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启示录:十年两场世纪森林火灾 争议仍在Stay or Go


澳洲启示录:十年两场世纪森林火灾 争议仍在Stay or Go

  撰文|季札

  

澳洲启示录:十年两场世纪森林火灾 争议仍在Stay or Go

  ▲悉尼之南200公里的Tabourie大火,2020年。by Brett Hemmings

  宇宙的尽头究竟是冰还是火?

  终极之问,其实是一个严肃科学问题。

  我们都无法目睹宇宙的尽头,但森林大火,也即山火——塑造了我们的世界。

  由于疫情我们曾忽视了一条新闻——2020年2月13日,澳大利亚消防部门表示:主火场已经完全扑灭,火势已经得到基本控制。

  这场大火,从2019年9月开始一直烧到了2020年2月。

  最终决定性的是一场“及时雨”,将30处大火场悉数“扑杀”——

  

澳洲启示录:十年两场世纪森林火灾 争议仍在Stay or Go

  ▲消防员大锅开心得像个两百斤的孩子

  这场大火,从唐斯维尔转到布里斯班,再从悉尼终至墨尔本,纵向距离达2000多公里,有森林的地方就有大火。

  

澳洲启示录:十年两场世纪森林火灾 争议仍在Stay or Go

  ▲这个距离,差不多从渤海湾大连这边,沿着海岸线一路烧到广东……

  

澳洲启示录:十年两场世纪森林火灾 争议仍在Stay or Go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山火中,累计共有1170万公顷的土地被烧毁。超过5900栋建筑物,至少33人遇难。

  经专家统计,有超过10亿只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死于这场大火。

  

澳洲启示录:十年两场世纪森林火灾 争议仍在Stay or Go

  ▲累计大火燃烧区域,颜色越深烧得越久 图据@超级数学建模

  大火始于2019年9月,但在此之前的十年,也就是2009年,澳大利亚也经过一次世纪大火。

  

澳洲启示录:十年两场世纪森林火灾 争议仍在Stay or Go

  ▲2009年,Kinglake,维多利亚“黑色星期六”过火之后。

  这场大火173人罹难,总共500人受伤。

  相距十年的两次大火,我们能从澳大利亚学到什么?

  

  山火“千年”

  十年前同时出现47个着火点

  对于不在森林火灾地带的居民来说,他们的第一个问题是:WHY?

  意思是,是不是有人搞坏了环境,或者有人丢了烟头?

  尽管深受其害,澳大利亚的相关自然地理网站仍然指出,山火是一种存在“上千年”的自然现象(Bushfires are a natural, essential and complex part of the Australian environment and have bee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Bushfires can significantly impact on lives, prop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

  而且在针对山火的介绍主旨时,也只是指出了成因、预防和控制 (Information about how bushfires are caused, prevented and managed),并没有说,“消灭”这一现象。

  1967年到2013年,澳洲山火一共造成了超过8000人受伤,其中死亡433人,这几乎是澳大利亚在这段时间非自然死亡率的一半 (酷暑致死除外)。同一时期,山火灾难耗费了47亿澳元,不包含间接损失。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特邀报告指出,2009年2月份以来,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野火灾害肆虐,澳大利亚各地气温居高不下 (约47摄氏度), 高温和强风 (约90公里/小时)造成大量树木起火,火焰和灰烬铺天盖地而来,快速向其他地区蔓延,直到3月14日全部熄 灭。这场严重的野火灾害,导致1800多栋房屋被烧毁,近100万头牲畜和野生 动物死亡。燃烧总面积达40万公顷,经济损失达20亿美元,近万人无家可归。引起世界关注和震惊,美 国、欧盟派出人员和飞机支援。

  据悉维多利亚州起火时刻,居然同时有47个火点。其中14个造成了人员伤亡。

  

澳洲启示录:十年两场世纪森林火灾 争议仍在Stay or Go

  ▲2009年,维多利亚山火的范围及延伸示意图。

  去年亚马逊大火时,有一篇文章这样提到: 相关负责人表示导致火灾迟迟不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点:一是有关森林保护法律的执行力度不够;二是农业发展引发的大肆砍伐;三是现代工业化对亚马逊原始土著居民的入侵。自1970年以来,现代人类的工业化发展已经使得亚马逊雨林面积缩水20%之多。据INPE数据显示,2019年的亚马逊森林砍伐面积又创巴西记录,仅仅不到1年时间雨林就消失了8000多平方公里!

  但实际上,环保和山火没有太多的直接关系。

  2019年7月,澳洲正经历数十年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和干旱。澳大利亚气象部门给出的数据是,2019年的平均温度比往年平均温度高1.52°C,这是自1910年开始连续一致的国家温度记录以来的最高记录。同时,2019年的全澳平均降雨量为277毫米,是自190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之前最低值为314毫米(1902年)。

  

澳洲启示录:十年两场世纪森林火灾 争议仍在Stay or Go

  ▲澳大利亚最干旱的一年。颜色越红,降水越少,深红色代表降水量是历史最低 图据澳大利大气象局

  在过火面积这么大、严重干旱缺水的情况下,人类几乎无能为力。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更是难以管控连绵山野的大火。2017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也发生了森林大火,前省长简蕙芝 (Christy Clark)表示,关注天气、跟踪风势风向以及祈祷下雨可能是唯一的办法。

  森林中最易燃的往往不是高大乔木,而是地上的枯枝枯草之类的细小可燃物。这些不引人注意的脱水地衣、苔藓、枯枝落叶,通常燃点较低,在受到长时间的太阳直射和水分缺少时,达到燃点后会迅速燃烧,继而连成火海。

  树木也分易燃与难燃,像油松、桉树、北美短叶松、班克木等含有丰富油脂的树种都是易燃的,一旦地上的枯枝落叶开始燃烧,就会很快点燃这些树木。澳大利亚大面积种植的桉树更是极度易燃,几乎是“一点就着”。

  这也是十年前维多利亚大火同时出现这样多火点的原因。

  

  360页山火报告中的Stay or Go

  前面说到在2009年的澳洲山火中47个起火点,在墨尔本以北30公里的Kilmore East产生的一处火场最为致命,直接造成了121居民死亡。

  “火焰跳跃过高速公路,瞬间进入森林,形成火球。”在Kilmore East的许多居民就是被这样迅速的火场移动困住,此外有消息透露,一些人出逃时,也在路上罹难。

  

澳洲启示录:十年两场世纪森林火灾 争议仍在Stay or Go

  ▲2009年,在Mirboo North给受伤的考拉喂水的消防员。

  

澳洲启示录:十年两场世纪森林火灾 争议仍在Stay or Go

  ▲网络上2020年大火中获救的一只考拉。

  而以2020年的火灾为例,去年至今年,澳大利亚主要是受两种气候现象影响而罕见地持续高温干旱:厄尔尼诺和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简称IOD)。此次正IOD影响力远大于厄尔尼诺,使得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一带的印度洋东部地区持续干旱,而位于印度洋西部的非洲和中东国家则发生严重洪灾。

  对于山火的研究,起火点、温度、湿度、植被构成、风速风向都是关键因素。

  甚至坡度也非常重要。比如澳大利亚机构指出,“延着山坡向上推进的火焰比下坡的火焰更快”,此外,有证明显示,“上坡度每增加10度,火势将增强一倍”。也就是说,20度的上坡,比平地的火势要强4倍(The speed of a fire front advancing will double for every 10 degree increase in slope, so that on a 20 degree slope, its speed is four times greater than over flat ground)

  

澳洲启示录:十年两场世纪森林火灾 争议仍在Stay or Go

  ▲大火之后,图据路透社James Ross

  由于山火不可避免,及时预警和可能逃出的安全道路都极为重要。2009年的8月,当年的Royal Commission发出了一份360页关于那次山火的报告,被外界广泛批评。民众认为,预警和逃生通告并不畅通有效。

  但请注意,尽管成千上万志愿者和消防员投入到这场全国性的救援行动中,所有的人都认为安全有效的行动需要极度谨慎,并不推崇盲目进入火场。

  而我们也注意到,罹难者大多是被快速移动的火场困住的居民,而非消防员或志愿者。

  那份报告中对居民在山火来袭时的Stay or go(走或留)问题特别提到,他们更倾向于让居民更早离开,而不是留下来试图挽救自己的财产。

  在加州大火中,一些居民给自己的房子浇水,对抗来袭的山火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

  2017年的加州大火中,大部分人都是在发现大火 5 分钟后就匆匆逃离了家,在这一时刻特殊群体就显得更为无助。据《每日邮报》说,遇难的 23 人中,有一对 100 岁和 99 岁的夫妇,有一位聋哑妇女。

  

  请记住澳洲的方式

  你必须学会和自然共存。

  山火是自然的一部分。

  

澳洲启示录:十年两场世纪森林火灾 争议仍在Stay or Go

  ▲Ryan P. Crompton, K. John McAneney, 和Keping Chen写的1925-2009山火死伤和定居、人口等分析。

  一份数据显示,世界各地每年发生森林火灾达20多万次。

  澳洲的意义在于:

  1.及时预警和提前转移,对山火区的区民特别重要;

  2.不鼓励消防员“对抗”山火;

  3.请认真阅读前两条。

  环球同此凉热

  祈愿山河无恙

  [1] https://www.megaessays.com/viewpaper/13307.html

  [2]难逃的澳洲大火 果壳,媗媗

  [3]Australia bushfires of 2009, Cameron Stewart

  [4]Influence of Location, Population, and Climate on Building Damage and Fatalities due to Australian Bushfire: 1925–2009

  [5] http://www.bom.gov.au/climate/iod/

  [6] https://theconversation.com/weather-bureau-says-hottest-driest-year-on-record-led-to-extreme-bushfire-season-129447

  [7]http://media.bom.gov.au/releases/739/annual-climate-statement-2019-periods-of-extreme-heat-in-2019-bookend-australias-warmest-and-driest-year-on-record/

  [8]https://www.theguardian.com/australia-news/live/2020/jan/08/nsw-fires-live-updates-victoria-bushfires-south-australia-fire-sa-australian-bushfire-near-me-rfs-cfa-latest-news-wednesday

  

澳洲启示录:十年两场世纪森林火灾 争议仍在Stay or G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