才,讓天下人怎麼看?!

我說我是個人才,我一點也不臉紅,從小以來我便熟練兵書,舞槍弄棒更不在話下,許多人都認可我是個文武兼備的人才。慶幸的的是,李淵聽我這一番聲嘶力竭的話後,臉色好了起來,向一旁的的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世民向他點了點頭,又給我豎起了大拇哥……

於是我保全了性命,心裡對他們父子倆感激不已。為了不辱“人才”二字,我決定真心實意為他們賣命,跟著他們一起打天下!不久,我便被召入李世民的幕府,開始了我為李唐的賣命生涯。

然而,雖然保全了性命,可是我知道這次我自導自演的“自鎖上變”戲碼,成了李氏評判我是否忠心的一個梗。事後想想,我心裡也很是愧疚,為了挽回信任,我決定“少說話,多幹事”,用實力來證明我的價值。

可後來發生的很多事,證明我“自鎖上變”的這個汙點,在他們心裡一直沒洗掉。

李淵是個糟老頭子,壞得很

跟著李淵打天下,我心裡憋屈,但也很無奈。李唐王朝建立後,我看出了李淵的小肚雞腸依然裝著我過去的汙點,不能忘懷。

李淵這糟老頭子長期把我放在邊疆地區任行軍總管,一方面是利用我的能打,讓我穩定邊疆,另一方面是考慮到再讓他不順眼就把我除掉。我有例為證。

李唐建國初期,蕭銑以梁朝皇族後裔的身份,趁著亂世,控制著長江流域的大片土地,而且定都江陵,仗著水勢與李淵對抗。

為了啃下蕭銑這塊硬骨頭,李淵派我去攻打蕭銑。開始的時候打得很順利,但是抵達峽州時,蕭銑率領蠻兵利用險要地形,控制要塞,使得我軍受阻,損失慘重卻遲遲不能前進。

李淵卻認為我是故意停滯不前,貽誤了戰機,暗地裡給峽州都督許紹秘密下詔令,要他將我殺掉!若不是許都督不忍心下毒手,而且還為我請命,估計我難逃一死。

關於密詔這件事,是我多年後才知道的。

不久,我看時機已到,親率八百士卒襲擊敵軍營壘,大破蠻兵。後來又據險埋下伏兵,斬殺了蠻兵將領冉肇則,俘獲五千多蠻兵。

大家好,我是大唐李靖。我用半輩子的戰功,終於換來了老大的信任

唐高宗李淵畫像

捷報傳到朝廷,李淵很高興,對朝中大臣說,“我聽說使用有功勞的人不如使用有過失的人,李靖果然立了大功”。另外,他還親筆給我寫了一份手詔說,“你竭誠盡力,功績特別卓著。天長日久才發現你無限忠誠,儘量給你嘉獎賞賜,不必擔心功名利祿。既往不咎,以前的事我早就忘了”。我看著那份手詔,我無言以對,心想:什麼既往不咎,有這樣表揚人的嗎?

第二年,我帶兵自夔州順流東進,與李瑗所率的北路軍、田世康所率的南路軍、周法明所率的東路軍一起,四路大軍分頭並進,一齊殺向江陵,打得蕭銑敵軍紛紛投降歸唐。

此後幾年,我南撫巴蜀,北擊突厥,有賴將士上下齊心,屢立戰功。但我明白,我是有“過”“咎”的人,李淵嘴上雖說是舊事已忘,其實根本就沒忘。

李淵是個糟老頭子,壞得很,但是我能怎樣?誰讓他是老大呢!

在李世民眼裡,我依然是有罪之人

李世民上位之後,先後讓我任刑部尚書、兵部尚書、上書左僕射等要職,成為了朝廷重臣。

後來我才知道,其實這些也都是表面工夫而已。李世民的一副“你辦事,我放心”的樣子,事實上骨子裡和他父親一樣,對我還是不信任,不放心。

貞觀三年(629年),李世民下詔派出幾路大軍討伐東突厥,命我擔任總指揮。耐人尋味的是,應該受我節制的幾路大軍首領,爵位基本都比我高,讓我這總指揮很是為難。

或許在他心裡,我李靖是不得不用之人,也是不得不防之人,所以才如此安排。

我假裝啥都不知道,因為我以鐵了心為李唐王朝賣命。所幸的是,各路大軍勇猛,同仇敵愾,捷報連連。第二春天,我軍便俘虜了頡利可汗,取得了征戰東突厥的徹底勝利。

用已是太上皇李淵的話說,這是自劉邦遭遇白登之圍以來,對抗外族侵略最偉大的勝利。聽說李淵在慶功晚會上,抱著琵琶彈唱,而李世民翩翩起舞,場面很是和諧歡快。

作為前線總指揮,慶功宴人家沒邀請,我也不想參加,管他呢!因為我已經習慣了:軍功章雖有我的一半,也有他們的一半,但是慶功宴跟我沒半毛錢關係的。

打勝了仗,憋屈的事還是照樣來。

兩任御史大夫都對我進行彈劾,罪名是攻破頡利可汗大軍後,我縱容部下進行燒殺搶掠!而且李世民也親自出馬,找我談話,說我平時怎麼怎麼軍紀嚴明、不貪財寶是沽名釣譽之類的,把我責罵了一頓。我忍住委屈,連連點頭謝罪,然後,兩個人沉默了許久。李世民說,“前朝也有個名將叫做史萬歲,也曾大破突厥,然而隋文帝卻有功不賞,最後還把他暴殺於朝堂之上。我不是隋文帝那樣的人,對於李靖你,有功要賞,有罪不罰”

大家好,我是大唐李靖。我用半輩子的戰功,終於換來了老大的信任

唐太宗李世民畫像

聽出來了,李世民作為老大,不但用史萬歲的遭遇來敲打我,而且在彈劾還未曾核實的情況下,認定了我是有罪的人,還美其名曰:寬宏大量,不予追究。

過了沒幾天,李世民又找我談話,對我說,“此前御史大夫對你的彈劾是無中生有,我已經查明瞭,你不要往心裡去啊”

老大的一番話,我沒有往心裡去,也沒有感激涕零。因為我知道,李淵和李世民善於玩弄“有罪”與“無罪”,甚至兩任御史大夫很有可能就是他們的授意之下對我進行構陷彈劾的,這就是皇權!面對皇權至上的兩位老大,我沒有必要去辯解什麼,跟他們爭個面紅耳赤,即使真的沒罪,也會被整得沒有最慘,只有更慘。這種事,已經太常見了。

年紀大了,我想休息,可是我想多了

在我64歲那年,我的腿疾復發,行動不便,我以此為由向李世民請求退休。退休申請剛遞上去,老大隻看到封面,還沒細看內容就欣然同意了,出門前我想好應對他再三挽留的B、C、D方案都是多餘的。

然後,他開始對我進行一番名為褒揚,實為訓誡的說教,說什麼古往今來,深居富貴而能知足止步的人太少,大多數人貪戀權貴,沒什麼才能或者身體有病,還是不願意放棄權位……

我默默聽著,沒有多說什麼,心想:真會演!可是,管他呢,我問心無愧。

第二年,吐谷渾軍入侵涼州。

好傢伙,老大直接寄過來一根柺杖,讓我杵著柺杖去前線,沒辦法,上吧!

時任利州刺史高甑生,仗著兵強馬壯,高傲輕敵,未按期到達約定的地點,貽誤了軍機,使得我軍損失慘重,氣得我差點要拿柺杖去捅他!好在我軍反敗為勝,擊敗了吐谷渾軍。但後來這廝竟然聯合時任廣州都督府長史唐奉義誣告我要謀反,幸得老大認真查明真相後,實無此事!高甑生等人因誣陷罪被流放邊疆。

後來,老大讓我教侯君集兵法,這傢伙的軍事悟性真不咋滴,我也承認我不夠耐心。可是他居然因為恨我不盡心傳授,也誣告我要謀反……

都是一些什麼人啊!

貞觀十八年(644年),老大李世民要徵高句麗,又找我談話了。他說,你一生戎馬征戰,南平蕭銑,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為我大唐立下了不世之功,現在只有東邊的高句麗未征服。靖,你怎麼看?

我雖古稀,但我猶記得當時自己立下的決心:為李氏賣命,至死不渝。我對老大李世民說,我以前都是憑藉老大您的天威,為您效犬馬之勞,您現在要去征服高句麗,如果您不嫌棄我這個老弱病殘的老頭子,我願繼續為您效勞!

大家好,我是大唐李靖。我用半輩子的戰功,終於換來了老大的信任

李靖畫像

這一年,我74歲。老大沒有同意讓我隨行出征,只是微微一笑便走開了。

拄著老大曾賞賜給我的柺杖,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我這輩子的心情從來沒有如此放鬆,老大終於對我放心了。

我用近30年的功勞與憋屈,終於換來了信任……忍住老淚縱橫,這些年來,我過得苦啊!

半輩子換來的一些感悟

李淵、李世民父子倆建立李唐王朝,不殺降臣,不殺功臣,人盡其才,人盡其用,確實是比歷史上許多帝王高明。但都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我遇到的兩位君主卻非如此,而是“用人照疑,疑人照用”,善於利用別人的優點來替自己辦事,卻又怕別人功高蓋主,野心膨脹。更何況,我還是個有政治“汙點”的人呢!

我的後半輩子,一次次涉險過關,最終平安落地,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從來沒有人懷疑李世民防範我的“險惡用心”,通通都稱讚他是知人善任的賢君。

後知後覺的我方才發現,我就是李世民自我塑造明君形象的一個小小棋子而已。在面對兩任皇帝的關係中,我基本都在憋屈和鬱悶的度過,表面風光,戰功顯赫,其實內心焦慮,不敢亂想。不管怎麼樣,大唐總的來說待我不薄,雖不能善始,但能善終,主要是因為:

首先,我捫心自問,我確實沒有謀逆之心。回望過去,在流言四起的環境中,哪怕自己稍微一丁點的不臣之心,都會被人無限放大,在那年月,君要臣死是很容易的事情。他們之所以對我如此防範,總的來說,還是一直認為我那不光彩的“汙點”,始終讓他們覺得心裡不爽。

其次,面對謠言誣告,清者自清,無需做過多的辯解。我知道老大們一直在提防著我,縱容或者授權一些人來彈劾,甚至親自在我跟前指桑罵槐,引經據典來敲打我、提醒我,面對這樣那樣的流言,我選擇了沉默,“少說話,多幹事”,才能證明自己的清白無辜。

最後,我感激李唐給了我一個這麼好的平臺,展現自我,雖然一路走來坎坎坷坷,但也因此,我才沒有淹沒在滾滾的歷史洪流之中……我的鬱悶,已成過去。

感謝大家耐心傾聽我的訴說,請記住我,我是李靖!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第一次嘗試用第一視角寫歷史,歡迎大家留言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