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龍頭企業發展——吉林化纖


碳纖維龍頭企業發展——吉林化纖


碳纖維龍頭企業發展—吉林化纖

吉林化纖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由1960年始建、1964年建成投產的原吉林化纖廠改制而成,現已發展成以化學纖維生產銷售為主,集國有資產經營、紡織服裝、設計研發、建築安裝、商業貿易等科工貿一體化的大型綜合性企業。現有員工13000名,總資產175億元。公司主導產品涵蓋生物基人造絲、竹纖維、腈綸纖維、碳纖維、化纖漿粕、紗線六大系列450多個品種。

碳纖維現有原絲產能1.6萬噸/年、碳絲產能2000噸/年,目前正在建設碳纖維原絲及碳絲擴能項目,全部建成後原絲總產能5萬噸/年、碳絲總產能8000噸/年,碳纖維原絲產品規格涵蓋1K、3K、6K、12K、12S、24K、25K、35K、48K、50K等規格,特別是24K—50K大絲束的開發,實現了對軍工、航空航天、體育休閒、汽車、壓力容器、風電等各個領域的全覆蓋。

半年報主要財務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碳纖維龍頭企業發展——吉林化纖


來源:吉林化纖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半年報

作為吉林省大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吉林化纖探索和推動了國有資產整合和優化配置,努力實現產業整合和優勢配套延伸整合,進一步優化吉林化纖資產結構、資本結構、業務結構,利用自身的資本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產業,作為吉林市碳纖維產業整合平臺,將打通“原絲-碳絲-複合材料”全產業鏈,將依託產業鏈優勢及精功複合材料的技術優勢,快速拓展下游市場,拓展吉林化纖新的利潤增長點。

研發方面:

吉林化纖圍繞“質量攻關、產品升級、裝備升級、環保升級”做強主業,2019年實現粘膠長絲產量、質量達到歷史最好水平,真正實現股份公司規模效益同增長。

戰略佈局:

吉林化纖與精功(紹興)複合材料有限公司在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方面進行戰略合作,共同研發和製造複合碳纖維,在航空航天、國防軍工、交通運輸、汽車輕量化、風電等領域進行合作,優先考慮軌道交通、風電、運輸槽罐罐體等領域的合作。

年產10000噸高性能差別化人造絲改造項目於4月27日順利開車,開車2天產品質量達到AA標準。

年產15000噸差別化連續紡長絲項目於4月28日破土動工,整體工作量完成70%,其中主體框架完成90%。預計到2019年年底達到8萬噸產能。

市場開拓:

吉林化纖在大絲束纖維方面取得實質突破,中國25k—50K大絲束碳纖維實現產業化,該項目採用自主研發的非金屬離子無機氧化還原引發體系,研製出適合於製備大絲束碳纖維原絲的高品質聚丙烯腈。研發出製備均質結構原絲的DMAC溼法兩步法紡絲技術,實現了單線5000噸級25K-50K原絲穩定生產。研發出預氧化過程大絲束纖維恆定張力控制技術,結合溫度智能控制及自動除焦工藝,實現單線2000噸級25K-50K碳纖維穩定生產。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申請專利3件。項目形成年產16000噸大絲束碳纖維原絲及年產4000噸大絲束碳纖維生產能力,生產運行安全穩定,其產品性能與國際同類產品相當,已廣泛應用於風電葉片、軌道交通、體育休閒用品等領域,具有良好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DT點評:隨著全球風電、汽車等行業的發展,對低成本碳纖維複合材料需求逐漸擴大,大絲束碳纖維是碳纖維低成本化的成熟、有效途徑之一。吉林化纖在大絲束碳纖維方面的突破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雖然當前體育器材依然是中國碳纖維最重要的市場,佔據近一半的市場份額。但是在風電巨頭企業VESTAS強勁驅動下,風電葉片對碳纖維需求量迅猛增長。而且隨著大絲束碳纖維成本及價格的不斷下降,以體育器材、風電葉片、汽車、壓力容器為目標市場的大絲束碳纖維已經步入發展快車道,有望在風電和汽車領域出現大規模增長。

為了促進碳纖維行業健康發展,打造中國碳纖維品牌企業。2019年第四屆國際碳材料大會暨產業展覽會-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論壇將召開碳纖維行業閉門CTO論壇,旨在建立從原絲→碳纖維→預浸料→最終產品的全產業鏈連接,探討國產碳纖維發展問題以及國產碳纖維的戰略佈局及規劃,共謀國產碳纖維健康高速發展。

CTO論壇擬邀出席單位(部分)

(作者:水晶球財經博主-鄧博士漲停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