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纖:環保助力紡織產業結構調整

化纖:環保助力紡織產業結構調整

中宇資訊 深度觀察

文/安光

在央視曝光江蘇連雲港化工園區汙染問題後,5月上旬連雲港灌南、灌雲、鹽城響水三大化工園區的所有化工企業一律停業整頓,國內染料大廠集中停車,進一步推漲後期染料價格,增加了坯布印染成本。

2017年至今,環保壓力日趨加重,導致大量中小染料中間體工廠、印染工廠關停,變相去供給,染料價格持續上漲,坯布印染加工費用持續上漲。環保重壓導致江浙噴水織機大量被淘汰,江浙織機有效產能大幅下降,常規紡織產品滌塔夫、春亞紡等供應減少,而市場銷售相對火爆,所以江浙大量噴水織機轉移至安徽、江西、湖北等環保壓力暫時偏小的省份。中宇資訊認為環保壓力促進了化纖行業的資源優化配置,優勝劣汰,調整了織機的地域結構。

中東地域衝突加劇,中美貿易分歧較大,未來我國擴大內需刺激經濟的思路重回社會視野,二胎政策開發,我國人口基數較大,紡織服裝行業未來的前景可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按消費類型分,4月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1057億元、同比增長9.2%;1-4月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4521億元、同比增長9.7%。數據顯示紡織服裝佔我國消費比重較大,衣食住行是國民消費的根本。

現階段環保壓力助力紡織、印染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利好產業長期穩中向好的發展,中宇資訊認為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剛性需求持續的穩定增長,未來市場前景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