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運動干預帕金森病之研究現狀

太極拳在國外一直被作看做是一種練習平衡的運動,研究表明,太極拳在提高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身體功能和預防跌倒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把太極拳練習納入對PD的干預研究也成為當前的熱點。

國內學者比較了太極拳和步行兩種運動方式,分別對PD患者在藥物的基礎上進行了4周運動干預,干預的方式是採用國家推廣的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2次/天,30~40分鐘/次,強度控制在患者靶心率範圍之內;步行組採用平路步行鍛鍊,速度保持在40~60步/分,2次/天,40分鐘/次,保持靶心率10min,運動隨適應性而逐漸增加時間。試驗前後分別採用UPDRSⅢ(統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運動檢查)和Berg平衡量表進行評定。結果表明,習練太極拳能夠加強帕金森患者對運動的控制,能夠有效地緩解症狀、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

國外研究者利用太極拳對早期PD患者進行個案研究,患者在服用藥物的基礎上進行1次/周,60分鐘/次,5~6次/周,共計八週的太極拳運動干預,在試驗開始和結束分別對患者進行Time UP and GO功能測試,結果表明,太極拳是一項經濟、有效的干預方式,能夠幫助早期PD患者保持或者提高平衡能力,增強他們對平衡感的信心。另一項研究,通過對PD 患者的平衡能力、步態和移動能力進行了研究,在對PD患者進行為期10~13周的太極拳干預後,表明太極拳能夠提高PD患者的生活質量,並且表明對於嚴重的PD患者來說,太極拳也是一種適宜的、有效的運動方式。

國外最新研究表明,選取利用Hoehn and Yahr進行病情分級評定在1~4級的195名PD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太極拳組,抗阻訓練組和拉伸訓練組),進行60分鐘/次,2次/周,共計24周的運動干預。結果顯示,太極拳訓練在最大步行、方向控制、跨步長度和功能性前伸等方面效果優於抗阻訓練和拉伸訓練,表明通過太極拳訓練,能夠降低PD早期和中期患者關於平衡方面的損傷,同時能夠提高其對預防跌倒的能力。

總之,太極拳運動在我國不僅僅是一項傳統的被大眾廣泛接受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它在提高機體循環系統的工作能力、改善機體自主神經的調節作用,提高機體神經對肌肉的調節控制,維護機體的平衡能力,促進機體神經發育和保護作用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逐漸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健身祛病,養性修身,益壽延年的運動,在預防疾病與保健康復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A Voukelatos,RG Cumming,SR Lord,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ai Chi for the prevention of falls: the Central Sydney Tai Chi Trial[J].Am Geriatr Soc, 2007, 55: 1185-1191.

[2] Li F,Harmer P,Fisher KJ, et al. Tai Chi and fall reductions in older adul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05, 60: 187-194.

[3] VENGLAR MOLLIE. Case Report:TaiChi and Parkinsonism[J].Physiotherapy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05, 10(2): 116-121.

[4] E Madeleine,Hackney,M Gammon,et al. Tai Chi improves balance and mobility in peoplewith Parkinson disease[J]. Gait & Posture, 2008, 28: 456-460.

[5] F LI,P HARMAER,FITZGERALD K,et al. Tai chi and postueal st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J].N Engl J Med, 2012, 366: 511-519.

Z0#}��\u001c\u0006w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