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的自我奋斗1

最近几年国内高校改名、合并重组的风潮愈演愈烈,很多原本在我们少年时不断回响在耳边的名字,这几年突然不见了。但如果我们仔细翻找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名字只是换成了另一个现在经常出现在我们耳边的名字。

01、浙江大学

时间回到1998年。如果你是这时候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决策人,那么你一定会因为一件事情而焦头烂额:《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就是俗称的“985计划”。

根据这个计划,国家会“相对集中有限财力,调动多方面积极性,从重点学科建设入手,加大投入力度,通过10~20年的努力,重点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对于大学来讲,如果能入选985计划,意味着最少将来20年的政策倾斜,对于任何一所大学来讲,这都是难以抗拒的诱惑:财政拨款的支持、科研人才的引进甚至国家的重点项目。而对于当地的省份来讲,一所优秀大学提供的人材,将为省份发展提供长远的助力。

但是,千好万好,拿到手里才是真的好。“985计划”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这个计划不是搞平均主义,也不是摊大饼,而是优选“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

看到没有,想要进入“985计划”,你自己不说在某些领域具有国际水平,最起码也要够得到边。

然而,1990年代的浙江还不是现在的浙江。当时的义乌还不是现在的小商品之都,当年的杭州也不是现在的互联网之城。那时候提到浙江,无非是“鱼米之乡”“丝绸”这样的传统工业,顶多加一句当时已经闻名天下的“温州商人”。而提到杭州,大家能想到的也就是西湖许仙白娘子。

而当时的浙江大学几乎也处于自建校以来最没有存在感的时代。1990年代的浙江大学早就没有了被称为“东方剑桥”的荣光: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这些曾经煊赫一时的名字,要么已经离世,要么进入了学术生涯的末期而且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浙江大学。而李政道、叶笃正、程开甲这样优秀的学生,也很长时间没有出现在浙江大学的校园里了。

究其原因,实际上之后我们要讲到的很多学校一样,在1952年院系调整的时候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许多院系被拆分单独成校,有些院系则与其他院校重组。1952年的院系调整是我国教育史上影响及其深远的一次改革,之后我们也会单独形成专题。而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浙江大学的很多院系被拆出,合并到了之后的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中,自己则变成了一所普通的工科大学。

总之,1998年的浙江大学,虽然是教育部重点院校,也入选了“211计划”,但似乎距离“985计划”的入门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而浙江大学已经是浙江省能拿出手的最好的学校了。如果想点其他办法,那么985院校可能就要跟浙江大学、跟浙江省擦肩而过了。


中国大学的自我奋斗1

图注:必杀技:合体!

然而,如果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也就没有我们今天要谈的话题了。伟大的革命导师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也就列宁,曾经说过,数量本身就是一种质量。我办学质量虽然差一点,没法快速提升,但办学规模可以啊!于是,彼时的浙江省委省政府盘算了一下自己手中仅有的家当,看看原本就有着老浙大基因的几所大学,想着原本你们是在一起的,现在我再合起来,也是师出有名啊。

于是,浙江大学一口气吞掉了曾经的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并顺利入选“985计划”,还是第一批9所之一。


中国大学的自我奋斗1

图注:浙江大学校徽

合并之后的浙江大学一时风头无两。在2000年代的头几年,浙大甚至可以成为许多学生心目中继清华、北大之后的第三选项。时至今日,浙江大学除了传统的大气科学、生态学等专业傲视全球之外,在计算机、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医学、光学和管理科学上也有极高的教学水平。

总而言之,如果你的分数够不上清华北大,那么浙江大学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选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