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危中尋機”記

中國日記·4月3日 | 小微企業“危中尋機”記

  

  3月31日,寧波市北侖區山前工業區浦河路18號,工人們正在忙著裝載一批環保醫用箱,準備運往北侖港,發往澳大利亞。這是今年以來寧波貝爾戴斯模具有限公司發出的第一批貨物。

  其實,這筆訂單早在去年12月中旬就拿到了,因為趕上春節假期和疫情,一直拖到3月底才趕製完成併發貨。“雖然價值也就100多萬,不是大單,但總算髮出去了。”看著滿載而去的貨車,公司負責人劉振華總算舒了一口氣。

  寧波貝爾戴斯模具有限公司位於寧波市北侖區霞浦物流園區,是一家外貿生產型小微企業,共有員工四十多人,主營傳統模具及塑料開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直到2月27日,企業才復工復產。復工後,企業在抓緊趕製手裡已有訂單的同時,也在不斷謀求新的發展。“必須得另闢蹊徑,因為我們主要做外貿的,受疫情影響會比較明顯,訂單比去年同期少了百分之三四十吧。”劉振華介紹說。

  貝爾戴斯遇到的窘境並非個例。隨著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國際經貿活動受到嚴重影響,許多中小企業,特別是外貿出口型企業首當其衝,面臨著外需不振、訂單減少等問題。如何在危機和困難中捕捉新的發展機遇,考驗著中小企業的生存能力。

  “我們近70%的訂單都在澳洲,在當地擁有良好的合作基礎。現在全球疫情蔓延,企業生產的環保箱或許在當地醫院有用武之地。”深入分析了當前國內和國際形勢後,貝爾戴斯決定主動求變,發揮自身主營產品的特色優勢,把產品投放瞄向醫藥市場。

  思路一轉,效果立顯。2天后,公司員工於旗紅就接到了澳大利亞一家智慧醫院每月3萬個環保醫用箱的訂單。公司立馬安排生產計劃,開足馬力趕製。由於部分員工尚未到崗,機器設備不能全負荷運轉,但客戶要的又比較急,於是貝爾戴斯便主動與其他企業合作加工,確保產業鏈暢通。“困難時刻,小微企業抱團取暖,才能熬過冬天。”

  多摸索一條渠道,就能為企業多爭取點發展空間,讓企業抗風險能力更強一些。因此,在積極開拓國外醫藥市場的同時,貝爾戴斯也在努力尋求國內新的發展機遇。

  自3月23日復工後,工程師肖立惲就沒閒著,這些天一直在忙活著開發研製一個新型呼吸機上的主要元器件,這是公司近期新開拓的一項國內業務。肖立惲說,新產品畢竟跟以前的塑料箱等產品還是不太一樣,而且是用在呼吸機上的,必須得仔細。“我們有一定的基礎,所以開發生產是沒問題的,目前已經簽訂意向合同了,很快應該就會投入生產。”

  除了醫藥器材之外,貝爾戴斯還將目光投向了農產品領域的合作。山西省靜樂縣盛產藜麥等雜糧,被譽為“小雜糧王國”。但有光有好產品是不夠的,還得有個好賣相。於是,雙方希望能合作打造一款雜糧產品,由貝爾戴斯負責包裝事宜。談合作、想創意、盯設計生產……劉振華說沒想到復工復產後,危中尋機,自己竟比往年這個時候都還忙一些。

  當然,企業要發展,政府的扶持和幫助也必不可少。為努力保障企業正常經營秩序,切實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支持中小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平穩發展,寧波市北侖區出臺了幫扶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21條政策,包括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減免中小企業房租、優化出口退(免)稅服務等。“我們也正在積極申請,相信大家一起努力,困難總會過去的。”對於未來,劉振華充滿信心。(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